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哲学通史古代科学哲学卷:西学东渐带来的深刻影响

中国哲学通史古代科学哲学卷:西学东渐带来的深刻影响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利玛窦以后,前来中国的传教士向中国介绍西学几乎成为一种风尚。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自17世纪初年以来传入的包括几何学、三角学、代数在内的西方数学知识。西学东渐对于中国科学的影响是深刻且深远的,因为它促使中国传统科学及哲学不得不做深刻反思,并且也引领中国科学踏入近代的门槛。

中国哲学通史古代科学哲学卷:西学东渐带来的深刻影响

利玛窦以后,前来中国的传教士向中国介绍西学几乎成为一种风尚。例如在天文学方面,1606年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著有《简平仪》和《表度说》,依据天文学原理对简平仪的用法和立表测日影定时间的方法加以说明。1610年来华的葡萄牙传教士阳玛诺著有《天问略》,以问答形式解说天象原理。1744年来华的法国传教士蒋友仁在他的《坤舆全图说》中介绍了哥白尼日心说,并论述了地球运动的原理。在地理学方面,继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之后,先后有庞迪我的《海外舆图说》、艾儒略的《万国全图》与《职方外纪》、南怀仁的《坤舆全图》、蒋友仁的《坤舆全图》。其中南怀仁的地图已增绘了澳大利亚。在数学方面,1646年来华的波兰传教士穆尼阁在南京传教期间将西方近代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对数介绍给了中国,穆尼阁去世以后,从其学习的薛凤祚将所接受的知识整理成《历学会通》,其中数学部分包括有《比例对数表》等。除此之外,当时还传入了耐普尔的算筹和伽利略的比例规等计算工具。在力学方面,由邓玉函口授、王征笔译的《远西奇器图说》讲到了重心、比重、杠杆轮轴、斜面等原理,以及应用这些原理的各种器械。此外,熊三拔和徐光启合译了《泰西水法》,书中主要介绍了取水、蓄水等方法和器具。光学知识的传入从汤若望的《远镜说》开始,书中介绍了望远镜的用法、制法以及原理。在西方火器技术的介绍方面,较早地有《火攻奇器图说》,但来历不明。记载明确的有汤若望口授、焦勖笔录的《火攻揭要》,内容包括各式火炮的铸造和使用方法,后又有南怀仁编译的《神武图说》,叙述了铳炮的原理并有附图。另汤若望和南怀仁也都奉命设计铸造过铳炮。

此外,这一时期中国学者也广泛参与了对西方科学的介绍,这尤其体现在天文学和数学两个领域,作为代表的就是《崇祯历书》和《数理精蕴》的编纂。《崇祯历书》是一部比较系统地介绍西方天文学知识的著作,由徐光启、李天经先后领衔,参加编译的耶稣会士有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汤若望等。该书的“法原”部分着重探讨了天文学理论,尤其是该书采用了哥白尼、伽利略、刻卜勒等人较好的天文数据和计算方法,这对于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过由于该书所采用的是第谷的宇宙体系,较为保守,因此也存在着重大欠缺。《数理精蕴》是一部介绍西方数学知识的百科全书类型的著作,它是以耶稣会士张诚、白晋等人的译稿为基础,由梅瑴成等汇编而成。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自17世纪初年以来传入的包括几何学、三角学、代数在内的西方数学知识。该书出版后得到广泛的流传,成为中国人学习和研究西方数学知识的重要书籍,对于后来中国近代数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清初时期在中国全图的测绘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就。该测绘由康熙帝亲自领导,中外学者共同参与。测绘从康熙四十七年(1708)正式开始,由法国传教士白晋等率领。至康熙五十七年(1718),绘就了具有相当水平的《皇舆全图》。当时欧洲各国的大地测量或未开始,或未完成,而我国在18世纪初即已完成了全国性的三角测量,这在当时是走在世界各国前列的。(14) (www.xing528.com)

西学东渐对于中国科学的影响是深刻且深远的,因为它促使中国传统科学及哲学不得不做深刻反思,并且也引领中国科学踏入近代的门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