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焦虑理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焦虑理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焦虑理论焦虑是一种身心的紧张和不安,是个体对身心构成潜在威胁的未来情境所产生的一种担忧、害怕的反映。影响焦虑的因素很多,一般对焦虑的研究比较公认的理论有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和斯皮尔伯格的特质焦虑理论。焦虑分成以下几类:第一类是客观性焦虑,当“自我”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现实性;第二类是神经过敏性焦虑。

焦虑理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焦虑理论

焦虑是一种身心的紧张和不安,是个体对身心构成潜在威胁的未来情境所产生的一种担忧、害怕的反映。影响焦虑的因素很多,一般对焦虑的研究比较公认的理论有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和斯皮尔伯格的特质焦虑理论。

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把焦虑问题看作“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的人格问题。认为焦虑是这三种成分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三者平衡而和谐时,人格就趋于完善,如果三者关系失调乃至被破坏,焦虑就会出现。焦虑分成以下几类:第一类是客观性焦虑,当“自我”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现实性;第二类是神经过敏性焦虑。为了澄清“三我”之间的矛盾,明确界定了“三我”的差别,认为“本我”是本能要求,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潜意识部分。具有强大的非理性的心理能量,受快乐原则的支配而不断追求行为上的满足,是人格完善发展的动力。“自我”是指人格结构中的意识部分,“本我”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关系,代表理智与常识,是现实中的“本我”。“超我”是社会道德规则的内化,表现为良好和自我理想,按照至善原则,指导自我,限制本我。

对于焦虑的研究还产生了其他观点。如在考试的情境中,通常会出现两种焦虑反应:第一种与驱力理论相似;第二种则是指躯体的不适感、无力感、过度的身体反应、对惩罚的恐惧、地位丧失感、逃避感等,这些都会对考试产生一定的妨碍作用。

2.焦虑的特质论

斯皮尔伯格的状态—特质焦虑理论。他认为焦虑通常表现为忧虑、不安等主观性的体验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的过分兴奋,他认为焦虑可原则上分为状态与特质两种类型。状态焦虑的唤醒,需要一个外部刺激或内部线索,而特质焦虑则是人们过去体验的残余反应。

环境刺激是产生焦虑的外部条件,一旦个体觉察到来自外界的威胁,状态焦虑随之就会产生,而且威胁越大,状态焦虑的强度也随之就加大,它们之间成正比关系。特质焦虑水平这时会影响状态焦虑的强度。如果特质焦虑水平高,那么其状态焦虑水平就高。一般认为,状态焦虑可促进人脑的内部加工过程,提高作业成绩,但过高或过低的状态焦虑,则将起到相反的作用。

焦虑起码具有三种基本成分:主观的恐惧感(认知成分)、特定的身体反应模式(生理成分)、一定的行为表征(行为成分)。这三种成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二)大学生焦虑的咨询

1.过度焦虑对学生身心的影响(www.xing528.com)

当今世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从事信息和脑力劳动者的人数激增,致使人们不得不处在愈来愈快的生活节奏之中。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也同样经常处在竞争加剧的紧张状态之中,会对人体的生理状况产生影响。

持续过久的紧张情绪,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害。这是因为紧张总是伴随着某种强烈的情绪反应。它的分泌会引起躯体一系列的生理和生化物质的变化,如血压升高、呼吸加速、脉搏加快、血糖增加、肌肉紧张等。过分紧张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体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以致引起多种严重的疾病。

2.大学生焦虑的测量与咨询

大学生对于自身紧张程度,不妨对照以下条目,如其中有4条相符,便是轻度紧张;有8条相符,为中度紧张;如12条都相符,则为过分紧张。具体为:常发现有无缘无故的心烦意乱,坐立不安;晚上思考各种问题,难以入睡,夜间常为噩梦所惊醒;早晨起床就觉得头昏脑涨,浑身无力,喜静怕动,情绪低落;食欲不振回家就感到诸事不如己意,心里烦躁;处理问题时容易激动,态度粗暴;身处拥挤的环境时,容易发生思想混乱,行为失序;听到左邻右舍的噪音,感到焦躁发慌、心悸出汗;注意力难以集中,读一篇文章时往往抓不住中心;容易与人争吵,时常感到胸闷不适;常将其他人的疾病与自己对比,疑心自己患有同样的疾病;长期自觉情绪紧张,常有头晕、头痛、心动过速与血压偏高。

大学生克服过分紧张情绪,有如下几种方法:

第一,做情绪的主人。从来不紧张的人是不存在的,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来转移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则是重要的。首先,安排好自己的活动时间表,要有弹性,以便一旦发生意外,不至于手足无措,焦灼不安。其次,产生紧张急躁情绪时,要及时进行心理上的自我放松。

第二,生命在于运动。那些适当的运动可以缓解身心的紧张,使大脑得到积极的休息,促使情绪稳定乐观,有益于身心健康。

第三,学会自我轻松,陶冶情操。练习书法、作画、听优美的乐曲,都能使大学生心旷神怡,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的同时消除紧张和疲劳。

第四,协调好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和谐是消除紧张,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互相配合、互相关心,亲密无间交往的双方在心理活动上处于最佳状态。

第五,笑口常开。笑能消除精神紧张,放松肌肉;笑能调整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减轻烦恼,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发自内心的笑,往往是一种人生态度,其能使人包容一切人生的艰难困苦,期待或坚信未来是美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