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合作学习:实现课程目标

合作学习:实现课程目标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合作学习的课堂需要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目标。课程标准是评价学生学习结果是否达到,因此,课程目标陈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能以教师作为目标的行为主体。课程标准作为量度教育质量的一个准绳,作为评价的依据,必须是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

合作学习:实现课程目标

合作学习的课堂需要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陈述需要四个基本行为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如“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条件),学生(主体)能复述(行为动词)他人的主要观点(表现程度)”。但,并不是所有的目标呈现方式都要包括这四个要素,有时可以省略行为主体或行为条件,前提是以不会引起误解或多种解释为标准。

第一,行为主体。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课程标准是评价学生学习结果是否达到,因此,课程目标陈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能以教师作为目标的行为主体。如果采用“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方式陈述,目标主体就不是学生而是老师。

行为动词应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评估的。课程标准作为量度教育质量的一个准绳,作为评价的依据,必须是具体、明确、可操作的。

第二,行为动词。描述知识目标行为动词: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回忆、选出、识别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区别、提供、预测、检索、整理等。

应用:设计、辩护、质疑、撰写;解决、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等。

分析:分析、检查、实验、组织、对比、比较、辨别、区别等。

综合:组成、建立、设计、开发、计划、支持、系统化等。

评价:核查、评判、评价、点评等。

描述技能目标的行为动词:

模仿:模拟、重复、再现、例证、临摹、类推、扩展等。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安装。尝试等。(www.xing528.com)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

描述体验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认可、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

第三,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行为条件可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关于使用手册与辅助手段,如“带计算器”或“允许查词典”;

二是提供信息或提示,如“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中,能……”;

三是时间的限制,如“在10分钟内,能……”;

四是完成行为的情景,如“在课堂讨论时,能叙述要点”。

第四,表现程度。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所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准或学习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至少写出三种解题方案”“百分之八十学生都能答出五种解题方案”等。表述要具体,可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