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视唱练耳训练:熟悉与掌握音程音高关系

视唱练耳训练:熟悉与掌握音程音高关系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对音程进行模唱和构唱是准确听辨音程的前提。例如,在学习围绕升4进行上下的大、小三度音程模唱时,先弹出2-升4和2-4这两个音程,我们通过对这两个大、小三度音程的音高距离做比较,再进行模唱。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对大三度和小三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在小二度、小三度的上行构唱时,下方音平稳,上方音应该有向下“收缩”的音高倾向,下行构唱时,上方音平稳,下方音则有向上“收缩”的音高倾向。

视唱练耳训练:熟悉与掌握音程音高关系

音程训练中,要想听辨准,首先要唱准。很多学生总觉得自己听辨音程听不准,就一味地追求多听,花了很多时间进行听辨练习,结果仍然没有好的效果。事实上,对音程进行模唱和构唱是准确听辨音程的前提。

(一)音程的模唱练习

音程的模唱练习可以让我们认识、熟悉音程的音高关系。音程的模唱练习分为基本练习和有针对性的练习两种。

基本模唱练习就是按音程的不同度数进行的二度模进、三度模进、四度模进、五度模进、六度模进、七度模进以及从主音到各级音、从导音到各级音、增四减五的解决等练习。这是一个把音程从一个抽象的概念转变为感性的认识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各种音程的反复模唱从而达到对音程音高距离的感性体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唱基本练习时,就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只是嘴巴在唱,唱的是什么,唱得对不对,没有仔细去想,也没有仔细去听,有时唱名唱错了,自己还浑然不觉,像这样的模唱方式起不到实际的作用,达不到教学目的。正确的方法是眼睛看着谱,脑子明确反映唱名,耳朵听自己唱的音高与钢琴弹奏的音高是否一致,做到眼耳脑口并用,才能起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在开始阶段,可以先对着谱子听钢琴弹一遍,有了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后再跟琴唱,对于重难点,也就是唱的过程中容易唱错的地方要多听多唱多比较。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正确的音高观念。基本的音高感觉建立后,可以不依靠钢琴进行独立的模唱练习。

有针对性的模唱练习主要是围绕变化音级所进行的音程模唱。它所涉及的音程更多,通过这一训练,可以使学生对不同性质的音程的音高进行比较归类,从而深化对音高的感性认识。例如,在学习围绕升4进行上下的大、小三度音程模唱时,先弹出2-升4和2-4这两个音程,我们通过对这两个大、小三度音程的音高距离做比较,再进行模唱。模唱时,要用心去感受二者在音高上的细微差异。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对大三度和小三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音程模唱练习积累了一定的音高素材之后,接下来就可以进入音程构唱练习。(www.xing528.com)

(二)音程的构唱练习可以让我们熟练掌握音程的音高和音程关系

如果说模唱练习是依赖钢琴在唱音程,那么构唱就是进行独立的唱音程了。构唱的形式为:先在琴上弹出一个音,告诉学生唱名,然后指定往上或向下构唱几度的一个音程,要求唱出所构音程的另一个音的唱名和音高。构唱可以固定围绕一个音进行上下各种音程构唱,也可以不固定音连续往后构唱。在构唱的过程中,学生凭借对各种音程音高关系的记忆来唱出指定的另一个音高,这种形式能让学生主动去思维,体验不同音程的音高距离感,建立更为牢固的音高概念。

音程构唱可以先从小的度数关系的音程开始训练,即大、小二音程和大、小三音程。在构唱时要注意比较区别大二度和小二度、大三度和小三度音程的音高倾向。在大二度、大三度的上行构唱时,下方音平稳,上方音应该有向上“扩张”的音高倾向,下行构唱时,上方音平稳,下方音则有向下“扩张”的音高倾向。在小二度、小三度的上行构唱时,下方音平稳,上方音应该有向下“收缩”的音高倾向,下行构唱时,上方音平稳,下方音则有向上“收缩”的音高倾向。

接下来就可以进行大的度数音程的构唱,大的度数音程构唱可先采用搭桥的形式来过渡练习,如:纯五度的搭桥形式为大三+小三,或小三+大三,减五度为小三+小三。通过这样的形式熟练以后就可以直接进行音程构唱。

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在音程构唱时,一定要先想好了再唱,这也是培养内心听觉的途径之一。切忌张口就唱,特别是含有变化音级的音程构唱,不经过大脑,随意唱出的音高往往是同一音级上的自然音级的音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