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声乐演唱技巧:字与声的关系

声乐演唱技巧:字与声的关系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歌唱中“字”与“声”的关系声乐艺术是唯一一种用音乐和语言相结合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描绘艺术意境、塑造艺术形象的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二)歌唱中“字”与“声”关系的处理在声乐教学与演唱实践中,常会遇到咬字与发声之间相互矛盾、对立的情况。“字中有声”是将每个字唱在声腔里,让字成为具有艺术化歌唱性的字。

声乐演唱技巧:字与声的关系

(一)歌唱中“字”与“声”的关系

声乐艺术是唯一一种用音乐语言相结合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描绘艺术意境、塑造艺术形象的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语言是声乐艺术的基础,歌唱者必须在咬清字的同时唱好声,才能达到我国民族声乐“字正腔圆”审美标准的要求。

歌唱是在情感的引导下用最美的声音来美化旋律中的字。通过打开喉咙、调整各共鸣腔体、变化发声位置等方法,让音色发生细微的变化来适当地美化各种字(不能完全改这个字),使每个字既清楚音色又漂亮好听。通过对声音中字的美化、包装,使歌唱的字比说话的字更具艺术感染力。

字与声的关系是“字里有声,字里有情,字里有气”。“字里有声”则是说字好比是形,声好比是影,字声形影不离;“字里有情”,则是指读字动作不仅对发声有调控作用,而且对表达感情也有调控作用,字读得轻重直接影响情感的深浅;而“字里有气”则是说要是字读不好,气也就不够用,通过阻气把字读得恰如其分,能节省很多气,会感到气很充足。

歌曲体裁不同,咬字、吐字的动作感觉也不同。如果是进行曲,咬字、吐字有力,干净利落,喷吐用得多;如果是抒情歌曲,咬字、吐字就要接近说话。越是抒情的声音,越接近说话。歌唱的元音,虽然离开了生活语言的色彩,不等于吐字不清;吐字不清应该说是咬字的概念不清楚,如果声音得到了很好的共鸣,在好的共鸣的基础上念字,照样念得清楚。

(二)歌唱中“字”与“声”关系的处理(www.xing528.com)

在声乐教学与演唱实践中,常会遇到咬字与发声之间相互矛盾、对立的情况。想把字唱清楚、准确,却影响了声音的圆润、优美;想把声音唱得通畅、好听,又影响了字的清晰、正确。所以要达到字与声高度统一“字清声美”,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常常会顾此失彼。出现字与声不统一的原因:一方面是基本功不到家;另一方面是思想上对字的重视程度不够。比如,有的人只追求声音漂亮,字是否清楚不重视,认为唱歌主要就是听声音,只要声音出彩,其他都是次要的,结果走进了“重声轻字”的误区。

一般未经过训练的学生咬字缺乏口劲。弹性,音量小,对这样的学生应有意识地要求他们嘴唇、牙齿、舌尖积极配合,大胆咬字、吐字,这样会给学生声音带来明显的音量、音色方面的改观。教学实践证明,正确地咬住了字,就能获得一半甚至更多高质量的声音;但有的学生歌唱过分追求字的清晰,用力太多把字咬死了,把字头、字腹、字尾断开了,影响了声音的打开圆润,腔体的稳定统一,声音干瘪不丰满,音量小,表现力差,有字无声,整个声音随着字的不同忽前忽后、忽里忽外,发声位置不统一、声音不通畅。

在情感调控中,在气息支持下,既咬清楚字又唱好声,使字和声完美结合达到高度统一,是每个学习声乐的人必须高度重视、认真思考的,也是我们唱好歌最重要的一项基本保证。声乐区别于乐器关键就是语音,语音本身就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最直接的工具。歌唱中的语音是在一定的节奏旋律中被艺术化的语言,因而更加优美,更具感染力。要达到每个字在情感气息支配下融化在优美的歌声中,唱得既清楚又好听,连贯、婉转、灵活、圆润的要求,就必须做到“字中有声”。

“字中有声”是将每个字唱在声腔里,让字成为具有艺术化歌唱性的字。字不能脱离声道和共鸣腔体,否则就变成了说而不是唱,所以歌唱艺术中的字一定要有声,在保持字的基本形态不变的前提下,用歌声和情感来装饰,用最优美的声音来包装字、美化字,字才能清楚优美。

在歌唱中,咬字语言要音乐化,音乐要语言化。声母是将歌词唱清楚的关键,韵母是将歌声唱优美的关键。在发声过程中,歌唱中的咬字是咬而不死。一个字的声母阻气有力、富有弹性,就会使得韵母明亮、结实、干净;反之,一个字的声母咬不到位,松散无力,也会造成韵母不圆润、含糊不清。在具体训练时,要了解掌握字的结构,一般汉字大都有声母和韵母组成,声母是字头,韵母是字腹、字尾。从声学角度来讲,字头一般产生噪声,不利于歌唱,需要及时过渡到韵母;字腹一般产生乐音,有利于吐字发声。所以我们在歌唱时要尽量把字头唱得短,字腹唱得长,咬准字头立即打开腔体唱字腹。字头要咬得紧,字腹要唱得松;字头咬得横些,字腹要唱得竖些。字腹在歌唱中占得时间最长,承担着声音饱满、圆润、扩大音量的主要任务,每个字都唱到共鸣腔体里,并使之不偏离声音的共鸣腔体,这样歌唱声音才能够统一,才不会因字的不同而被改变。所以在演唱时要尽量保持口腔状态和外口型稳定不变,这样才不至于因咬字影响声音或为了声音打开而造成字的变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