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封府-历史悠久,畅游美丽河南

开封府-历史悠久,畅游美丽河南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郭亚伟开封府,又称南衙,开封设府的历史始于五代后梁开平元年,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另外这位寿王赵元侃,是真的对开封府的事务非常上心的一位亲王,他在任的两年半中开封府的监狱里面都是空荡荡的,后登基称宋真宗。戒石正后方的这个建筑就是开封府的正厅,又称为“厅事”,俗称“大堂”,是北宋时候开封府尹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地方。

开封府-历史悠久,畅游美丽河南

郭亚伟

开封府,又称南衙,开封设府的历史始于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北宋时期,开封城是整个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所以在历代的开封府衙中,以北宋开封府规模最为宏大。北宋开封府除了主管京城之外,还下辖17个县、24个镇,是管理国都及京畿地区的重要机构,地位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人民政府,非常显赫。当时的开封府府尹官级是相当高的,他的地位是在当朝尚书之下、侍郎之上,一般是从一品或二品官衔,若是由“储君”担任开封府府尹,则为一品的官衔。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宋代皇室对开封府这个府衙的重视程度。在五代时期和北宋初期,担任开封府府尹的,基本上都是储君,像周世宗柴荣、宋真宗赵恒等都在这里做过府尹。

开封府广场南边有个照壁,照壁左边书写“獬豸图”三个朱红大字。獬豸又叫作认法兽,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能辨是非曲直、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当它看到有人争斗的时候,就会用独角指向无理的一方,甚至可以将罪该万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在这里,照壁上绘着獬豸图,一是为了提醒人们一定要循规蹈矩;二是为了提醒官员一定要公正执法。

进入开封府后我们可以环顾四周,看到的这个城墙就是“文城墙”。正常的城墙都是为了防御外敌,为了方便武将登上城墙观察敌情,都有完备的防御设施。但是我们看这个城墙,一没有马道;二没有防御设施,就是说这个城墙骑马是无法上去的,必须下马乘轿或步行才可以登上城墙,体现了文人气质。上面不设置防卫设施,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据说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也就是之后的宋太宗)在做开封府府尹时,为了消除兄长的猜忌,故意不在城墙上设置防卫,所以就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文城墙。

进门右侧有个碑刻,名为:《开封府题名记碑》,上面记载着从公元960年到公元1105年,146年里在开封府任职的183位开封府尹的名字、官职、在任时间等信息。我们来具体看一下碑文,碑文是按照从右至左、从上至下来刻写的。首先介绍在任时间最长的一位:晋王,他是北宋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建隆二年(961)七月上任,到太平兴国元年(976)十月登基之后离任,在任15年。宋太宗本来就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跟赵匡胤一起平定天下,在做开封府府尹期间也是为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深受百姓爱戴。登基之后大力发展经济文化,使北宋走上了经济强国的道路,可以算得上是一代明君了。

碑刻的这个位置,我们可以看到许王因为死在任上,所以并没有登基为帝。另外这位寿王赵元侃,是真的对开封府的事务非常上心的一位亲王,他在任的两年半中开封府的监狱里面都是空荡荡的,后登基称宋真宗。

这其中我们比较熟悉的还有鼓励宋真宗御驾亲征、部署兵力在澶渊退敌的寇准,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范仲淹等。我们可以看到左上位置有吕公绰、吕公弼、吕公著三兄弟都曾做过开封府府尹。还有这里的钱藻,三次做开封府的府尹,但是时间相对都比较短,加起来也才一年零七个月。石碑的下部,也有一个比较熟悉的名字,北宋时期的大奸臣——蔡京,他还两次为府尹,但是一共也就做了八个月。在石碑中上部偏中间这个浅浅的凹痕,隐约地可以看出“包拯”二字。为什么包拯的名字不显呢?这通原碑本来是放在开封府门口的,因为包大人在百姓心中就是一个清官的代表,他为民请命,为百姓申冤,过往的百姓走到这里都会情不自禁地用手摸一摸包大人的名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么一个凹痕。包拯在开封府做官也就一年三个月的时间,既不是做官时间最长的,也不是连任次数最多的,但是却是让古今百姓都惦记着的“包青天”!

接下来的建筑是开封府的第二进建筑——仪门。古代的府衙,仪门一般是关闭的,进出的官员都要走左右边门。只有大型的节庆活动和比自己官级高的官员到来这两种情况下,才能打开中间的仪门。在走进仪门之前,可以看到门两边摆放的一个鼓和一个锣,右手边就是我们常说的鸣冤鼓,想要告状的话要先击鼓、递状子;左手边这个就是我们常说的“开道锣”,所谓“鸣锣开道”也。

出仪门之后,院子中间摆放的巨石称为戒石,这是一块南阳独山玉的璞玉。正面刻“公生明”3字,所谓:“公生明,明生廉,廉生威”,是为了告诫官员:只有你公正了,才能明察秋毫;只有一心为公,才能做到清正廉明;只有清正廉洁了,才能够有威严的气势,才能够立威。戒石背面刻写:“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16个字北向大堂,官员坐堂一抬头就可以看到,从而起到提醒、规诫的作用。戒石铭制度最早的出处源于后蜀主孟昶的《颁令箴》,全文一共96个字。宋太祖赵匡胤截取其中的16个字作为戒石铭,后来宋太宗登基之后,又亲笔写了一遍,颁给各个府衙,立石刻字,成为北宋府衙文化的核心内容。

戒石正后方的这个建筑就是开封府的正厅,又称为“厅事”,俗称“大堂”,是北宋时候开封府尹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地方。北宋时期,开封府管辖的事情是非常多的,涉及户籍、赋税、婚姻田地、司法、教育祭祀等一系列的工作,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只是升堂审案那么简单。当时开封城一百五十多万人口,这么多人的管理工作全部集中在这里,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了。这有一组数据,大家做个参考:当时开封府用来批复文件的毛笔,一个月就要用掉一箱;开封府的官印,因为使用的频率太高,每年都要重新刻一个新的。所以说,做开封府的府尹,也不是那么轻松的。大堂正上方悬挂着“正大光明”的牌匾,正面是“海水朝日图”屏风,象征着官员“清如海水,明似朝日”的风骨和气节。屏风前方摆放着三尺公案和一把宋式椅子,是官员审案办公所坐的位置。除了文房四宝惊堂木等,公案的右上角放着签筒。通过仔细观察签筒里的签有红黑之分,有什么区别呢?黑色的是捕签,是下令抓捕犯人的;而红色的是刑签,下令行刑的。公案前面摆放龙、虎、狗三口铜铡,相传是皇帝御赐包拯上斩皇亲国戚、王公贵族,下斩泼皮无赖的御铡。龙头铡,斩皇亲国戚;虎头铡,斩贪官污吏;而狗头铡,则是用来斩平民百姓、泼皮无赖。所以我们经常在影视剧里听到这一句台词:“小心你的狗头。”(www.xing528.com)

大堂的后面就是“议事厅”,通过连廊和大堂相通。它的作用相当我们现在法院合议庭一样,是本府官员议事场所,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遇到审案意见相左时,官员就暂时休庭候审,退回议事厅里商议解决办法。议事厅中间摆放的这组蜡像,展示了“欧阳修商议宽简治京师”的场景。条案正中身穿紫袍的,就是包拯的下一任欧阳修。这组蜡像说的是欧阳修和判官、推官在商议宽简治京师的场面。欧阳修自从接任开封府尹之后就准备实行宽简治京师的政策,宽简治京师就是跟包拯完全相反的手段,包拯在任时非常严厉,凡是犯错的人绝对严惩。但是到了欧阳修这一任,欧阳修就觉得包拯的方法过于严苛,容易吓着百姓,所以就商议使用宽厚简单的方式治理京城,多对犯事的人宣讲德化,用这些去感化他们,而不是一味地靠惩罚,这也就是后世官衙文化所说的“包严欧宽”。

中轴线最后一进建筑“槑堂”,匾额上的这三个字,很多朋友会念成“呆呆竿堂”。正确的念法其实是“梅花堂”,“槑”通“梅”,古时候用来形容一个人很可爱。

戏文里有句唱词:“包龙图打坐开封府”“包公倒坐南衙”。“南衙”我们知道指的是开封府,什么是“倒坐”呢?包拯上任一个多月的时间,没有一件案子上呈。于是他微服私访,到民间看看百姓的生活。他发现,不是大家没有冤屈,也不是不想告状,而是因为告状太不容易了。首先,许多告状之人都不会写状子;其次,想要把状子递进来,那就要受到层层的盘剥,给大门、二门、仪门的门卫塞银子,正所谓:“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包拯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就把开封府的后门打开,允许百姓随时进来诉说冤情,在这里为民申冤。走进梅花堂,我们发现室内最独特的是:所有的展出蜡像的人物都是面北的。要不,怎么叫倒坐呢!这组蜡像展示的是一个案件:跪着的这个衣衫褴褛的老人叫李年,旁边的是他的老伴儿,这是非常可怜的一对老人。他们的儿子、儿媳早逝,撇下一对儿女,由老两口抚养。右手边被绑着的这位叫张野,是地主张矿的儿子,张氏父子是村里有名的恶霸。李年的田地和张矿的田地搭界,张矿欺压贫弱,借机侵占李年家的地。李年去张矿家说理,却被他的儿子张野毒打了一顿。无奈之下,李年到县衙告状。右手边身穿绿色官服的县官许漏贪赃枉法,收受张矿的贿赂,不仅不秉公审案,反而把状纸拿给张矿看。张矿的儿子张野更加嚣张,带着打手又把李年毒打一顿。殴打的过程中,李年的孙子为了保护自己的爷爷,更是被张野给活活打死了。李年手中的血衣就是他孙子被打死的时候所穿的。李年悲恸欲绝,听闻开封府包大人执法如山,含冤来到开封府告状。李年在南衙诉说了自己的冤情,包拯在这里下令把张野缉拿归案,并且传令许漏和张员外听审,最终李年给自己的孙子讨回了公道。

这组蜡像跟前面议事厅里的蜡像一样,都是由开封蜡像馆的教授带着学生做的。所有的毛发用的都是真人的头发,是用绣花针一根一根嵌进去的。仔细观察这组蜡像,我们可以看王朝、马汉握刀的手,手背上的青筋都是可以看到的,而且包拯指甲上代表身体健康的月牙也是清晰可见的,这足以说明做蜡像的人真的是非常用心。

梅花堂东侧的建筑是明礼院,这是开封府的教育、科举文化区。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在那个时候参加科举考试是很重要的事情。根据“礼义明则家国兴”的理论,把这里定名为“明礼院”。北宋一代,从这里曾先后考出过二十多名状元,其中还有以“三元及第”而闻名史册的宋庠。走进庭院我们看到的是拱奎楼,一楼用15幅图向我们展示了北宋时候科举考试的全过程,二楼供奉着科举考试的天神“奎星”。四周的墙上,用绘画的方式展现了北宋科举考试的完整流程。

来府注籍,也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开学报名。听讲专题,类似于现在的考前辅导。府院解试,开封府要通过这次考试,按规定的解试名额,根据考试成绩,选出本府解送礼部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举子,因而称这场考试为“解试”。解试放榜,解试之后,由专人将考卷上考生所写的姓名籍贯等用纸糊起来(称“糊名”),再送给另一批人将考生的试卷一份份重新抄写一遍(叫“誊录”),然后再交阅卷官评出名次。按礼部分配给开封府的解送人数,从高分到低分列出中选试卷,然后按号码找到原卷,拆开糊名,登记后张榜公布。在京待试,举子解试中选之后,都要努力准备参加来年正月的省试。这时,全国各地已经通过解试的举子也纷纷来京租房暂住。大家利用这段时间相互了解,相互比试诗赋策论,切磋经义,提高学识,了解时势。同时还要相约遍访京城著名学者和出名的官员,为以后的仕途铺路。因此,举子们都很重视在京待试的这三个月。“待试举子”,也成为京城一道风景。贡院省试,正月中旬,礼部贡院在开宝寺或太平兴国寺等处设置考场,以尚书省名义举行全国统一考试,故称“省试”。三评定等,参加省试的举子全部退场后,考场仍然会被封锁着。试卷再次进行“糊名”“眷录”,然后送阅卷官进行初判、再判、终判三次评阅,定出等第名次。省试放榜,由于宋代省试考中后基本上都能通过随后进行的殿试,省试中榜,实际上就是举子们进入官员行列的起点。因此,省试放榜,比解试放榜更热闹。京城的富人,也都趁举子省试中榜却还未经殿试的时机,备好轿子和车马,赶来与举子们攀亲,当时称“榜下捉婿”。皇帝殿试,按照宋代的制度,举子省试中榜后,还要经过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才算真正考完。因考试是在皇宫大殿中进行的,因而称“殿试”。金殿传胪,殿试之后,仍然要经过糊名、誊录,交评阅官进行初评、再审、终审三级评判试卷。评出等第名次之后,前10名奏请皇帝审批,确定出状元、榜眼至第十名,称第一甲。再将誊录号与原试卷相对照,当众拆封糊名,分五甲唱名赐第。因唱名全由皇帝主持,故极为荣耀。新科夸官,唱名赐第之后,新科状元要率领所有已换上官服的新科举子,自皇宫东华门出来,沿京城的主要街道游行到在大相国寺内或太平兴国寺内临时专门设立的期集所,以显示皇朝崇尚文化和“学而优则仕”的荣耀,时称“新科夸官”,是京城一大盛景。琼林赐宴,按照宋代的习惯,唱名赐第后十几天内,大约在农历四月中旬,皇帝要在琼林苑设盛宴招待所有新科中举的举子。虽然皇帝并不出席,但琼林赴宴已经足够这些新官僚们荣耀一生了。阁门谢恩,宋代为防举人与考官结成朋党,不准中举者向考官表示感谢,一律都要称“天子门生”,因而需要向皇帝行“谢师礼”。同榜期集,同榜,就是同是这一科考中的人,这很类似于现在的同学会。唱名赐第后,同榜中举者会利用尚未正式担任官职的时间,聚集一起进行许多加强相互联系的活动,称为期集。走马上任,唱名赐第后不久,吏部便会先后授予新科中举者各种相应的实际官职,从此他们走马上任,开始了仕途生涯。

到此为止,这一科的举子们,才算真正走完了这一届科举的全部历程。

从明礼院出来,看到的是开封府最高的建筑——清心楼,也是最后一个建筑。这是一座外四内七的建筑。一楼大厅正中供奉的是一尊包大人的铜站像,高3.8米,重5.8吨。东墙上刻着包公留下的唯一一首五言明志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这首诗表明了包公的愿望和理想,包拯在做开封府长官时也确实是按照这首诗来做的,所以被百姓称为包青天。另外“清心楼”的“清心”二字,就出自于这首诗第一句“清心为治本”的头两个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