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语》全解读:学习态度及其重要指导作用

《论语》全解读:学习态度及其重要指导作用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些学习的阶段中,又指出学习者应该持有的态度,这些直至今天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孔子认为,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内省是孔子非常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亦是重要的学习方法。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从学习的角度看,即说明了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这个道理。这也印证了孔子的主张:学习要持之以恒。

《论语》全解读:学习态度及其重要指导作用

孔子认为,学习可以使人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为此,他将学习过程大致分为七个阶段: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和笃行。在这些学习的阶段中,又指出学习者应该持有的态度,这些直至今天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1、好学乐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2、持之以恒。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学问精进。

3、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认为,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见贤思齐,勇于反省。人都有优缺点,学习过程中有错误并不可怕,只要能向好的榜样学习,同时,善于反省自己,改正缺点,道德学问都会一点点完善起来。内省是孔子非常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亦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一)好学乐学

【原文】5.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

【译文】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点评】孔子博学是众人皆知的,人或以为他是天生聪慧,孔子却强调说这是他后天努力得来的。孔子自谓好学精神是别人不及的。本性的良善或有人及之,这是孔子不敢自居的;但是好学却是后天的努力功夫,就学习的精神而言,孔子就不谦虚了,这其实也是孔子对后人的策勉。天生智能大家或许有所不同,但是努力的精神却是人人可为的,孔子以这样的不谦虚来激励世人。

(二)乐以忘忧

【原文】7.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注释】①叶公:叶,音shè。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②云尔:云,代词,如此的意思。尔同耳,而已,罢了。

【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点评】这是孔子对其一生的自我描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活到老学到老,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在学习中获得的快乐是任何人间名利权势所不可替代的,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三)敏以求之

【原文】7.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点评】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四)好之不如乐之

【原文】6.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点评】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从学习的角度看,即说明了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这个道理。

(五)六言六弊

【原文】17.8子曰:“由也! 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

【注释】①居:坐。②愚:受人愚弄。③荡:放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④贼:害。⑤绞:说话尖刻。

【译文】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反而害了自己;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胆大妄为。”

【点评】孔子从道德论的角度谈到学习的重要性,针对六种弊病,强调了好学与“仁、智、信、直、勇、刚”的互补关系及其重要性。只有好学,才能去除德行中的弊端,提升自己的修养。

(六)持之以恒

【原文】9.10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注释】①篑:音kuì,土筐。

【译文】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点评】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坚持不懈,自觉自愿。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原文】6.12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

【注释】①说:音yuè,同“悦”。②画:划定界限,停止前进。

【译文】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点评】从孔子与冉求师生二人的对话来看,冉求对于学习孔子所讲授的理论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但孔子认为,冉求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他思想上的畏难情绪作怪,所以对他提出批评。这也印证了孔子的主张:学习要持之以恒。

【原文】9.20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谓颜渊,曰:“惜乎! 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子罕》)

【译文】孔子说:“听我说话而能毫不懈怠的,只有颜回一个人吧!”孔子对颜渊说:“可惜呀! 我只见他不断前进,从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

【点评】孔子的学生颜渊是一个十分勤奋刻苦的人,他在生活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要求,而是一心用在学问和道德修养方面。孔子经常以颜渊为榜样要求其他学生,从学习态度来讲,孔子高度赞扬了颜回持之以恒的刻苦精神。

(七)三人行必有我师

【原文】7.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点评】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人的极力赞赏。这种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八)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原文】5.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注释】①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音yǔ),“文”是谥号,“子”是尊称。②敏:敏捷、勤勉。

【译文】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点评】“不耻下问”是孔子治学的重要方法。“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辈求教,而且还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一切人,而不以这样为可耻。

(九)谦虚以学

【原文】8.5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泰伯》)(www.xing528.com)

【注释】①校:音jiào,同“较”,计较。②吾友:我的朋友。旧注上一般都认为这里指颜渊。

【译文】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点评】曾子在这里所说的话,完全秉承了孔子的思想学说。首先,“问于不能”“问于寡”等都表明在学习上的谦逊态度。没有知识、没有才能的人并不是一钱不值的,在他们身上总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所以,在学习上,即要向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学习,又要向知识少、才能少的人学习。其次,曾子还提出“有若无”“实若虚”的说法,希望人们始终保持谦虚不自满的态度。第三,曾子说“犯而不校”,表现出一种宽阔的胸怀和忍让的精神,这也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十)贵在进取

【原文】8.17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

【译文】孔子说:“研习学问如同追赶什么生怕追不上一样,追上了还总怕丢了它。”

【点评】这里是讲学习态度。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同时他也这样要求他的学生。这里的“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实就是“学而不厌”的最好注脚。

(十一)知之为知之

【原文】2.17子曰:“由!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注释】①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②女:同“汝”,你。

【译文】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点评】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十二)勇于反省

【原文】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点评】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的反省精神,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覆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学习态度。

(十三)勇于改过

【原文】15.3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卫灵公》)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

【译文】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孔子说:“行事当以忠信为主,莫和不如己的人交友。有了过失,不要怕改。”

【点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孔子向人们道出了勇于改过这样一个真理,这是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十四)苗而不秀

【原文】9.22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子罕》)

【注释】①苗:生长成苗。②秀:指庄稼吐穗开花。

【译文】孔子说:“庄稼生长了却不吐穗开花的,有过吧! 吐穗开花了却不结果实的,有过吧!”

【点评】这是孔子以庄稼的生长、开花到结果来比喻一个人从求学到做官的过程。有的人很有前途,但不能坚持始终,最终达不到目的。在这里,孔子还是希望他的学生既能勤奋学习,最终又能做官入仕。

一曝十寒

【原文】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①或:同“惑”。②暴(pù):同“曝”,晒。③弈:围棋。④数:技术,技巧。⑤鸿鹄(hú):天鹅。⑥缴(zhuó):系在箭上的绳,代指箭。

【译文】孟子说:“大王的不明智,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我和大王相见的时候也太少了。我一离开大王,那些‘冻’他的奸邪之人就去了,他即使有一点善良之心的萌芽也被他们冻杀了,我有什么办法呢? 比如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是一种小技艺;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弈秋是全国闻名的下棋能手,叫弈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虽然也在听,但心里面却老是觉得有天鹅要飞来,一心想着如何张弓搭箭去射击它。这个人虽然与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一起学习,却比不上那个人。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 回答很明确:当然不是。”

【点评】这里所说的王,赵歧注为齐王,指当时有人怪齐王不明智而孟子不曾辅佐,孟子因此而作解释。一曝十寒,或者如俗语所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努力少,荒废多,很难奏效。因此,贵在坚持,贵在有恒心。世间万事莫不如此。即以生活小事而论,无论是练习写毛笔字、写日记还是练习晨跑、坚持冬泳,真正能够持之以恒的有多少人呢?

1.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 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四海之内皆兄弟”,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选段的成语。

(2)联系上述选段分析孔子在处理师生关系时的态度。

2.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

②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 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 不多也。”(《论语·子罕》)

从上面选段看,孔子说自己为什么“多能”? 从孔子的“多能”,你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3.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由也! 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②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

③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1)孔子认为不学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2)上述“好学”有哪些内涵? 对你有什么启发?

【解答要领】

1.(1)杀鸡焉用牛刀。(2)①平等对待学生,教学中谦和地与学生展开探讨。②知错能改,面对子游的反驳能虚心接受。

2.孔子说他的多才多艺是由于年轻时没有去做官,生活比较清贫,所以掌握了许多的谋生技艺。这说明,从来就没有天生“多能”的圣者,“多能”其实来自勤奋刻苦的学习实践,只有努力好学,才能不断从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3.(1)偏执而不好学,就容易变得愚蠢、放荡、恃才傲物,害人害己。(2)孔子所说的“好学”,主要是指人格修养(礼)和道德实践。其启发意义主要是:在努力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努力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