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治统治中关心民生,以民富为中心

政治统治中关心民生,以民富为中心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政治统治中,重视“民”的利益,而不是“君”的利益;在发展经济中,以“民”富为中心,使“民”安居乐业。在政治实践中,统治者只有行君子之道,“重民”、“利民”、“惠民”,以民为本,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可见,立政之本乃是察民情,保护民生,得民心。

政治统治中关心民生,以民富为中心

论语》的德政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统治者必须“重民”、“爱民”“惠民”,以民为本;统治者要做仁人贤君,施行“德治”、“仁政”;教化民众,构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大同社会

统治者在政治活动中要实行“德治”,施行“仁政”。统治者不仅要有关心人民的意识,更应该有在具体活动中实行“德治”、“仁政”的措施。

第一,统治者在施政中必须首先想到人民,关心人民的利益,即“重民”、“利民”、“惠民”,以民为本。《颜渊》记载,鲁哀公曾问道于孔子的弟子有若:“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答道:“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有若的回答实际上秉承了孔子所提倡的尊民思想,即将“民”(老百姓)当“人”看的朴素的民本思想。在政治统治中,重视“民”的利益,而不是“君”的利益;在发展经济中,以“民”富为中心,使“民”安居乐业。在此基础之上,维护“君”的利益,富足“君”的天下。

第二,作为统治者,要宽简、信任民众。“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事于仁,必也圣乎。”(《雍也》)在孔子看来,能将好处给予民众而且能够周济大众的人,就是“圣人”,即孔子设定的人生最高的境界。孔子希望统治者宽简待民,以取得百姓的信任和拥护。

第三,在实行“仁政”的过程中,统治者要依据民意举贤任能。当孔子刚回到鲁国的时候,鲁哀公曾向他请教:“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为政》)对于官吏的任用,以民意为衡量标准,喜直恶枉,既是孔子重德化的体现,也是一般人衡量是非的标准。

在政治实践中,统治者只有行君子之道,“重民”、“利民”、“惠民”,以民为本,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孔子从农业生产这一最基本的社会活动提出施政设想,本身就说明了孔子能够为百姓着想,渴望实施“视民如子”的亲民政治。

(一)敬事爱人

【原文】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

【注释】①道:动词,治理的意思。②千乘之国: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着的兵车。春秋时代,打仗用车子,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春秋初期,大国都没有千辆兵车。千乘之国,在孔子之时已经不是大国。③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工作态度,因之常和“事”字连用。④爱人:古代“人”字有广狭两义。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只指士大夫以上各阶层的人。这里和“民”(使“民”以时)对言,用的是狭义。⑤使民以时:古代以农业为主,“使民以时”即为《孟子·梁惠王上》的“不违农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具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信实无欺,节约费用,爱护官吏,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时间。”

【点评】孔子认为,治理诸侯国有五件重要的事:尽忠职守、令出必行、节省开支、爱护众人、使民以时。在此,孔子还特别强调“使民以时”,即严守农时之规定,不能在农忙时要求百姓服劳役、筑城墙,免得引起抱怨。可见,立政之本乃是察民情,保护民生,得民心。

孔子谈的为政之道,基本原则就是做人处事一定要能尽心尽力,配合各种客观条件,才能使彼此的关系长期和谐,并且保持效率。这里说的敬事、节用、爱人三项是由核心向外推展,先自我要求,即敬事所以立信;再兼顾节用与爱人两方面,然后还必须多为百姓设想。

(二)如何对待百姓

【原文】8.9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

【注释】①由:从,遵从。

【译文】孔子说:“对于普通百姓,可以让他们的行为遵循礼法,却无法让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点评】关于这段文字,解释颇多。主要有二。一是轻民说:“老百姓,可以使他们照着我们的道路走去,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与《史记西门豹之言相近:“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只能“知其然”,不能“知其所以然”。二是教民说:应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即“老百姓可以使用的时候,就使用他;不能使用的时候就教导他”。孔子的“有教无类”,以及“举善而教不能”,均属此意。

【原文】8.10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论语·泰伯》)

【注释】①疾:厌恶,憎恨。②已甚:太过分。

【译文】孔子说:“爱勇敢却厌恶贫穷,会出乱子。对于不仁的人,太过于厌恶他,也会出乱子。”

【点评】“好勇疾贫,乱也。”省略主语“君子”,补齐应为“君子好勇,君子疾贫”。“乱也”是因为君子“好勇而疾贫”有位之君子恃勇逞强,以强凌弱,而贫者起而反之。孔子告诫有位之君子当以仁以德恤众恤贫,否则,祸乱丛生。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也省略主语“君子”,可理解为“君子对不仁之人疾之已甚,乱也”,这里说的作乱的人是“不仁之人”,因为“不仁之人”是“小人”,作乱的人是“小人”,作乱的原因也是在位的君子“疾之已甚”。在孔子看来,“不仁之人”和“贫者”均属地位低下或无德之小人,“疾贫”或“疾小人”均是致乱的根本原因。

那么如何对待小人,便是本章探讨的重要内容了。本章与上一章有关联。在孔子看来,老百姓如果不甘心居于自己穷困的地位,他们就会起来造反,这就不利于社会的安定,而对于那些不仁的人逼迫得太厉害,也会惹出祸端。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即培养人们的“仁德”。

(三)足食足兵民信之

【原文】12.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

【注释】①兵:在五经和《论语》、《孟子》中,“兵”字多指兵器而言,但也偶有解作兵士的。此“兵”字仍以解为军器为宜,故以军备译之。

【译文】子贡问怎样去治理政事。孔子道:“充足粮食,充足军备,百姓对政府就有信心了。”子贡道:“如果迫不得已,在粮食、军备和人民的信心三者之中一定要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孔子道:“去掉军备。”子贡道:“如果迫不得已,在粮食和人民的信心两者之中一定要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孔子道:“去掉粮食。(没有粮食,不过死亡),但自古以来谁都免不了死亡。如果人民对政府缺乏信心,国家是站不起来的。”

【点评】子贡问政,孔子告他三条:足食、足兵、民信。这三条,民信第一重要,其次是足食,其次是足兵。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体现了儒家的人学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四)信之重要

【原文】19.10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子张》)

【译文】子夏说:“君子等民众信任他了,再役使他们;否则他们将会怨他有意折磨自己。要先取得君主的信任,而后去劝谏;否则他就会以为你是在诽谤他。”

【点评】子夏论信誉在上下级关系中的作用。信誉是人和人之间交往的基础,是为政者必须恪守的信条,也是为政者处理上下关系的重要准则。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对百姓,必须先在他们心中确立自己的信誉,通过自己的信誉得到百姓的信任,有了百姓的拥戴、信任,然后再役使他们、使用他们;否则,百姓会认为你在虐待他们。对君王、上级,也必须先取得他的信任,获取君王、上级的信任后,然后再进行劝谏;否则,君王或上级则以为你在诽谤他。

(五)民富而君足

【原文】12.9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颜渊》)

【注释】①盍彻乎:盍,何不。彻,西周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②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译文】鲁哀公向有若问道:“年成不好,国家用度不够,应该怎么办?”有若答道:“为什么不实行十分抽一的税率呢?”哀公道:“十分抽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十分抽一呢?”答道:“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 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又怎么会够?”

【点评】鲁哀公的问题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与政权存亡密切相关,有若回答得非常好,那就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即什一税率,减轻百姓的经济负担。“藏富于民”,这四个字是中国古代理想政治的体现。百姓有钱了,国君自然就有钱;百姓生活穷困,即使国君有钱也没有用,说不定国家反而因此招致大乱。所以藏富于民是最好的办法。

(六)富而后教

【原文】13.9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路》)

【注释】①仆:动词,驾御车马。其人则谓之仆夫。②庶:众多,这里指人口众多。

【译文】孔子到卫国,冉有替他驾车子。孔子道:“好稠密的人口!”冉有道:“人口已经众多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道:“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道:“已经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道:“教育他们。”

【点评】这里提到了施政的顺序,即从“庶”到“富”,再到“教”。应该说,由“庶”到“富”再到“教”是指进展的顺序,而不是指重要性的顺序。所以,没做到“教”这一步,就不能算是理想的政策。

孔子主张“先富后教”,孟子、荀子也都继续阐发了这一主张。所以孟子说:“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孟子·梁惠王上》),《管子·治国篇》中也有相同主张:“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孔子的“庶之,富之,教之”是有关政治的,让百姓安居乐业,“衣食足然后知荣辱”,让百姓富裕。经济上轨道,是政治领袖的责任;之后,要教育百姓,如此人的生命才会盘旋而上。

(七)教民之战

【原文】13.29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子路》)

【注释】①即戎:“即”是“即位”的“即”,就也,往那里去的意思。“戎”是“兵戎”的意思。

【译文】孔子说:“善人教导人民达七年之久,也能够叫他们作战了。”

【原文】13.30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子路》)

【注释】①不教民:“不教民”三字构成一个名词,意思就是“不教之民”。

【译文】孔子道:“用未经受过训练的人民去作战,这等于糟蹋生命。”

【点评】孔子的教民作战,包括忠信礼义与作战技术。若是不教,则必败亡,等于白白牺牲百姓。身为政治领袖,地位高而责任重,对许多事情的因果关系也应该看得更清楚。譬如在发动战争时,百姓的训练不够,那不是等于故意杀人吗? 孔子此语,提醒在上位者不要草菅人命,而须随时想到自己的责任。

(八)百姓望仁

【原文】15.35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卫灵公》)

【注释】①甚于水火:比对水火更需要。于:介词,表比较。②蹈:蹈践。

【译文】孔子说:“人民对于仁德,比对水火的需要还急切。我看见过投入水火而死的,没见践履仁德而死的。”

【点评】关于这句话的解释歧义颇多,试以以下的意思理解之:民众对于仁的需要,比对于水火的需要更急切。水火还有负作用,能淹死人烧死人,给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创伤;但仁却不能伤人、死人,只能活人,只能给人带来幸福。

(九)尊五美,屏四恶

【原文】20.2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

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

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www.xing528.com)

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张曰:“何谓四恶?”

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尧曰》)

【注释】①屏(bǐng):屏除。②欲而不贪:下文云:“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可见此“欲”字是指欲仁欲义而言。③出纳:出和纳(入)是两个意义相反的词,这里虽然在一起连用,却只有“出”的意义,没有“纳”的意义。④有司——古代管事者之称,职务卑微,这里意译为“小家子气”。

【译文】子张向孔子问道:“怎样就可以治理政事呢?”

孔子道:“尊重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这就可以治理政事了。”

子张道:“五种美德是些什么?”

孔子道:“君子给人民以好处,而自己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动,百姓却不怨恨;自己欲仁欲义,却不能叫做贪;安泰矜持却不骄傲;威严却不凶猛。”

子张道:“给人民以好处,自己却无所耗费,这应该怎么办呢?”

孔子道:“就着人民能得利益之处因而使他们有利,这也不是给人民以好处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吗? 选择可以劳动的(时间、情况和人民)再去劳动他们,又有谁来怨恨呢? 自己需要仁德便得到了仁德,又贪求什么呢? 无论人多人少,无论势力大小,君子都不敢怠慢他们,这不也是安泰矜持却不骄傲吗? 君子衣冠整齐,目不邪视,庄严地使人望而有所畏惧,这也不是威严却不凶猛吗?”

子张道:“四种恶政又是些什么呢?”

孔子道:“不加教育便加杀戮叫做虐;不加申诫便要成绩叫做暴;起先懈怠,突然限期叫做贼;同是给人以财物,出手悭吝,叫做小家子气。”

【点评】“五美”是讲仁政,“四恶”是讲苛政。推崇“五美”,排除“四恶”,是孔子对政治相当完整的综合指导原则。其中包含有丰富的“民本”思想,比如:“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择可劳而劳之”,反对“不教而杀”“不戒视成”的暴虐之政。“五美”有了,“四恶”除了,从政做官也就游刃有余,进退自如了,也自然会得到百姓拥护,天下太平。

(十)为政行简

【原文】6.2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雍也》)

【注释】①仲弓:即冉雍。子桑伯子:人名,身世不可考。②简:简单,约简,不繁琐。③临:面对,面临,这里有治理的意思。④大:同“太”。

【译文】仲弓问到子桑伯子这个人。孔子说:“他做事简要,是不错的。”仲弓说:“若有心严肃认真,办事简约,这样来对待人民,不也是可以的吗? 若存心粗率简易,又办事简约,岂不是太简了吗?”孔子说:“你这话说得对。”

【点评】孔子主张办事简明扼要,不繁琐,不拖拉,果断利落。不过,任何事情都不可太过分。如果在办事时,一味追求简要,却马马虎虎,就有些不够妥当了。所以,孔子听完仲弓的话以后,认为仲弓说得很有道理。

仲弓之言,繁简是指为政临民庄敬与否,非一般个人仪表的文野。政不烦民之足贵,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言之深切矣。善于以简治者,多由博观约取,识得事理精要,故能以简驭繁,事半功倍。贪省力,图安逸,无责任感之粗疏简易,则易流于渎职病民。历朝末世的政界官风,一面是临民不敬,玩忽职守,不办正事,同时却科层重叠,文牍如山,花样日出,扰民不休。

(十一)近者悦,远者来

【原文】13.16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子路》)

【译文】叶公问政治。孔子道:“境内的人使他高兴,境外的人使他来投奔。”

【点评】“近者悦,远者来”,就是《诗》《书》常讲的“柔远能迩”。要达到这一境界,要求为政者修养德行,立足民本。政治是否上轨道,民心的反应是最好的指标。如果做不到“近者说”,又怎么可能吸引“远者来”呢?

(十二)得民情,哀矜勿喜

【原文】19.19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子张》)

【注释】①阳肤:旧注说他是曾子弟子。②矜:怜悯。

【译文】孟氏任命阳肤做法官,阳肤向曾子求教。曾子道:“现今在上位的人不依规矩行事,百姓早就离心离德了。你假若能够审出罪犯的真情,便应该同情他,可怜他,切不要自鸣得意!”

【点评】曾子存心仁厚,能够体谅百姓。他不讲法理法术,而从立法用法原理的高度指明人道是最高原则,也是司法吏员的根本素质:“哀矜而勿喜”! 这里说的“哀”与“喜”似干扰法之公正,其实法律条文虽无情,而法吏有爱憎。可轻可重之案,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生死常在好恶之间,区别只在巴结富贵,还是哀矜贫贱而已。本章言好生与好杀,实儒家与法家执法的本质区别,也是古今言法的不大同处。

衣食足而知礼仪

【原文】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故曰:“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百里见方的小国也能够取得天下。大王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少用刑罚,减轻赋税,(提倡)深耕细作、勤除杂草,让年轻人在耕种之余学习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长,(这样,)可以让他们拿起木棍打赢盔甲坚硬、刀枪锐利的秦楚两国的军队了。他们(秦、楚)常年夺占百姓的农时,使百姓不能耕作来奉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各自逃散。他们使自己的百姓陷入了痛苦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讨伐他们,谁能跟大王对抗呢? 所以(古语)说:“有仁德的人天下无敌。”

【点评】反映了孟子“仁者无敌”的思想,他认为战争的胜负,不是取决于国家大小、兵甲利钝,而是取决于是否实行“仁政”,以及人心的向背。所谓仁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物质生产和精神修养。物质生产方面,包括三项内容:一是省刑罚,二是薄赋税,三是深耕易耨。虽然省刑罚属于法治,薄赋税属于财政,深耕易耨才属于农业生产,但说穿了,前两项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的积极性,发展生产。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主要还是教育问题,不过,在儒家政治的教育中,德育、做人是第一位的,而文化知识则是第二位的,所以孟子在这里依然强调的是孝、悌、忠、信。

无恒产者无恒心

【原文】(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孟子说:“没有固定的产业,却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只有士人能做到。至于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随之就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如果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就会胡作非为,坏事没有不干的了。等到犯了罪,然后用刑法处置他们,这就像是安下罗网坑害百姓。哪有仁人做了君主可以用这种方法治理国家的呢? 所以贤明的君主所规定的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对上足够奉养父母,对下足够养活妻儿,好年成就终年能吃饱,坏年成也能免于饿死。之后督促他们一心向善,百姓也就乐于听从了。”

【点评】孟子将齐宣王原本想靠战争来解决问题的“霸道”做法与自己主张靠仁政来解决问题的“王道”做了对比,劝请齐宣王放弃图谋霸业的野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保民而王天下。即有恒产者有恒心,先足衣食后知礼仪,富民后方可谈兴教。

与民同乐

【原文】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①《汤誓》:《尚书》中的一篇。《尚书》是我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上古事迹著作的汇编,是儒家经典之一。《汤誓》记载商汤讨伐暴君夏王桀的誓词。传说,夏桀曾自比太阳,说太阳灭亡他才灭亡。此章所引是百姓诅咒夏桀的话。②时:这。害:同“曷”,何时的意思。③女:同“汝”,你。

【译文】文王依靠民力造起了高台深池,但人民却高高兴兴,把他的台叫做灵台,把他的池沼叫做灵沼,为他能享有麋鹿鱼鳖而高兴。古代的贤君与民同乐,所以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汤誓》中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灭亡? 我们要跟你同归于尽!’人民要跟他同归于尽,(他)纵然拥有台池鸟兽,难道能独自享受到快乐吗?”

【点评】本章重在阐述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告诫君主要与民同乐,就是要求统治者不要把自己的享乐建立在广大人民痛苦的基础上。国君不应自己沉溺于物欲享乐之中,而应乐民所乐、忧民所忧,这样才能天下归心。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与民同乐,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快乐,这种快乐来自于君主的仁爱之心,更来自于百姓的安乐生活。否则,就是“独乐”,必然遭到人民的反抗,最终导致王朝的覆亡。

民贵君轻

【原文】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孟子·尽心下》)

【注释】①丘民:众民。②粢盛:盛在祭器内用来祭祀的谷物。

【译文】孟子说:“百姓是最重要的,土谷之神次于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轻些。所以得到许多百姓的拥护就能做天子,得到天子信任就能做诸侯,得到诸侯信任就能做大夫。诸侯危害了土谷之神,那就改立诸侯。祭祀用的牲畜是肥壮的,谷物是清洁的,又是按时祭祀的,然而还是干旱水涝,那就改立土谷之神。”

【点评】此章是《孟子》中最具人道主义色彩的章节之一,“民贵君轻”的名句也一直为人所传诵,朱熹在《集注》中对这一句是如此解释的:“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段话体现了孟子朴素的民本思想,政权、君王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必须处处以人民的利益为本。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如果进一步推论之,即对于昏庸无道、危及社稷的国君,可以依据民心的向背废弃另立。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盍彻乎?”

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和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1)参照以上选段,分析孔子和孟子在治国施政方面的共同点?

(2)孔子主张“富民”的同时又提倡减轻赋税,反对敛财。请简要分析二者关系。

(3)谈谈儒家“先富后教”的治国思想在当前社会有何实际意义。

【解答要领】

(1)先富后教,以德治国。儒家主张为政以“德”,要保证百姓的基本生活,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儒家又主张治国以“礼”,重视“教化”,使百姓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重视为人的基本准则。

(2)富民和减赋都是以民为本的思想体现。孔子认为,有民才有国,而基本的生活保障则是老百姓得以生存的必要前提,因而让百姓“富”起来对国家的安定和发展非常重要。但是物质财富往往是有限的,富人占有的多,百姓就得到的少。而且部分人“敛财”还会导致“均”的破坏。所以要反对敛财,藏富于民。

(3)儒家重视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使人民安居乐业,并加强对人民的教育。在现今仍然有积极意义,社会主义建设首先是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