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耿马傣族植物崇拜:菩提树、箭毒木等

耿马傣族植物崇拜:菩提树、箭毒木等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傣族居住的地区有大片的森林,村寨中有高大的树木,傣族认为很多树都有灵魂,于是产生了对树木的崇拜和诸多禁忌。耿马傣族植物崇拜以菩提树崇拜最为突出。箭毒木崇拜箭毒木Antiaris toxicaria又称为“见血封喉”,傣语叫“戈贡”,是一种桑科Moraceae见血封喉属Antiaris植物,高可达45m,既能开花,也会结果,果实成熟时呈紫红色。因此,傣族人认为箭毒木是为民除害的英雄波洪沙的化身,人们也称箭毒木为“英雄树”,从此以后加以祭祀和自觉保护。

耿马傣族植物崇拜:菩提树、箭毒木等

傣族居住的地区有大片的森林,村寨中有高大的树木,傣族认为很多树都有灵魂,于是产生了对树木的崇拜和诸多禁忌。傣族崇拜的树木很多,有榕树(包括菩提树Ficus religios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箭毒木Antiaris toxicaria等。除了这些出于对神灵和佛崇拜的树外,还有三类树不能砍,一是佛寺周围的树;二是村寨内的树,因为村寨内的树往往被某些村民当做神树;三是树干很粗大的树,不论其生长在何处,是何种树,都被认为是神树。

(1)菩提树崇拜

“菩提”是梵文“”的汉语音译,有“智慧、顿悟”之意。汉语音译中还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如法显著的《佛国记》音译为“宾波罗”,玄奘大唐西域记》音译为“卑钵罗”等。

菩提树在印度称为毕钵罗树,中文学名为菩提树,也称“菩提榕”。菩提树是一种被子植物门桑科榕属的植物,印度次大陆为其原生地,1753年由植物分类学鼻祖——瑞典博物学家林奈确定该植物的拉丁学名为Ficus religiosa L.。菩提树是佛教圣树之一,是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傣族的神树之一。根据傣文贝叶经的记载,包括释迦牟尼在内共有28代佛,释迦牟尼是最后的一位佛。他们悟道成佛都与一种树有关,以往的其他佛分别成道于鸭脚木、猫尾木、榕树、聚果榕、千张纸、黄缅桂等树下,而第28代佛释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因而这些树木都是“圣物”应该精心保护(吴建勤,2005)。传说在20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的,菩提树因而成了佛树,在印度,无论是印度教、佛教还是耆那教都将菩提树视为“神圣之树”。在纷繁的绿色植物中,傣族最崇拜的植物是菩提树。凡傣族村寨,随处可见绿茵蓊郁的菩提树,成为傣乡优美秀丽又具有象征意义的风景。傣家人把栽种菩提树视为一种善举。

耿马傣族植物崇拜以菩提树崇拜最为突出。耿马一带傣族认为“菩提树有福,榕树有鬼”,视菩提树为神树,人们不敢乱攀缘砍伐,把它栽种在村边寨中,让它庇佑村社的安宁。各村寨“寨神房”多搭建于菩提树下,每逢节庆日子,人们以鲜花、蜡烛、食品供奉。耿马一带傣族有一种像菩提树祈福的习俗,傣语叫“行迈细利”。若家中常遭遇不顺,家人长久卧病不起时,人们用芦苇杆和白线缠绕菩提树根,认为这样做能得到福气;此外,家境殷实的佛教信徒还会举行一种“升菩提树”仪式,傣语叫“温迈细利”,其做法类似升一位和尚,人们把黄袈裟披在一株小菩提树上,请佛爷诵经,为菩提树求取法名,并精心栽种好,认为升了菩提树便能积一份功德。

(2)大青树(榕树)崇拜

榕树在傣族地区又称为大青树,是傣族最为崇敬的神树之一,在傣族居住的地方几乎都有高大的榕树,榕树是傣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傣族的历史长诗《厘奉》说其“附有神灵”,傣族群众视榕树为神灵,正如傣族谚语所说:大青树是护勐树,啄木鸟是护林鸟,砍树不砍大青树,打鸟不打啄木鸟。人们不但不敢砍伐,还要将其栽于村寨中和附近,希望它庇护村社的安宁,栽种时还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唱《栽树歌》(刘荣昆,2011)。

(3)箭毒木崇拜

箭毒木Antiaris toxicaria又称为“见血封喉”,傣语叫“戈贡”,是一种桑科Moraceae见血封喉属Antiaris植物,高可达45m,既能开花,也会结果,果实成熟时呈紫红色。树干、树枝、树叶等含有剧毒的白色乳汁,含有大量强心甙(包括弩箭子甙、见血封喉甙、铃兰毒甙、铃兰毒醇甙、伊夫草甙、马来欧甙等多种有毒物质),用这种乳汁配制后熬制在箭头上,一旦射中猎物就会导致其很快死亡,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毒的树木。当地居民谚语说“七上八下九不治”,就是说,被这种毒箭射中的猎物,在逃窜时若是往上坡跑,最多只能跑七步;往下坡跑最多只能跑八步,跑到第九步时就要毙命。用这种毒狩猎的猎物是不能吃的,否则人也会中毒而死。因此,西双版纳的各少数民族,平时狩猎一般是不用毒箭的。(www.xing528.com)

①箭毒木传说之一

相传最早发现箭毒木有剧毒的是西双版纳的一名傣族猎人。据说,有位叫“波洪沙”的傣族年轻猎人,一次在森林中狩猎时被一只硕大的狗熊黑熊)紧紧追赶,被迫爬上了一棵大树,弩箭掉落在地上,眼看黑熊跟着爬上树来,情急之下猎人折断树枝剌向黑熊,正好刺中黑熊。想不到奇迹发生了,被树枝刺中的黑熊即刻倒地,不久便死了,从此,猎人发现了这种植物有剧毒。

②箭毒木传说之二

关于箭毒木,在傣族居民当中流传着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勇敢的猎人,有一次,他率众人外出打猎时,遇到了一只老虎。猎人先向老虎射了一箭,可是老虎并未被射死,它疯狂地向猎人扑去。猎人机警地爬上了身后的一棵大树,掰断了一根树枝,顺势使劲地朝老虎的嘴里扎去,老虎立刻倒地而死。猎人心中暗暗奇怪:莫非树枝有毒?于是,他对众人说:“我想亲口尝尝树枝,试试它是否有毒。”说完之后,他咬了一口树枝,顷刻身亡。众人这才知道这种树木有剧毒。

③箭毒木传说之三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傣族地区发生了一次很大的洪水洪灾过后,人们就重新建造房子,就在这时,来了好多的猛虎,伤害了很多人,有很多人还被虎吃了。村寨中有一个叫“波洪沙”的年轻人,为了消灭那些老虎,保护寨子的其他人,他就喝下了好多的毒药,主动让老虎吃下后,所有的老虎都被毒死了,保护了寨子的平安。在他被老虎吃掉的地方,他的血液浸入了那片土地,后来长出一棵树,长大后这棵树就成了全身都有剧毒的箭毒木。因此,傣族人认为箭毒木是为民除害的英雄波洪沙的化身,人们也称箭毒木为“英雄树”,从此以后加以祭祀和自觉保护。

(4)佛教中的“五树六花”

傣族把某些古树名花作为圆满、吉祥的象征物,最典型的就是“五树六花”,“五树”是菩提树、贝叶棕、大青树、铁力木槟榔树;“六花”是指睡莲、文殊兰、黄姜花、黄缅桂、地涌金莲和鸡蛋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