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董仲舒论证天人感应理论在中国哲学通史中的知识基础

董仲舒论证天人感应理论在中国哲学通史中的知识基础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董仲舒的哲学思想以天人感应、灾异谴告的目的论而著称,这是一种典型的“或使”说。这里就涉及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与科学知识的关系。考察表明,董仲舒在论述天人感应哲学思想时应用了大量的知识内容,这也就是“天”。指出董仲舒哲学思想中的知识背景并不是为了论证其思想的合理,而在于揭示其哲学思想是如何利用当时的科学知识来做论证的。

董仲舒论证天人感应理论在中国哲学通史中的知识基础

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哲学中的天人观念问题主要是围绕论证或驳斥天人感应理论而展开的,其代表性的人物分别是董仲舒与王充,这里我们先来看董仲舒。

董仲舒的哲学思想以天人感应、灾异谴告的目的论而著称,这是一种典型的“或使”说。一般来说,现有研究通常只会注意到这一学说的神秘与荒谬性质,甚至认为其具有某些“欺骗”的性质,而不会注意这种荒谬结论其实很可能有知识的背景,或者说它也需要有当时科学知识的支持。这里就涉及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与科学知识的关系。应当承认,董仲舒哲学思想的结论的确存在着严重的错误,也可以看作是失误。但一种结论错误的思想或者学说之所以能够存在并具有“巨大”影响力一定是有原因的,它一定有某些东西的“有力”支持。就天人感应理论而言,政治背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而知识的因素同样不能忽视,从哲学依据而非政治依靠来说,这种知识的因素可能愈加重要。显然,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于董仲舒思想的这种知识背景恰恰是有所忽略的,但这种被忽略的东西或许正是其理论的基础或力量所在。

考察表明,董仲舒在论述天人感应哲学思想时应用了大量的知识内容,这也就是“天”。这些知识大多是些一般性的常识,其以四时、节气方面的内容为多。但当这些知识与阴阳、五行以及天人感应思想结合在一起,就成为这些思想的论证材料。例如:“风者,木之气也”;“霹雳者,金气也”;“电者,火气也”;“雨者,水气也”;“雷者,土气也”。(《五行五事》)这其中,有一些知识也是正确的或基本正确的,例如:“地出云为雨,起气为风。”(《五行对》)在《五行对》、《阴阳位》、《阴阳终始》、《阴阳义》、《阴阳出入》、《暖燠常多》、《四时之副》、《人副天数》、《同类相动》、《五行相生》、《五行五事》、《循天之道》、《天地之行》、《天地阴阳》这些篇章中都包含有这方面的知识内容。从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这样说,思想是单调的,而论证却是丰富的。

在这里,董仲舒有一篇专门论述气象问题的《雨雹对》值得专门一引,(16) 因为其中涉及的一些具体气象知识,即使从今天来分析仍具有合理性。董仲舒说:(www.xing528.com)

运动抑扬,更相动薄,则熏蒿歊蒸,而风雨云雾雷电雪雹生焉。气上薄为雨,下薄为雾,风其噫也,云其气也,雷其相击之声也,电其相击之光也。二气之初蒸也,若有若无,若实若虚,若方若圆。攒聚相合,其体稍重,故雨乘虚而坠。风多则合速,故雨大而疏。风少则合迟,故雨细而密。其寒月则雨凝于上,体尚轻微,而因风相袭,故成雪焉。寒有高下,上暖下寒,则上合为大雨,下凝为冰,霰雪是也。雹,霰之至也,阴气暴上,雨则凝结成雹焉。

以上这段文字的大意是:各种气象状况如风雨云雾、雷电雪雹都是阴阳二气运动的结果。阴阳二气由于日照向上蒸腾,在一定高度积聚起来,而积聚到一定程度又会变成雨点落下。此时如风大,则气体凝结速度加快,雨点便大;如风小,则气体凝结速度放慢,雨点便小。其中在寒冷的季节因温度偏低,所以雨气在天上遇风就成为雪。而当阴阳之气冲突激荡加剧时,雨气又会形成冰雹。有学者这样分析上述这段文字的合理和科学性质:(1) 将各种气象形成的过程看作一个气体蒸发上升,又成液态或固态落下的循环变化过程,这符合科学道理;(2) 物态变化的基本条件是温度与重量,由此形成了云、雨、雪、雹种种气象,这同样符合科学道理;(3) 小雨和大雨的形成还与季节和风速有关,这进一步反映了董仲舒所具备的知识底蕴;(4) 对于某些气象,如雨的解释,其实跟王充没有什么区别。(17) 总的来说,就知识本身而言,董仲舒所使用的材料与《淮南子》和王充等学派或思想家所使用的材料或许并无本质区别。换言之,撇除思想,材料的“砖块”都是相同的,或者相似的。

指出董仲舒哲学思想中的知识背景并不是为了论证其思想的合理,而在于揭示其哲学思想是如何利用当时的科学知识来做论证的。换言之,我们应当注意董仲舒的哲学与汉代整个知识背景的关系,尤其应当注意作为一个相当完整严密的神学目的论体系对于知识甚至科学不得不依赖的关系。更积极地来看,对于任何自信掌握了“真理”的思想或学说而言,科学知识都是重要的论证工具,也是重要的理论基石。通过考察可以看到,一种即使荒谬的理论或学说如果有科学作为依托或支持,同样能够大大增强其信服力。董仲舒的思想便是如此。其实,董仲舒也只是一个样本。在汉代,这种状况普遍存在。就此而言,董仲舒的哲学思想既有其个人的特殊理解,也有作为整个时代知识背景的必然因素。正因为有各种各样知识的支持,那些本质上荒谬的理论与学说才得以流行,且要流行长久,就需要更多并且更有力的知识的支持。若从更广阔的视角看,用科学来论证神学并非董仲舒或汉代思想文化所特有,并非中国所特有,而是世界范围内许多神学的手段或招数,或许我们也可以更中肯地将其看作一种现象,如这种状况其实也十分明显地存在于基督教神学之中。不能正确地认识这一问题也就不能正确地对相关哲学及哲学史作出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