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舞蹈艺术的本质及特点

舞蹈艺术的本质及特点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舞蹈动作是怎样产生的呢?(二)舞蹈是凝聚情感的艺术舞蹈属于人类感情最集中、最激动时的一种表现形式。舞蹈和电影、话剧等其他的表演艺术形式相比,它并不擅长表现事件的过程与情节,它主要是通过抒情去叙事,而叙事的最终目的也是抒情。所以,舞蹈的本质是表现性艺术,而并非再现性艺术。那么,舞蹈的时空和其他艺术形式相比,便具有自己的特点。

舞蹈艺术的本质及特点

(一)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

舞蹈动作是怎样产生的呢?舞蹈作品生成的基础到底是什么呢?根据艺术史学家的考证,舞蹈是人类最早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远古人类借动作、姿态、表情传达信息并进行情感、思想方面的交流。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其认识事物的水平也在迅速提高,尤其是当人类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之后,各种科学学科与艺术种类相继产生。我们可以说,“人类用动作、姿态、表情来传达各种信息和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5]就是舞蹈动作产生的最原始的动力与基础。

我国很多学者都主张舞蹈起源于劳动,主要的依据为劳动是人生存与发展的第一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也同时创造了人类社会。在原始人舞蹈中,表现的是狩猎和种植,各种劳动生活的场景也都占据了极为重要的比重。

舞蹈被人们叫作“动的雕塑”,由此可见,“动”是舞蹈最根本的特征。我们在研究中国的书法艺术时能够看出,中国的书法艺术在间架结构的疏密聚散与笔墨的抑扬顿挫间都有一条线在其中流动,而这种流动的美感,是舞蹈和书法共同具有的艺术特征。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体的动作形态已具备了最一般、最初的造型意义。于是,舞蹈家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使之更加美化。而舞蹈造型则是通过人们的形态姿势通过加工创造出来的。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能够了解到,生活中的人物动态与自然形态的动作都是舞蹈动作的基础与源泉,但是不能说舞蹈动作都与自然形态动作相等同。二者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先后关系的:舞蹈动作是在自然人体动作的基础上,经由舞蹈家进一步的提炼与加工,使之概括化、节律化与审美化的人体动作。

动是绝对的,而静则是相对的,而舞蹈也正是在这永恒的流动与瞬间的静止之中得到永恒。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语言表达,不但是对世间万物动态的一种临摹与发挥,还是在这个基础上操演锻炼、概括提炼的一种结果。

(二)舞蹈是凝聚情感的艺术

舞蹈属于人类感情最集中、最激动时的一种表现形式。人的形体动作可以抒发最激动的心态,表达出最为丰富的内在感情。舞蹈也叫作“动态的形象诗歌”。舞蹈和电影话剧等其他的表演艺术形式相比,它并不擅长表现事件的过程与情节,它主要是通过抒情去叙事,而叙事的最终目的也是抒情。所以,舞蹈的本质是表现性艺术,而并非再现性艺术。

比较文学艺术的诸多品种,我们能够看到小说其实是最擅长叙事的一种体裁,它能够极其完整地、丰富地安排出很多故事情节,全面细致地展示出人物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与冲突。它的本质其实就是再现性的艺术形式,所以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全面细致地描绘出了上百个艺术形象。

在近代,具有代表性的是导演张艺谋将《妻妾成群》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搬上银幕,塑造出了一个悲剧、壮烈的艺术形象——颂莲。值得称奇的是,几年后,张艺谋又把《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成了芭蕾舞剧,由中央芭蕾舞团采用四幕芭蕾舞剧的形式,对这一故事进行了一次全新的诠释。在芭蕾舞剧中,之前在小说与电影中的一些情节因素被鲜明地弱化了,舞剧也把电影的情节做了极大的改编,简化了人物之间的关系。

在文学与戏剧作品中,几句话就能够将故事情节交代明白的地方,而舞蹈则往往花费很大力气也不一定能交代清楚;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很长的篇幅都在费力地描写一种微妙的意境,一段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而舞蹈却可以将其精确而生动地表现出来。

(三)舞蹈是时空的艺术(www.xing528.com)

现实时空是根据物理的顺序一分一秒流逝的,孔子说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便是如此。而艺术作品的时空性则主要是艺术家按照刻画人物的需要进行重新安排的。可以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也可以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些都是各种艺术形式需要面对的问题。那么,舞蹈的时空和其他艺术形式相比,便具有自己的特点。

1.舞蹈时空的依托性

舞蹈首先应该是空间的艺术,这是因为舞蹈表演要在舞台空间中展现,而舞蹈的表演则是流动的,必定会占用一段时间,如果想要理解这一点,我们能够从舞蹈对音乐的依托方面看到。

在舞蹈界,也有很多人提出其他看法,他们认为有的舞蹈可以不使用音乐,但是这种观点是存在一定的偏颇的,因为即便是舞台上没有一点声音,也存在演员的呼吸,这些呼吸也是节奏和音乐,只不过是舞蹈时空相互依托的一种较为特殊的表现形式。

2.舞蹈时空的高度省略与浓缩

苏联时期曾经制作过一个比较著名的电影《乡村女教师》,其中有一个经典的镜头:美丽的乡村女教师在讲课,她把摆在教桌上的地球仪一推,镜头中的地球仪就飞快地旋转起来,当镜头再次回到教室的时候,女教师的鬓发已经斑白了……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时空的高度省略,人们理解起来也就较为容易了。

3.虚拟时空的自由转换

时空的自由转换是一个比较专业化的概念,山西省歌舞剧院的作品《黄河水长流》中有一个舞蹈《老磨盘》,采用的就是时空自由转换的方式。

在舞台的中央,《老磨盘》布置了一个大而老旧的石磨盘,当大幕缓缓地拉开以后,一群山汉围蹲在磨盘的四周用大碗在喝粥,在磨盘的后面则出现了一队白袍女子,她们在哭着去送葬,而在磨盘的前边则是一队身着红袄的女子,她们在笑着迎亲,在这一情境中,送往迎来间,老磨盘一圈圈地在转动,这种类型的时空设计,更能十分自然地将观众带入一个具有历史沧桑感的氛围中去。

4.舞蹈的多维空间

对于舞蹈而言,绝大多数的情况并不是只有一个单体在活动。就好像一栋建筑一样,不只有一间房间,而是由很多房间共同组成。这样也就有了舞蹈者与舞蹈者间,一组舞蹈与另一组舞蹈间,领舞、双人舞以及群舞间,甚至还包括了舞蹈间的很多大小、远近、快慢等一系列重复的、综合的、多元化的空间组成关系。它不但要求每个单体本身都是一件能够经得起鉴赏的艺术品,还要求通过多种实体的排列组合去呈现事物间的联系所包含的艺术之美。例如,我们在观看《安塞腰鼓》演出的时候,在舞蹈结束之前,各位演员都应该聚集在台后,在紧张的节奏中保持自己身体向前倾,呈三角形,使人们感到这好像就是一只将要强劲出击的拳头。而伴随一声呼哨,从舞台上、门洞中甚至台下的观众席里突然涌现出了很多天真的孩子,生命中的辐射与渗透,使观众彻底被震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