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语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教育心理学视角

外语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教育心理学视角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外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主要在课堂上。因此,无论是在传统的外语教学方式还是一些新的教学方式中,课堂教学都是特别重要的教学环节。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对开展外语教学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外语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教育心理学视角

外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主要在课堂上。教学大纲和教材中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只有在课堂上才能得到具体的体现。课堂也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主要场所,是教师调控学生情感因素、协调学生学习行为的地方;同时课堂也是学生获得主要的可理解性目的语输入,如教材内容、教师话语和同伴话语的重要场所。因此,无论是在传统的外语教学方式还是一些新的教学方式中,课堂教学都是特别重要的教学环节。

一、组织外语课堂教学

外语教学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外语,同时智力和个性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和指导者,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和受教育的客体,同时又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效果如何与教师的组织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的组织能力包括教材组织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班级组织能力。教师在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控制学习变量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组织能力,有助于学生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外语教学过程也由四个要素构成: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方法。这四个要素相互作用,使得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组织和实施有效的外语课堂教学,教师应该首先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掌握学生的需求,在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指引下选择适合教学对象的教学形式、手段以及教学媒体进行教学,确立评价方法,同时实施切实可行的课堂管理,如纪律管理和环境管理等。

1.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教师必须在实施教学内容之前明确教学目标,同时,根据教学目标时间的长短,制定相应的学年目标、学期目标,甚至是月目标和周目标等。确定教学目标有两个步骤:一是以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对学生需求的评估为基础,列出具体课程的所有目标;二是将目标形成教学计划。适时、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有效地促进课堂行为和学生的交流,而且有利于教学评价和测试。

2.组织教学内容

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和课型,教师应组织不同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包括两个组成部分:语言本身(如语音、语法、阅读技能等)和用语言表达的思想和主题。语言内容提供了载体,话题内容是语言运用的依托。教师可以以语音、词汇和语法为主线,也可以以话题、情景、意念、功能为主线来规划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又要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3.分析教学对象

学习者作为教学对象始终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因此对学习者的情况予以分析是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首先,外语教师应该对学生作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了解学生的需求、喜好和学习外语的目的。需求分析是教师与管理者、家长与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其次,外语教师还应该从学习者学习外语的动机出发,分析和观察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同时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与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背景知识相结合,制定出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

4.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有许多种外语教学方法,但没有哪一种方法适合所有的环境和所有的教师、学生。那么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及教学环境的教学方法呢?教学方法的选择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主要包括:(1)学生的认知过程;(2)教师角色;(3)教师语言;(4)语言的真实性;(5)流利度和准确性的关系;(6)学生的创造性;(7)教学技巧;(8)听说目标;(9)读写目标;(10)语法。刘俊(2002)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重新定义语言教学方法,该理论框架包括五个范畴历史范畴、建构范畴、发展范畴、情境范畴和反思范畴。以下是各范畴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外语教师在选择外语教学方法时应该考虑的问题(见表4.1)。

表4.1 语言教学方法框架

alt

alt

一般而言,可供选择的基本教学形式主要有课堂讲演、课堂提问、课堂自习和小组讨论四种,此外,可供选择的特殊教学形式有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问题解决、模拟和游戏、生成学习、情景性教学、交互式教学、支架式教学以及个别化教学等。具体到外语课堂上,除了课堂讲授之外,活动类型和方式很多,一般采用的活动类型有独白(monologue)、对话(dialogue)、配对活动(pair work)、小组活动(group work)、哑剧(mime)、讲故事(storytelling)、角色表演(role-play)以及各种各样的游戏(games)等。(www.xing528.com)

5.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包括:对学生需求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和对课程教学的评价。教学评价既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又检查教师的教学情况,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反馈环节。评价可以是形成性的,也可以是终结性的。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进行之中进行的,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发展作出动态的描述。它通常提供的信息是: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在学习中学到了什么,课程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等。终结性评价是在课程结束时进行的,关注的是一种静态的结果,它提供的信息是全部学生的成绩以及整个课程的有效性。

二、管理外语课堂的策略

1.营造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

课堂中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影响学生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因而也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课堂中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建构主义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权威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合作者。只有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良好的班级环境中,教师可以有效地组织各种口语活动、小组活动等,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对开展外语教学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2.制定有效可行的课堂纪律

课堂纪律是指为了保障或促进学习而为学习者设置的行为标准和施加的控制。制定出有效可行的课堂纪律,有助于维持课堂秩序,减少学习的干扰,也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情绪上的安全感(庞维国2003)。外语课堂上所制定的课堂纪律应该是民主的,而不是控制式的。只有在民主、宽松的课堂纪律的指导下,外语学习者才能获得和谐稳定的语言学习气氛,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学习者对学习语言的畏惧心理和焦虑情绪,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外语学习的效果。

3.采用积极有效的激励方式

在课堂管理中,积极有效的激励,如表扬、鼓励和奖励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励可以包括外部激励、自我激励、相互激励等;激励有不同的形式,如实物激励和精神激励等。在外语课堂中,教师多采用的是口头表扬的方式,如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Wonderful!、Good!或是Very good!等口头反馈。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相互激励和自我激励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开展小组活动时,学生相互激励甚至比教师的口头激励更有效。

4.关注课堂物理环境

在课堂中,某些物理环境因素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如位置安排、温度和光照等。不合适的物理环境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应,如焦虑、心慌等,因此不能将注意力充分集中在学习任务中,从而影响学习效果。教室要整洁安静,大小适中;教室桌椅的安排要有利于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的板书务必整齐、清楚;教师的音量要适中,语速要恰当;教师仪态要得体,体态语言的表达力要强。

思考题

1.概述教师期望的作用和意义。

2.概述教师认知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3.如何有效地组织外语课堂教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