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固堤防不能解决水灾问题

加固堤防不能解决水灾问题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堤防的加高、加固和增修是根据防洪需要逐渐完成的。然而,以加高加固堤防为主要手段的水灾防治策略并不能使人们高枕无忧。例如黄河,筑堤前洪水漫溢于两岸,泥沙散布在很大的范围内。加高加固堤防的结果是使长江中游成为“地上河”,1998年洪水水位比两岸地面高出4~18m。

加固堤防不能解决水灾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几十年,是我国堤防修建、加固速度最快的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国共有各类堤防24.5万km,是解放初期的6倍多;保护耕地3088万hm2,保护人口3.5亿。其中主要堤防6.6万km,保护耕地1864万hm2,保护人口2.2亿。主要堤防的长度占堤防总长度的26.3%,但保护的耕地和人口分别占被保护的耕地总面积和人口总数的60.4%和63.3%。大多数堤防为土质,但城市的防洪墙基本为混凝土结构。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七大江河共有堤防20.1万km,占全国堤防的82%,保护耕地2629万hm2,占全国堤防保护耕地面积的85.1%,保护人口2.9亿,占全国堤防保护人口的84.7%。七大江河堤防长度及其保护的耕地面积见表3-2。

表3-2 七大江河堤防长度及其保护的耕地面积

注 资料来源:李健生《中国江河防洪丛书·总论卷》,1999年,第229页表4-2。

堤防的加高、加固和增修是根据防洪需要逐渐完成的。例如,黄河堤防在1950~1985年间曾经历过三次大修。三次大修的时间、完成的土方量、投资和用工见表3-3。(www.xing528.com)

表3-3 黄河堤防三次大修的完成情况

注 资料来源:《黄河防洪志》编纂委员会,1991。

然而,以加高加固堤防为主要手段的水灾防治策略并不能使人们高枕无忧。例如黄河,筑堤前洪水漫溢于两岸,泥沙散布在很大的范围内。筑堤后泥沙淤积在河道中,导致河床抬高。初时问题尚不显著,经过300多年的堆积,到西汉时就已成为地上河。随着河床继续抬高,堤防也不得不逐年增高。这样日积月累,河床与两岸地面的高差越来越大。河水含沙量特大的黄河是这样,江水含沙量不太大的长江也是如此。加高加固堤防的结果是使长江中游成为“地上河”,1998年洪水水位比两岸地面高出4~18m。河道内外水位高差越大,积聚的势能就越大,再加上河道与堤坝下存在沙层,部分河段很容易出现管涌。堤坝加得越高,出现管涌进而溃堤的风险就越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