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卫风物:出殡习俗与传统仪式

中卫风物:出殡习俗与传统仪式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旧时,中卫灌区亡故老人大多都在自家地里埋葬,所以出殡由8个或12个壮小伙子抬到墓地埋葬。出殡这天早上,庄邻好友都要来送死者一程。出殡时,要将死者生前用过的东西尽数带走。出殡后,设过灵堂的屋子要找专人来打扫,当地称打扫“草堂”。屋内打扫出来的乱草杂物由打扫“草堂”的人背至路边堆放,等送葬的人从坟地回来后,点燃杂物和乱草,里面扔麸子、大盐,众人一一从火堆上燎过,意除晦气,也谓之“了了”。

中卫风物:出殡习俗与传统仪式

阴阳看的停放的日子到了,丧葬所需一切都准备妥当,遗体入殓进馆,就要入土为安了。

旧时,中卫灌区亡故老人大多都在自家地里埋葬,所以出殡由8个或12个壮小伙子抬到墓地埋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地归集体所有,为进行田园化治理,耕地里的坟墓都迁往北沙窝或者南山台子。这个时期墓地离得远了,抬也只能是一截。在中卫,棺材抬出院子,要将棺材绑在抬杠上,由8个小伙子换着抬出几里路才上车。过去是牛车,后来是架子车,再后来是拖拉机,现在是汽车殡葬运输工具一如娶亲运输工具一样与时俱进,活人享受什么,死者就享受什么,不同的只是新娘坐轿车,棺材上大卡车。

出殡这天早上,庄邻好友都要来送死者一程。拿纸活的排成两行走在前面,孝子孝孙扯着纤,哭声不断。抬众的小伙子抬着棺材,跟在扯纤的后面缓缓行进。

棺材到墓地这段路程,不管远近,都要有一人在送葬的队伍前不断撒“买路钱”,一人见有桥梁闸道,就要跪下烧纸。

抬众的小伙子抬着棺材,走出庄子,到了人烟稀少的地方才放下棺材,将棺材装车,拉向墓地。

下葬的整个过程由阴阳指挥。由阴阳或者家族里懂行的老人在墓地上方设置敬土神的牌位,摆上供品,焚香升表。敬了土神,阴阳才可画出墓穴尺寸线,抬众的小伙子便轮流挖坑。这个时候,孝子孝孙一干众人跪倒在棺材前,等待下葬。挖坑的人看看挖得差不多了,就换着吃几口带到坟上的饭。这是俗备,叫“吃肥饭”,送葬的人都要吃几口。

下葬时讲究时辰,禁止来月事的妇女进入墓地。棺材由抬众的小伙子缓缓放入墓穴后,孝子孝孙一干众人举行祈祷和投硬币仪式。此时,他们排成一行,抓一撮墓穴挖出的土,和着几个硬币,一起抛入墓坑。往墓坑里扔硬币这一习俗由来已久。这一丧葬文化考古中时常有发现。在中卫古墓中就发现过古钱币。下葬是活人与死者最后的诀别,墓坑一填,从此阴阳两隔。坟圆起来后,碎石压了坟丘,阴阳手摇铜铃,嘴里咕嘟咕嘟念着,谢了土神,墓园里人踩的脚印拿幡竿扫过,孝子孝孙一干众人跪成一片,将烧纸和为死者做的纸活烧了,下葬便结束了。

下葬结束后,所有送葬的人起身时要将鞋里的沙土磕干净,不能将墓地的土带回家。唤人走时,不能喊“回”,要说“走”。据说喊“回”死者灵魂会跟着回去。(www.xing528.com)

出殡时,要将死者生前用过的东西尽数带走。能用的家里人留下用,或做个纪念,不能用的就装在袋子里,带到空旷的地方扔了。去北沙窝墓区的路上,到处是扔弃的废物。

出殡后,设过灵堂的屋子要找专人来打扫,当地称打扫“草堂”。屋内打扫出来的乱草杂物由打扫“草堂”的人背至路边堆放,等送葬的人从坟地回来后,点燃杂物和乱草,里面扔麸子、大盐,众人一一从火堆上燎过,意除晦气,也谓之“了了”。

待客的桌子早已摆开,有专门来吃席的亲朋好友已经坐好,就等厨子开席。送葬的人洗过了,也急速坐下。抬众的小伙子、吹鼓手班子、阴阳是要特别招待的。说特别也就是这些人坐在一起,席吃得差不多了,由主事人敬酒,然后桌子上多放两瓶酒,由他们喝着热闹去。

在待客的习俗上,逝者如果信佛吃素,殡葬后待客的席就摆素席;如果逝者不吃素,待客的席就摆荤席。席摆荤素是对逝者的尊重,若逝者吃素,死后儿孙以荤席待客,是要遭人指责唾骂的,“忤逆贼”(中卫人骂“无义子贼”)的骂名就得背上。所以,讲究丧葬文化中的孝道伦理道德尽在其中。

吃完席,亲戚庄邻走得差不多了,阴阳就要做最后的事了。一是“净宅子”(中卫话“净庂子”)。阴阳手摇铜铃,口念经文前面走,后面一人端一碗干净水,手拿一小截柳枝,一人端一碗米,二人在阴阳身后边走边洒水、撒米,习俗讲是“撒花米净水”。屋里院子里都要走过来撒过来,意寓把亡者恋家的魂灵和与亡者有关的脏东西都清出去。“净庂子”是件不可忽视的事,抬埋了死人的家里都要进行。净完宅子,阴阳要给事主家“拉七单”,也叫“打七单”。“七单”是每七天一个单位,“头七”“二七”“三七”至“七七”,把亡者的每一七都写清楚,由主家贴在门后面,到七就出去给亡人烧纸,烧完七七作罢。

做完这些事,一场丧事方才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