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职业素养、自我成长案例分享

教师职业素养、自我成长案例分享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画饼可以充饥吗?但是我喜欢用中国的成语“画饼充饥”来称呼它,感觉更俏皮一些,而且,如果你有心就会发现这个练习不仅仅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可以用,和成年人相处的时候其实也能奏效。故事二另一件事发生在最近,我的女儿已经2岁多了。情急之下我想起了“画饼充饥”的方法。于是我们的对话就成了——女儿:我想吃梨。“画饼充饥”原本的意思是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者欺骗别人。

教师职业素养、自我成长案例分享

画饼可以充饥吗?

当然不能。但是那能让你看到我的渴望呀!

这个练习其实出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的第一章——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但是我喜欢用中国的成语“画饼充饥”来称呼它,感觉更俏皮一些,而且,如果你有心就会发现这个练习不仅仅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可以用,和成年人相处的时候其实也能奏效。先说几个我的例子吧:

故事一

我的女儿14个月的时候,有一天我发现她正在拍打一个纸箱子,偶尔冒出“咿咿呀呀”的“婴语”。我脑海中突然想起了刚学习的倾听要领。何不在宝宝身上练习一下呢?于是我边尝试着和她“对话”,边录下了一段小视频。

“对话”进行得很顺利,她跟我“聊”了很多,是她出生以来说得最多的一次。在回看视频时,我进行了一个数据的统计:在1分钟的视频中,我一共说了11个“嗯(或哦)”、3个“然后呢(或者还有呢)”,以及3个“你这么高兴呀”。除此之外我没有再说任何一个字。虽然我并不清楚她说的内容,但我可以肯定她喜欢这个对话——因为她的表情从一开始的较为平静,变成了后来的咯咯笑。真是个神奇的方法。

故事二

另一件事发生在最近,我的女儿已经2岁多了。临睡前她突然说:“我想吃梨。”然后就开始在床上翻滚。家里并没有梨,而且眼看着哄睡的征途就要走完了,她突然说想吃梨,这唱的是哪一出啊?我的心里真是热浪翻过:直接告诉她不行,因为家里没有梨吗?她肯定会大哭,然后之前的哄睡工作就要从负分开始。情急之下我想起了“画饼充饥”的方法。于是我们的对话就成了——

女儿:我想吃梨。

我:嗯,你想吃梨。

女儿:我现在就要吃。

我:你想吃什么样的梨?大大的梨还是小小的梨?

女儿:我想吃小小的梨。

我:想吃什么颜色的梨?

女儿:蓝色。

我:哦——那都分给谁吃啊?(www.xing528.com)

女儿:不给小朋友吃。

我:那给不给妈妈吃?

女儿:给。

我:给不给爸爸吃?

女儿:给。

我:给不给外公吃?

……

几轮问答下来,她已经沉浸在“分梨子”的活动中,没有再纠结到底能不能吃到梨了。

故事三

依然是最近发生的事情。早晨我刷牙的时候顺便也把女儿的牙刷递给她,让她学习刷牙。她一只手拿着牙刷做着刷牙的动作,另一只手伸向了桌上的彩笔,同时屁股还试图坐在她的小凳子上。

“梆”的一声,估计是没坐稳,摔了个人仰马翻,整个懵了。她爸爸离她近一些,两大步迈到她面前:“怎么这么作?!”话音刚落,女儿“哇”的一声哭出来了,哭得无比的悲惨。

我连忙过去“救火”——把女儿捞起来抱在怀里安慰“是不是摔疼啦?”并且一边拍着她的背,一边观察我先生的反应(板着脸,还是很生气)。大概过了1分钟,女儿平复了些,哭声变小了些,我继续说:“宝宝刚才是不是被吓到了?其实爸爸也被吓到了。要是宝宝摔成了小憨包(方言,小傻瓜),那可怎么办呀?要是我们可以倒带,让刚才的事情重来一遍就好了。”这时,宝宝还没太听懂,但是爸爸笑了……

“画饼充饥”原本的意思是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者欺骗别人。但在交往中,如果你注意到了练习中那几个重要的点,你会发现当把“饼”画出来的时候,也就是对方的需求(渴望)被看到的时候。而当我们真正被看到的时候,渴望到底能不能被满足就变成了之后才用考虑的事情。

套用一句有名的话:看见,即疗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