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桂林阳朔,慢旅行的小时光

桂林阳朔,慢旅行的小时光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桂林城中的所有景点之中,在全世界的旅游媒体中出镜率最高的非象鼻山莫属。古代的文人墨客们正是被桂林的水所吸引,并以水为题纷纷作诗赋词,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一位藩王是他的侄孙,名叫朱守谦,被派到祖国的西南,成为第一任靖江王。不仅如此,其实这条王道还是整座桂林城的中轴线,城中的建筑和街道以此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散开。在靖江王府中最为惊艳的景色无疑就是那傲然挺立于王府北侧的独秀峰。

桂林阳朔,慢旅行的小时光

在桂林城中的所有景点之中,在全世界的旅游媒体中出镜率最高的非象鼻山莫属。这座矗立在漓江之上并且造型憨厚可爱的山峰,满足了人们不断探索大自然以寻找乐趣的愿望。

桂林绝对是一个适合那些拥有闲情逸致的人们慢慢玩味的城市。凭借漓江山水声名鹊起的桂林,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光是山岩溶洞就能够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

在桂林城中的所有景点之中,在全世界的旅游媒体中出镜率最高的非象鼻山莫属。这座矗立在漓江之上并且造型憨厚可爱的山峰,满足了人们不断探索大自然以寻找乐趣的愿望。象鼻山就好像大象的鼻子直挺挺地伸入水中,仿佛要慢慢把漓江水吸到肚子里,胃口着实不小。早在唐宋时期,象鼻山就因其独特的形象而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旅游胜地。登上象鼻山便能够看到一座普贤塔,是中国仅存的两处供奉普贤菩萨的佛塔之一。相传普贤菩萨的坐骑是六牙白象,所以把普贤塔建造在这里便有了独特的意义。此外,佛塔的形状如同一只宝瓶,在许多神话传说中,“大象驮宝瓶”的寓意是幸福美好,这又让眼前的美景在我们的心中增添了美妙的印记。站在远处欣赏象鼻山的话,可以看得出“象鼻”与“象身”间犹如圆月,古时的人们将此景称为“象山水月”,这一称呼延续至今。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以“象山水月”为题材吟诵不绝,宋朝诗人蓟北处士就写下了“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这样美丽的诗句。现如今来欣赏“象山水月”的人们已经很少有舞文弄墨的了,而是齐刷刷地拿起手中的相机,将眼前如山水画般的美景存在记忆卡中。

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以「象山水月」为题材吟诵不绝宋朝诗人蓟北处士就写下了「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这样美丽的诗句。

沿着象鼻山旁的滨江路向北走不了多久就能看到在杉湖中结伴伫立的日塔和月塔,合称“日月双塔”。共九层的日塔高41米,是世界第一高的铜塔。而旁边共七层的月塔高35米,是一座琉璃塔。而琉璃材质并不会让月塔显得暗淡,反而让两座宝塔的形象更为分明,有主有次,从视觉感官上增添美感。在夜幕降临之后,日月双塔便会分别点亮金色和银色的霓虹灯,在杉湖中浮现出缤纷倒影,虚实之间,如梦似幻,因而显得更加耀眼。杉湖与桂林城区内的榕湖、桂湖、木龙湖以及漓江城区段和桃花江城区段组成了环城水系——“两江四湖”,这让桂林这座“水城”更加名副其实。信步游走在“两江四湖”之间,欣赏美丽的风景是特别悠闲和惬意的事情。碧波荡漾的湖面和缓缓流淌的江水带给一座城市更多的灵性,也能够带给人们丰富的灵感。古代的文人墨客们正是被桂林的水所吸引,并以水为题纷纷作诗赋词,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碧波荡漾的湖面和缓缓流淌的江水带给一座城市更多的灵性,也能够带给人们丰富的灵感。古代的文人墨客们正是被桂林的水所吸引,并以水为题纷纷作诗赋词,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www.xing528.com)

杉湖北边不远处的独秀峰上有不少前人留下来的摩崖石刻,人们对独秀峰无不表达出极高的赞美与喜爱之情。颜延之是南北朝时期和谢灵运相提并论的大诗人,沿独秀峰东南面的一条盘旋小道向山上攀登就能抵达颜延之曾经读书的地方,这里的岩壁上面刻着古代许多有才之人赞美独秀峰的诗句。清代诗人吕璜曾经在重阳节时登上独秀峰顶并写道:“凌空斗绝一峰苍,丹垩鲜明出上方。山自众中推独秀,客从秋后展重阳。”在独秀峰西面的太平岩与天师岩之间的岩壁上,有清朝慈禧太后书写的“寿”字。清朝光绪年间的广西巡抚张联桂,在慈禧六十大寿的那一年,找人拓下属于慈禧的“值年太岁”图送给了她。慈禧太后收到这份礼物极为开心,便手书“寿”字并盖上了“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的玺印。张联桂得到这份珍贵的回礼如获至宝,在第二年找工匠将这“寿”字刻在了独秀峰西面的石壁上。

这座王府从137就2开始建造,花费了2年0的时间才建成。王府的正门为承运门,金黄色的门体上面是倾斜的灰瓦,在拱形门洞的正上方有一块橘色的匾额,上书「靖江王府」。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当年打下江山之后,便把自己的亲戚全分派到各地当藩王。其中一位藩王是他的侄孙,名叫朱守谦,被派到祖国的西南,成为第一任靖江王。他对独秀峰的喜爱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于是命人在独秀峰脚下修建了自己的居所,即靖江王府。这座王府从1372就开始建造,花费了20年的时间才建成。王府的正门为承运门,金黄色的门体上面是倾斜的灰瓦,在拱形门洞的正上方有一块橘色的匾额,上书“靖江王府”。据说承运门的典故来自“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扇大门只是彰显帝王将相府邸之气派非凡的开始。走进大门即踏上了王道,这条由青石板铺成的大道是王府的主干道,曾代表着权力和地位,唯有王爷和王妃才能在上面行走。王府内有承运殿、月牙池、玄武阁等古韵十足而又气派非凡的建筑,这些都是以王道为中心建造的。不仅如此,其实这条王道还是整座桂林城的中轴线,城中的建筑和街道以此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散开。在靖江王府中最为惊艳的景色无疑就是那傲然挺立于王府北侧的独秀峰。600多年前,当朱守谦决定把靖江王府和独秀峰融为一体的时候,可能正是看到了独秀峰这座引人入胜的孤山能够在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同时,还能够为靖江王府平添“帝王将相”的风范。

600多年前,当朱守谦决定把靖江王府和独秀峰融为一体的时候,可能是看到了独秀峰这座引人入胜的孤山能够在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同时,还能够为靖江王府平添「帝王将相」的风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