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临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勃兴-茶马互市再次胜昔

临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勃兴-茶马互市再次胜昔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茶马互市”,在农、牧民之间的经济交往中起着“桥梁”作用。在临夏境内形成了西北最大的皮毛、茶叶、木材三个专业市场,展现出当今“茶马互市”的喧闹景象。州委调研室负责人刘新路认为,临夏市场机制来源于临夏商人强烈的商品经济观念,来源于个体商业和私营商业的巨大活力和灵活性。临夏“旱码头”的崛起,也仰赖于州委、州政府对市场经济、私人商贩的扶持。

临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勃兴-茶马互市再次胜昔

千百年来,临夏一直是青藏高原中原农区进行物质交换的“茶马市场”。茶,泛指农产品;马,泛指畜产品。“茶马互市”,在农、牧民之间的经济交往中起着“桥梁”作用。但前些年在“左”的思想禁锢下,这里一度商旅难行,茶马不来,几乎成了一片沉寂的“经济沙漠”。

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闸门一启动,这个古老的“茶马市场”又空前活跃起来。

来到自治州临夏市,仿佛走进了一个琳琅满目“民族商品展览馆”。这个仅有7万城市人口的县级小市,竟然耸立着甘肃最大的“民贸大楼”和“民族商场”“民族用品一条街”、近2000家富有民族特色的商业店铺,堪称一座民族产品商业城。在这里,藏族特需的礼帽、藏靴、氆氇、腰刀、奶钩,回族特需的白号帽、盖头巾,以及藏、回通用的高级绸缎、毛料、瓷器首饰珍珠玛瑙珊瑚等,总共有千余种。

在临夏境内形成了西北最大的皮毛、茶叶木材三个专业市场,展现出当今“茶马互市”的喧闹景象。记者惊奇地发现,这里不是牧区,而市场上堆满了皮张和羊毛,皮、毛的年上市量分别达到400多万张和440多万公斤;这里不产茶叶,而市场上茶香扑鼻,品种齐全,年上市量达200多万公斤;这里不是林区,而市场上木材堆积如山,年上市量达1万多立方米。原来,青藏的皮毛、云南的茶叶、东北的木材都源源不断涌向这里,又通过这个“旱码头”销往西部市场和全国各地。

地处西北高原,四周几乎被自然经济所包围的临夏,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兴旺发达的市场?州委调研室负责人刘新路认为,临夏市场机制来源于临夏商人强烈的商品经济观念,来源于个体商业和私营商业的巨大活力和灵活性。

的确如此。今天,源源不断向兰州提供商品牛肉的,是临夏县的一批养牛专业户。起初,他们在兰州街头,一颗一颗数着卖大豆,生意够艰难了,后来发现兰州牛肉行情特好,便收了豆篮子,到甘南草原收购老弱病乏的“架子畜”,赶回临夏育肥,屠宰后向兰州出售,闯出一条牧区繁育、农区育肥的“季节性畜牧业”的道路。(www.xing528.com)

“家家做生意,人人谈买卖”。在临夏许多地方都洋溢着高度重商的气氛。谁都有一套秘而不宣的生意经,但有一个特点是共同的:快。进货快,销售快,堵“市口”的行动快。一旦市场上缺什么,或者一个电话,或者一个电报,不到七八天,一车一车新鲜的时货就从京、津、沪、穗等城市运过来了。

记者在临夏市场还看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许多客商把商品运到临夏市场上,仅仅是为了到这里“划划价”,到这里划个价,摸个底,又运走了。原来,这里的价格稳当,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临夏“旱码头”的崛起,也仰赖于州委、州政府对市场经济、私人商贩的扶持。当四周尚在关卡重重之时,他们不失时机地抓住时间差、地区差,引导农民进入流通领域。早在1984年州里就制定了28条放开、搞活的具体政策,规定凡国家允许流通的商品,进来的不堵,出去的不挡,一举撤销了境内20多个关卡。1985年以来,他们还拿出巨资在广州、深圳拉萨等地设立了9个办事处。

(新华社兰州1988年7月27日电;《人民日报》1988年7月28日二版;《经济参考报》1988年9月3日一版;此篇与屈维英合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