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压力分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压力分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郑某某出生在河南南阳,自杀前是河南某大学2014 级的大二学生。初步统计,郑某某留下的近60 万欠款,是他用28个同学的名义借的。在郑某某自杀身亡后,一家网贷平台对郑某某所欠的债务进行了免除。郑某某的案例在近些年来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尽管教育部、高校三令五申,希望杜绝校园贷事件的发生,但仍然有很多类似的人生惨剧持续上演。

压力分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年轻的大学生体验到的压力通常包括从高中到大学的巨大的生活改变与适应、前途与就业学习、人际交往、情感需求、个体内部压力等。

1.生活适应压力

生活方式改变体验得越多,感到的压力就越大,就越容易导致疾病。想象一下第一次进入大学所带来的生活改变。

你上高中时住在家里,在父母的监护下做作业,有人给你洗衣做饭家具地板上的灰尘会“自动”消失。

虽然很多高中生也做一些家务事,但是一般来说,高中几年除了学习似乎什么都可以不用去想。但是,当大学开始时,巨大的变化就出现了。除了学习以外,必须花时间购物、打扫、洗衣、管理财务,还有众多的杂务。许多学生第一次承担起以前从未承担过的责任。

除此以外,大多数学生开始了第一次的集体生活,需要建立新的同性和异性朋友网络,学习任务都很重,需要花很多时间来完成课业。

这些还不是全部,年轻的大学生在生命的这个阶段还面临着几个重要的人生课题:

(1)情感独立

(2)选择职业并做好准备。

(3)为情感生活和家庭生活做好准备。

(4)建立新的人际沟通网络。

这些变化要求大学生建立起新的角色,对旧的角色进行调整,而这将导致很大的压力。因此,有研究者指出,“大学生是在享受放松和无压力的生活方式的流行看法是很不准确的”。

考虑到这些变化和压力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校园中的流感和其他疾病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当然,拥挤的居住环境使这些问题更为严重,于是,校园冲突频发和自杀成为大学生第二大死因也不令人惊讶。

互联网的便利一方面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非常多的便利,只要手机在手,足不出户可以满足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各种所需,但同时另一方面,网络时代的通病也同样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案例解析

索命校园贷,害己又害人

“爸,妈,儿子对不起你们,我真的撑不下去了,别给我收尸,太丢人……”在发完这段短信后,21岁的郑某某从青岛的一家宾馆楼上跳了下去,陪伴他最后时光的只有那部白色的手机,里面存留着两天前的电话录音,对方是一名陌生的女人、一名催债者,来自于一家网络借贷平台。其实,在郑某某人生的最后一年里,迷上赌球的他始终活在借贷公司的“魔咒”里:轻松地借钱去赌球,无力偿还以致被威逼。最终,他化身一抔骨灰,留下了数十万元人民币债务

郑某某出生在河南南阳,自杀前是河南某大学2014 级的大二学生。郑某某曾以“慕尼黑之手”这个昵称在网上发布迷上赌球的过程。他称自己于2015年1 月份在网上接触足彩,刚开始自己能够小赢一些,“觉得赚钱太容易了,慢慢就加大投注”。最多一次,郑某某赢了7000 元,但他并没有罢手,反而越陷越深,最后他在“代理”的“引导”下迷上了境外赌球。

他写道:“我把赢的钱拿去消费、购物、大吃大喝,什么都用好的。然而不会让我一直赢,有一天我特别黑,输光了之前赢的钱。我慌了,没钱就没法玩了。”“这时候我想到了贷款,心想这钱都能赢回来的,贷款也无可厚非。套现花呗,然后在网贷平台贷了一万多。说实话,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搞这么多钱,虽然是贷款,心里居然一点恐慌都没有,钱那时候看起来就是数字,一个越来越大的数字。”“窟窿越来越大,家里空了。”如果仔细阅读郑某某死前发布的手机短信截图,就会了解他内心的恐惧。其中一条短信的内容是这样的:“××贷这钱你是不打算还了是吧?花着别人的钱就这么心安理得?诚信不要了是吧?你的通讯录我已经拿到了。明天上午就开始联系你周边人,如有打扰请谅解。”

同学说,曾经有催款人闯进了学生宿舍,把郑某某带走后,暴打了一顿。“20岁的放纵毁了前20年的一切,已经退学,无家可归,我妈再也不想看见我,我舅对我说愿滚哪儿就滚哪儿去吧,我爸说自生自灭吧。”郑某某在1 月24 日的网帖中这样写道。

对于儿子的话,他父亲老郑说没有真的不管他。老郑并不知道各种名目繁多的P2P 网贷,这个常年生活在大山里的农民,直到现在都似懂非懂。老郑第一次帮着儿子还了7 万多,这是他一辈子的积蓄;第二次还了3 万多,是从亲戚朋友那借的。在多番劝阻无果后,老郑带儿子去了舅舅家,然而,舅舅也没能阻止郑某某疯狂赌球。“窟窿越来越大,从20 万,到30 万,到最后的60 万,实在没办法承担了,家里空了。”老郑沮丧地说。

他的20 多个同学背着莫名的债务。“他终于离开这个世界了。”这是几名同学在听到郑某某死亡的消息以后,发出来的感慨,“其实,我们不知道应该怎么形容我们现在的感受,惋惜、悲伤、感慨……最后只能说是‘复杂’,因为他已经自杀过好几次了。”

同班同学张某说,郑某某是班长,每年开学,都要登记同学父母的身份证、电话号码等基本信息。在获得张某许可后,郑某某曾用张某的名义在各种平台贷款了近6 万元。初步统计,郑某某留下的近60 万欠款,是他用28个同学的名义借的。(www.xing528.com)

在郑某某自杀身亡后,一家网贷平台对郑某某所欠的债务进行了免除。但还有很多同学没有解脱,“我们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同学说他们现在不仅为那些莫名的债务所痛苦,同时他们更会担心在别人眼里,郑某某是他们逼死的。

郑某某的案例在近些年来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尽管教育部、高校三令五申,希望杜绝校园贷事件的发生,但仍然有很多类似的人生惨剧持续上演。很多大学生因不合理的消费观、借贷的便利性误入歧途,给自身、同学、家长带来了无尽的资金压力和心理压力

2.就业与前途压力

就业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大,涉及面也广。高校逐年扩招,而其中高职高专比例增幅最大,超过了40%。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压力就可想而知了。人才需求市场萎缩(或饱和)以及大学生择业选择和择业地过于集中,是造成这种心态及压力的根本原因。

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信息,201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20 万,超越了2017年的795万,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最难就业季。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毕业生数据,如果加上中职毕业生和2017年尚未就业的学生数量,2018 待就业的毕业生加在一起约有惊人的1500 万。应聘者们有一些相似的复杂情感:急切、倦怠,期待中掺杂着焦虑。在当下国内化解过剩产能造成一部分职工下岗、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用工不足等大背景下,2018年就业形势复杂,任务非常艰巨,与此同时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177万,以7%的增长终结持续两年的报考颓势。调查显示,考研人群中56%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的工作”。

另外,就业压力还有部分原因来自大学生个体家庭背景的差别。家庭背景的差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就业上的差异,形成就业机遇的差异。一到临近毕业,那些家庭背景较差的学生就会为自己的前途感到焦虑、担忧,感叹社会的不公,甚至产生怨恨以及做出某些过激行为。

案例解析

小丁的烦恼

小丁从大二开始就发现自己很奇怪,特别不能容忍人多的地方,总觉得脏,担心别人会传染病菌给他。只要有人碰到了自己或者接触了他的物品,他就必须回宿舍洗衣洗澡,清洗物品,实在不能清洗的就只有扔掉。虽然他明白自己的想法有些多余,但就是没有办法不去想和做。上大三以来,一想到要毕业工作,这种症状就更明显了,他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洗衣洗澡,最后连课都没法上了。不得已,小丁只有去看精神科医生,医生诊断说他有强迫症,建议他边服药边做心理咨询

咨询师了解到,小丁来自农村,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他觉得父母年纪大了,自己有责任帮助家里减轻负担。他特别指望着毕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可学习成绩一般,家里又没钱没势,非常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这些烦恼无法消解,进而引发了他的症状,只有在不断的清洗过程中,他才感到一丝放松。

在这个案例中,小丁的心理困扰主要是由各种心理压力造成的。大三了,他即将面临大学毕业。就业压力所导致的心理紧张和心理困扰,其实质是由自身能力与理想目标之间的落差造成的,落差越大,心理压力也就越大。他来自农村,迫切地想改变生活环境,就必须找到一份好工作,可学习成绩一般,这就加大了择业带给他的心理压力。择业压力使他的心理变得异常敏感和脆弱,这一点在他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被直接体现出来。

3.学业压力

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大学生生活中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在与学习打交道,所以由学习形成的压力有时虽强度不是很大,但持续时间却很长,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据调查,有30%的被试者感到目前最大的压力是学习问题。在学习方面的压力,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一是不恰当的社会比较,二是对专业知识不感兴趣所导致的压力,三是学习时间长、学习头绪多所带来的压力。首先,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一般学术型课程有很大的差别,它突出应用性,淡化系统性。许多学生无法适应这一转变,觉得学习负担重,学习压力大。其次是考级考证的压力。一般高职院校都实行双证“制度”,即要求学生不仅要拿到毕业证,还要考取各种技术等级证书,既要花钱,又要花时间和精力。许多学生认为“多一本证就多一分竞争实力”,于是相互攀比,他们在你追我赶中奋力考证,也带来了竞争压力。

4.人际关系压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或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人提供保护,即对应激起缓冲作用,从而有效地减少忧郁倾向和心态失衡。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的一项调查认为,使人感到幸福的既不是金钱,也不是名利、地位、成功,而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我国在对大学毕业生所做的一项调查中也发现,大学生最留恋的也是与朋友间的友谊。但是在现实的大学生群体中,人际交往并没有那么顺利,反而成了一些人心理障碍的根源。

当前,迈入大学的学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与疼爱中长大,他们的要求父母一律满足,从而使得他们从小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在中学,他们可凭借优异的成绩、出色的表现,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认同。踏入大学后,他们的生活交际范围在无限地扩大,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和不同的爱好兴趣,在生活中难免会有摩擦和冲突。同时,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需要在一个长时间安静愉悦的环境中进行,所以需要学会宽容别人、接纳别人,而这就与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相抵触。如果情绪积压太久,就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破坏力,进而影响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的良好进行。在大学里,我们常常会见到与老师相处不好、与同学关系不和的事例。

“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诉说衷肠。”这句顺口溜实际上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

5.情感需求压力

情感生活作为大学生的主旋律之一,始终是问题的敏感点和多发点,也是引发心理危机的重要因素。性与爱问题若处理不当,造成的后果最为严重。很多大学生在与异性接触过程中,不知道该接触到什么程度合适,一些学生难以把握自己,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走向极端。

6.个体内部压力

大学生个体的人格特点、信念、生活经历、对大学生活的期望值、对事件的评价和看法都会影响他们危机应对的方式和效果,也会形成他们内部的压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