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阳汉画像乐舞艺术研究-分布情况

南阳汉画像乐舞艺术研究-分布情况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多种表演形式的组合、儒家礼乐观念的遗存、祭祀升仙乐舞场面的表现构成了这一地区乐舞汉画像石重要的艺术特征。因此,浓郁的西域文化风貌,手持鼗鼓和排箫的伏羲、女蜗图以及独特的巴人民间舞蹈,是本地区乐舞汉画像石最为显著的艺术特征。

南阳汉画像乐舞艺术研究-分布情况

(一)乐舞画像石的分布区域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汉画像石的分布十分广泛,其分布范围“东起海滨,西到甘肃、四川一线,北自陕西的榆林、北京,南至浙江的海宁、云南的昭通一线”。在如此广阔的分布中,按其分布的密集程度和不同的风格特征,音乐汉画像石大致可分为四个区域:

第一个分布区,是画像石数量最多、分布区域最广的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河南省中部的广大区域。这个地区汉画像石的发现占到全国汉画像石出土总数的大半,是全国汉画像石分布最密集的一个区域。山东省的嘉祥聊城东阿、微山、济宁曲阜、邹县、肥城泰安、枣庄、阳谷、营县、临沂沂南、安丘、章丘高密诸城等,都是著名的汉画像石出土地点,沂南北寨村、安丘董家庄以及孝堂山石室、嘉祥武氏祠尤以其宏伟的规模而闻名全国。河南的洛阳、密县、登封、襄城、禹州、扶沟等地,出土了大批墓室壁画画像砖,是此地一大特色。登封县境内的太室、少室、启母三网是闻名全国的石网之一。江苏省出土的汉画像石主要以北部的徐州、沛县、泗洪、铜山、邱县、东海等地为主;安徽省则以合肥、亳县、定远等地为主。在此,我们重点研究这个区域中的汉画像石。

第二个分布区,是以南阳为中心,包括湖北省北部地区在内的区域。主要以南阳地区的唐河、邓县、方城、叶县、新野、襄城和湖北地区的随县、当阳等地为主。此地区的汉画像石可追溯到西汉中晚期,出土汉画像石数量仅次于第一个区域,是汉画像石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第三个分布区,是以成都、重庆为轴心的川渝地区。主要是成都、乐山新津雅安合川、渠县等地,集中分布在长江支流的嘉陵江和渠江流域。此区域出土的崖墓画为其他区域所罕见,并且,四川区域还是画像石棺出土的主要集中地。

第四个分布区,是陕北、晋西地区。这个地区出土汉画像石量较少,主要集中在绥德米脂、榆林、神木、离石、柳林等地。

(二)乐舞汉画像石的区域特征(www.xing528.com)

汉代,由于地域文化性差异,各地风俗、文化等都有很大的不同,这些不同反映在乐舞汉画像石刻中,都带有鲜明的地方特点,甚至产生了一些独具特色的乐舞艺术风格。

以山东为首的第一个分布区域,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儒家“尊礼重教”、以“仁孝”为核心的文化传承颇深,并对山东周边诸如江苏、安徽、河南中部等地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其他三个地区相比,这个区域出土的钟磬图像最多,虽然钟磬在汉画像石中已经不再作为礼乐重器使用,但是它还是体现了儒家文化现象的遗存,仅见于山东地区的玉磐也含有相同的作用。同时,盛行于两汉时期的道家升仙思想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这一地区,表现在乐舞方面的主要是对建鼓、建鼓舞升仙仪式的刻画。建鼓的上方往往是西王母和她所在的仙界,建鼓的楹柱以夸张的手法贯穿多层甚至全部画面,意喻灵魂升天的道路。双虎共头和兽座是这一地区最常见的鼓座。羽葆上面站立鸟群和带有飞翔状的羽葆,又是东夷族鸟崇拜的遗俗。表演场面往往既有丝竹乐队的小型表演,又有配合百戏的大型庭院式演出。多种表演形式的组合、儒家礼乐观念的遗存、祭祀升仙乐舞场面的表现构成了这一地区乐舞汉画像石重要的艺术特征。

以南阳为代表的第二个区域,是光武帝刘秀的故乡。这个地区受楚文化的影响最大,楚文化的浪漫主义风格通过乐舞、百戏等乐伎人的表演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南阳画像石中表演盘鼓舞、巾舞的乐伎人腰部刻画大都非常纤细,跳跃时的舞姿如鸟儿般轻盈。建鼓装饰虽然没有第一个区域那么华丽,兽形鼓座也不多,但是鼓员击鼓时的动作却不拘一格,给人以鲜活灵动之感。并且,乐伎人在击建鼓的同时还一边蹦鞠,显示出其高超舞蹈技艺。这一地区乐队以小而精著称,没有像山东那样大型的乐舞表演场景,吹排箫的乐手大多还一手摇鼗。长袖细腰、轻盈飘逸的楚舞风格、小型乐队的表演艺术等形式是南阳地区乐舞汉画像石主要的艺术特征。

以成都、重庆为轴心的第三个区域深受巴渝文化的影响,通过对中原西域文化的吸收、借鉴,融合本土文化形成了此地区音乐汉画像石独特的艺术风格。骆驼上击建鼓图是这一地区中西域文化交流的体现。仅见于此地区的巴人民间舞蹈,首先从服装上就有别于中原地区,舞者有的着长裙,有的穿短裤,均腰束带,手拉手翩翩起舞。手持鼗鼓和排箫的伏羲、女蜗是四川汉画像石棺撑上的一个特殊现象,而不同于其他区域。和中原地区相似的是,百戏的表演也是长袖细腰、踏盘鼓而舞。这地区建鼓较为少见,祭祀巫舞是由巴巫和巴现手执铃铎进行的象征跳神的巫术祈祷仪式。因此,浓郁的西域文化风貌,手持鼗鼓和排箫的伏羲、女蜗图以及独特的巴人民间舞蹈,是本地区乐舞汉画像石最为显著的艺术特征。

陕北、晋西地区的乐舞画像石多用剪影式的手法表达出来,最为常见的乐器是建鼓。建鼓多见雕花鼓座,有的还配有丁宁。丁宁即钮,击鼓人站立或踞坐击鼓,动作呆板,无舞蹈性。舞蹈者着长袍,挥广袖舒缓而舞,长裙下摆如鱼尾状翘起。丝竹乐队的表演场面少见,百戏表演形式不如其他地区多样和精彩,乐舞表现形式和其他地区相比较为单一。剪影式的刻画手法、鼓员敲击建鼓时动作缺乏舞蹈性、长袖舞伎人衣长袍、挥广袖舒缓而舞是这一区域乐舞汉画像石的主要艺术特征。

除了以上四大汉画像石区域,散见于其他各省的画像石也不少。这些零星出土的汉画像石由于数量有限,画面表现内容相对单一,有些并未包括音乐题材,不具有代表性和区域性特征,所以不再赘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