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益助困,龙眼村的家族规条

公益助困,龙眼村的家族规条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当时族人统计,吕氏家族在清康熙庚午年的太祖产业为四百亩田地,租银约一千五百余两。吕□端于同治五年春与父兄商定设立规条,刊于木板,其目的:“以示太祖之荫庇,以为同族之取□,自后倘有值事吞噬太祖银两,及绅士恃权势私用太祖银两,皆当鸣鼓而攻,兹将所设立规条留载于后。”族规对于公共事务裁决流程的严格设定,保证祖产与公益事业间良性流动及资金科学管理,维持这一家族几百年稳定发展的内在结构。

公益助困,龙眼村的家族规条

据当时族人统计,吕氏家族在清康熙庚午年(1690年)的太祖产业为四百亩田地,租银约一千五百余两。另有现银放揭共获息银一百余两,且每年正月开灯春秋祭,清祭冬祭及老少同领胙肉亦有支持资金,可见用财有当,积资有余。

吕□端于同治五年春(1866年)与父兄商定设立规条,刊于木板,其目的:“以示太祖之荫庇,以为同族之取□,自后倘有值事吞噬太祖银两,及绅士恃权势私用太祖银两,皆当鸣鼓而攻,兹将所设立规条留载于后。”

★精美雕塑

可见当时族规确具等同于法律的作用,它更对各种不良行为产生震慑与警戒意义,尤其是“鸣鼓而攻”令违规者在族中颜面尽扫,并一直流传,令其家族无法抬头,深具长久警示作用,足令任何人都不敢越雷池半步。

“出为值理,盖一族之众不免有强暴之辈,为值事者,于收兑租银及办理太祖各事遭遇此强暴之辈,相与抗违,殊觉窒碍,惟有公正绅士作其纲维,此辈自为之训劝,而后值事乃无窒碍,然此特举一节言耳,余犹有重大者,皆不可不得公正绅士以作纲维,幸勿推诿,愿本族百世为子孙者,共思春秋责,备贤者之义可也。”

不过,族规的设定大多充满人性温情,折射出设计者内心的柔善与对人性洞察的深刻,如:“族中有娶亲者,由太祖租项助银五两,买婢为妾,及娶继室者,照例而行。至若有妻而复买妾者,其人家必有余赀则不用助,又有纳妾者更不在此例”。

此外,“太祖设立义会,每个限十两。以二元三元为式,此为贫者无本及无力娶亲者起见,使其易供易养也,但投会以基田契为贵,屋契亦可,此为将就贫者起见”。

此种形式,多少与时下合股作乡村慈善或活动基金相似,而以屋契为本,为一时无法提供现金的暂困者提供一个得以参与又不失体面,更能获取大众利益的机会与台阶,可谓用心良苦。(www.xing528.com)

★工艺繁复的吕氏大宗祠木雕

“太祖设立义仓,每年该值事买谷储仓,遇米价高昂,出谷以为族中平籴。若米价如常,则不用平籴,出陈入新,由该值事□□,今设立义仓,固为贫者起见□”。“七十岁耆老无子者,由太祖租银每月拨助米三斗”。

从明代龙山创建义仓始,乡间大族多以此形式解决族中米食不继的族人,以共赴难关,增添情感

当时人们“为太祖长久之计,倘遇米价高昂,须由绅耆裁酌,不得聚众妄议”。族规对于公共事务裁决流程的严格设定,保证祖产与公益事业间良性流动及资金科学管理,维持这一家族几百年稳定发展的内在结构。

除此,族谱还规定:“族中自六十岁以上之耆老无子身故者,由太祖租银拨买棺木一副,约三元,不折银”,以此保证资金获得实效。另外,规定“绅士不得管理太祖租务银两,以杜把持之弊”。

他们将族规“刊之木板,其余旧规耳熟能详者不必载,然虽不悉载于木板,仍当载之于族谱,裨得永远举行,兹又将旧之规条流载于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