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秋叶课堂:揭秘我们的流量来源

秋叶课堂:揭秘我们的流量来源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课程的用户可以说90%是靠我们自己的各种引流带来的,而不是通过网易云课堂带来的。我们内部统计认为55%的学员购买均来自于双微传播的力量。我们把微信“PPT100”上的150篇干货“三分钟教程”经过排版,以免费电子书的形式出版,2014年3月正式上市,电子书的广泛传播,带来了良好的分享传播流,也把喜欢PPT的人吸引到我们这里。

秋叶课堂:揭秘我们的流量来源

基本上大部分在线平台都惯性沿用了电商平台的模式,不断丰富自己的产品线,希望每个领域的好老师都进入自己的平台开课,从而吸引最大的流量。这个手段有效,但是作为引流手段,过于单一,缺乏能量。

我们课程的用户可以说90%是靠我们自己的各种引流带来的,而不是通过网易云课堂带来的。

类似问题存在于每一家在线课程网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些网站会在流量上造假,比如有的网站先把课程设置成免费或者低价的,过了一段时间,改成付费的或高价的,看起来这门课程很多人购买了,诱导更多人购买。

还有的网站设置是前三分钟是免费观看的,但页面显示会暗示你这些免费看了三分钟的课程也是付费购买的。

这都是因为在线教育网站缺乏流量,不得不做出种种人气繁荣的局面。

我们的流量不能依赖在线教育平台。因为流量实在不够,所以我们得自己开拓精准流量来源,通过努力,我们现在建立了八种主要的流量渠道。我们做的数据统计显示我们的学员来源渠道大致分配如下:

我们一直通过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两大新媒体变着花样推广课程。我们坚持在微博、微信上分享干货,鼓励大家交作业并在微博上互动,使得交作业变成我们社交营销的重要方式。目前“#和秋叶一起学PPT#”数万个标签作业——都有相应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微信账号“PPT100”已经有近50万粉丝,两者结合的传播量是极其广的。我们内部统计认为55%的学员购买均来自于双微传播的力量。

我们在微博、网盘上注册了分享账号“读书笔记ppt”,里面所有的PPT作品均来源于我们优秀学员的作业,并通过百度云网盘、新浪微盘、腾讯云盘等下载作品源文件。由于PPT是网盘上下载的热点题材,为课程带来新的销售渠道。现在已经有3%的学员通过此渠道购买课程。

我们把微信“PPT100”上的150篇干货“三分钟教程”经过排版,以免费电子书的形式出版,2014年3月正式上市,电子书的广泛传播,带来了良好的分享传播流,也把喜欢PPT的人吸引到我们这里。截至2015年12月30日已经出版六辑,成为多看、网易云阅读、百度阅读等的热门图书。

问答营销即“哪里有疑问,我就冲向哪里!“在各大搜索引擎排行榜的相关课程关键词,第一页都是我们的答疑。我们可以很自然地在答疑课程中植入广告,借助百度百科、百度经验、知乎等论坛进行问答式软文推广。

网易云课堂“和秋叶一起学ppt”配套教材,《和秋叶一起学ppt》及《说服力》PPT系列等书第2版发行时全部植入课程的相关信息。2014年4月正式上市一年半后累计发行量超过10万册。纸质书购买引发的在线课程购买量规模稳定,带来10%的付费学员。

2015年我们又策划了图书《轻松学会独立思考》《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社群营销:方法、技巧与实战》,从不同维度吸引不同人群关注我们的模式和课程。(www.xing528.com)

我们还创造条件,围绕“幻方团队”核心合作老师预约一系列杂志、媒体采访,需要提到的是,2014年4月10日,“和秋叶一起学PPT”课程推广作为案例将登上“中欧商业评论”的内部专访,谈谈与“和秋叶一起学PPT”不得不说的事,并被网易云课堂推荐到网易头条首页曝光。

在2014年5月挑战杯“创青春”中获得湖北省银奖也得到了相应曝光,陆续应邀参加省内路演,2015年5月在武汉市“青桐计划”微路演获得第一名,9月获得湖北省首届“互联网+”大赛三等奖,也得到内部刊物的报道。特别是2015年7月我们创业团队成员巴玉洁为武汉市委书记做PPT被多次采访成新闻报道,引发很多关注,相当于免费做了一次大大的广告。

我们还充分利用我们贴近高校、容易争取到合作免费讲座的机会,进行课程体验式宣传,有效吸引了大学生深入了解并爱上PPT,进而变成我们的学员用户。

最后学员口碑宣传是我们最大的一张牌,依靠学员口碑一传百、百传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小窗答疑、人工服务、读书笔记赠书等一系列活动,就是在学员的良好口碑中传播开来的,引发了更多购买量。

我们目前正在策划的环节是地推。在2015年,我们反复评估了各种大学校园地推模式,我们最后选择了给大一新生送书。

这个送书模式只要解决到达率问题,我们认为比送小礼品,送本子更好,爱看书的人才能转化成我们的学员,这本书是我写的,又特别接地气,适合大一新生阅读,如果大一新生认可这本书,会带来长期认可,买不买课程不要紧,首先是书帮助到他们,建立一个正面的品牌形象,等到他们有一天想学PPT的时候,会来找我们的。

但给大一新生送书到每一个宿舍是一件组织成本很高的事情,我们拿出在线课程的全部收益去买书,我们只保留给团队的工资费用和公司运营基础费用,全部收益都砸在这个地推模式上了,但这不等于有书就能送出去。

最后我们找到的解决渠道是和团省委合作,联系高校团委,请高校团委发放图书,我们在每本图书上印上对应地区团省委的微信号,我们说服了四个地区团省委合作,覆盖65所高校。之所以不能覆盖更多,是因为没有钱了。

我们期待这个地推模式的成功,在本书正式出版的时候,我们应该看到第一批数据,如果数据可观,那么意味着我们也许找到在一段时间内最有效的地推模式了。目前可以汇报的是效果不明显。

这里得说一句,鉴于我们在出版领域多年的信用积累,我们才有能力和出版社谈出一个非常合理的价格来采购书,否则送书营销的成本也是惊人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