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傣族生态文化研究:探讨富含佛教内涵的植物

傣族生态文化研究:探讨富含佛教内涵的植物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贝叶棕是傣族文化的载体,贝叶经是“贝叶文化”中最古老、最核心的部分,被誉为“运载傣族历史文化的神舟”,是傣族文化的根源所在。有的把花朵戴在身上,使傣家妇女显得更为美丽,还能代表对佛的尊重,显示出傣族群众对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虔诚信仰。

傣族生态文化研究:探讨富含佛教内涵的植物

二、具有深刻佛教文化内涵的植物

(一)佛教中的“五树六花”

傣族把某些古树名花作为圆满、吉祥的象征物,最典型的就是“五树六花”。

“五树”是菩提树、贝叶棕、大青树、铁力木槟榔树。“六花”是睡莲、文殊兰、黄姜花、黄缅桂、地涌金莲和鸡蛋花。

“菩提”源于梵文音译,有智慧、顿悟之意。印度称为毕钵罗树,我国也称菩提榕。早在南朝时,僧人智药将这种树木从天竺(印度)移植到中国。现多见于我国广东、海南等热带及亚热带沿海地区。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静坐成佛,使此树笼罩了神圣的光辉,成为智慧和“如日开朗的彻悟境界”的化身,后来一直被佛教界视为圣树。禅宗六祖慧能写了一首关于菩提树的偈词:“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偈词哲理深刻,让后人对菩提树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思考。傣族把菩提树当成极为神圣的“佛树”,菩提树代表神圣、吉祥和高尚。他们认为砍伐佛树是对佛的不敬,在过去法典中曾有“砍伐菩提树,子女罚为寺奴”的条文。虔诚信佛的傣家人,把菩提树当做生身父母一样敬重,大家都以“不要抛弃父母,不要砍伐菩提树”相告诫。在佛门弟子心中,菩提树是至高无上的圣树,备受崇敬。不论菩提树长在哪里,都会得到人们的精心呵护。人们一旦发现菩提树苗,便会主动为它围栅、堆石,防止牲畜碰撞损害。傣族居住地区有很多菩提树,有的构成独特的景观,如芒市有独特的“树包塔”景观。树包塔建于清代乾隆初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菩提树的根须紧紧缠住塔身,塔树浑然一体,景象壮观。景洪市曼听公园寺院旁的一株菩提树高35米,胸径2.48米,树龄420年;景真八角亭里的古老菩提树,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普洱景谷镇一株菩提树,距今367年,树根与两座佛塔形成“塔包树”和“树包塔”的奇特景观。[81]景洪市勐龙镇曼达赫村胸径近2米的菩提树,此树在生长青枝绿叶的同时,还会长出白色枝条,且每年都会长出一两枝。据当地民间传说,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出游传教时,曾在这株菩提树下小憩,于是,此树感佛祖厚爱之恩,特长出白色枝条作为回报。当地傣族群众视此树为“神树”,特意在其四周砌起砖墙加以保护。

贝叶棕原产于亚洲热带,树干笔直、浑圆,净高20米左右,看上去高大、雄伟,树冠像一把巨伞,叶片像手掌一样散开,给人一种庄重、充满活力的感觉,是热带地区绿化环境的优良树种。贝叶棕是傣族文化的载体贝叶经是“贝叶文化”中最古老、最核心的部分,被誉为“运载傣族历史文化的神舟”,是傣族文化的根源所在。傣文贝叶经《坦兰》是我国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贝叶棕树形十分优美,是热带地区最富有特色的地方园林树种,贝叶棕硕大的叶片和具有图案式的茎杆与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寺庙建筑的构成组合,形成令人艳羡的西双版纳人文风景画。1000余年来,傣族佛教人士孜孜不倦地用铁笔将本民族发展的历史刻写在贝叶上,汇集成浩瀚的贝叶典籍,创造了博大精深的“贝叶文化”,也是傣族人民的“百科全书”。傣族对贝叶棕顶礼膜拜自在情理之中,所以建寺庙必须种植贝叶棕,而且都种植在寺庙的中心显眼处。它们除了被栽种于佛寺庭院中外,还逐步被栽种到村寨中,竹楼庭院和村寨附近。

大青树的树冠呈伞形或圆形,树高5~10米。枝叶上垂挂着大量的气生根,根落地而繁殖出新苗,形成很多“独木成林”的景观。树上附生有蕨类、兰花、地衣、苔藓等多种植物。生命力茂盛的大青树被傣族奉为“圣树”,在讲述佛祖轮回转世的《塔萨西嗅》中,有关佛祖成佛之前曾依大青树静心修炼的记载,所以它被人们称为“菩提树的姊妹树”,因而深受佛家弟子的爱护。众多榕树为大量的附生植物、攀缘植物提供了生长环境,同时又为鸟类和某些动物提供了食源和栖息地。傣族对榕树的精心保护,对傣族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铁力木,又称铁栗木,高30多米,树干端直,树冠呈塔形,产于景洪、勐腊等海拔1300米以下的河谷坡地,性喜湿热,是当地群众喜爱的用材树种。铁力木是木质最坚硬的一种树,经常用于制作供奉之用的案几等,为云南特有的珍贵阔叶树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铁力木种子含油量高,在缺油的年代,佛门弟子曾用铁力木的种子点佛灯,作为佛树也很受人们的重视和保护。

荷花又称莲花,原产于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喜温暖多湿润的环境,叶丛生,挺出水面,花大叶丽,香远溢清,正所谓“出淤泥而不染”,是佛教园林中重要的水生植物。荷花象征神圣与不灭。传说释迦牟尼刚一出生就能行走,且每走一步,脚下就盛开出一朵莲花,“步步生莲”即来源于此,佛教中诸多佛像正是脚踏“严净香妙可坐”的“莲花台”佛座。佛门弟子拜佛时,多是手捧荷花,供奉在佛祖塑像前,表示对佛的虔诚。

文殊兰叶片宽大肥厚,常年浓绿,长可达1米以上,中间紫红,两侧粉红,清新淡雅,花叶并美。文殊兰代表一种虔诚的理念,是供奉之花,是神佛共用的花。

清新淡雅的文殊兰

黄缅桂有浓烈的花香,深受傣族妇女喜爱。傣族人视黄缅桂为吉祥物,象征着和平与幸福,喜欢将它们种植在房前屋后。有的把花朵戴在身上,使傣家妇女显得更为美丽,还能代表对佛的尊重,显示出傣族群众对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虔诚信仰。

地涌金莲又名千瓣莲花、地金莲、地母金莲、地涌莲等,原产我国云南省,四川省也有分布,系我国特产花卉。地涌金莲丛生,植株矮小,一般高1米以下。地上部分由叶鞘层层重叠、形成螺旋状排列,如树干状,称为假茎。因其假茎低矮而粗壮,先花后叶,于早春开花时忽从地下涌冒而出,悄然绽放,使人惊奇,故有“地涌金莲”之称。在丰富灿烂的傣族文学作品中,地涌金莲常常作为善良的化身和惩恶的象征。传说太子出世时,地上随太子足迹所至而涌出金莲,故而得名,并被视为神圣、神奇之花。

鸡蛋花在佛教寺院中广泛种植,故又名“庙树”或“塔树”,其花瓣外围呈白色并略带粉色,里面底部呈黄色,极似蛋白包裹着蛋黄,因而得名。

鸡蛋花

“五树六花”深受佛教信徒的尊敬,无论在佛教寺院抑或傣家庭院,我们都能看到圣树神花的身影。敬佛献佛有利于净化人们的心灵,种树栽花大大地美化了环境,是对和谐人际关系及保护自然环境的一大贡献。

(二)二十八代佛祖成道树

在佛教的经书中有一本《二十八代佛出世记》,说佛教共有28代佛祖,每一代5000年,释迦牟尼是第28代佛祖,每一代佛祖均有一种“成佛树”。目前已鉴定出25代佛祖的成佛树,其中毛野桐为四位佛祖共享,聚果榕为三位佛祖共享,猫尾木、千张纸各为两位佛祖共享,实际只有18种植物,具体情况见下表:[82]

表4 二十八代佛祖成佛树

续表

这28代佛树都受到傣族人民的崇敬,除了种于佛寺院内外,村寨中、竹楼庭院中和寨子附近也有栽种。傣族把种植佛树看成是一种善举,认为能获得佛的庇护。

(三)种类繁多的佛教寺院植物

傣族寺院中有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裴盛基先生曾在西双版纳22处寺院中共调查到植物58种,他把这些植物分为三种类型:其一为佛教礼仪植物,共21种,有菩提树、高榕树、贝叶棕、大青树、铁力木、槟榔、红木科红木、苏枋木、柚木、鹊肾树、糖棕、木苹果、美丽蒲葵、石栗、小桐子(麻风村)、文殊兰、缅桂花依兰香、红睡莲、凤仙花等;其二为热带水果植物17种,包括波罗蜜、番木瓜、牛心果、绣球果、柚子椰子、荔枝、龙眼、芒果香蕉、槟榔、蒲桃、大枫子科山李子、余甘子、番石榴、罗望子、千张纸等;其三为观赏性植物,共有20种,分别是鸡蛋花、白兰花栀子花、金凤花、黄栀子、火烧花、老鸭烟筒花、茄科植物夜花、龙竹、泰竹、雨树、紫柳、神黄豆、腊肠树、黄樟、凤凰木、小驳骨、露兜树、大花田箐、球花派克豆等。在人们对佛教寺院植物崇敬的同时,也对植物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很好地保护了植物的多样性,而且还继续发挥着保护自然的功能。[83]

傣族佛寺中种类繁多的植物

(四)竹文化中的佛教色彩

竹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自古便与佛结下了不解情缘,在佛典里有“青青翠竹,总是法身”的词句。禅诗中也能看到竹的身影,如唐朝常建的“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姚合的“修篁半度影,清磬几僧邻”,诗句中竹与禅悄然结合。得道成佛者的居所也与竹有关,如佛祖释迦牟尼有“竹林精舍”,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有“紫竹林”等。傣族的寺院几乎都种植竹子,可谓“寺在竹林,竹林在寺”。德宏傣族尊弯钩刺竹为佛竹,在建立寺院的时候必须栽种此种竹子。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54.

[2]祜巴勐.岩温扁译.论傣族诗歌[M].昆明: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云南),1981:100.

[3]祜巴勐.岩温扁译.论傣族诗歌[M].昆明: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云南),1981:67-68.

[4]和少英.云南特有族群社会文化调查[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46.

[5]岩温扁.岩林译.傣族古歌谣.张公瑾,王锋.傣族宗教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46-47.

[6]曹成章.傣族村社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343-344.

[7]云南省编辑组.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九[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247.

[8]云南省编辑组.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九[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247.

[9]刀承华,蔡荣男.傣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183-184.

[10]朱德普.红河上游傣族原始宗教崇拜探微[J].世界宗教研究,1995(2).

[11]高立士.西双版纳传统灌溉与环境变化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12.

[12][明]钱古训.江应樑校注.百夷传校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96.

[13][明]钱古训.江应樑校注.百夷传校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96.

[14]高立士.西双版纳传统灌溉与环境变化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12.

[15]刀国栋.傣族历史文化漫谈[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40-41.

[16]岩温扁.岩林译.傣族古歌谣[M].昆明: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云南),1981:63.

[17]刘世阳.傣族水井美丽千年梦依然[N].中国民族报,2003-9-12.

[18]艾菊红.傣族水井及其文化意蕴浅探[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5(2).

[19]张公瑾,王锋.傣族宗教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7.

[20]张公瑾,王锋.傣族宗教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47-48.

[21]朱德普.红河上游傣族原始宗教崇拜探微[J].世界宗教研究,1995(2).

[22]杨甫旺,刘祖鑫.金沙江河谷傣族的稻作与祭祀[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5).

[23]〔日〕大崎正治,郑晓云,〔日〕杉浦孝昌.云南少数民族(澜沧江流域)的文化与森林保护[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158.

[24]高立士.西双版纳传统灌溉与环境变化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119.

[25]郭家骥.西双版纳傣族的水信仰、水崇拜、水知识及相关用水习俗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9(3).

[26]郭家骥.西双版纳傣族的水信仰、水崇拜、水知识及相关用水习俗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9(3).

[27]张晓辉.傣族村寨民俗中的习惯与习惯法:民族志两则[J].云南大学学报,2008(5).

[28]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傣族文学简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141-142.

[29]祜巴勐.岩温扁译.论傣族诗歌[M].昆明: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云南),1981:100.(www.xing528.com)

[30]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傣族文学简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18.

[31]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傣族文学简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19.

[32]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傣族文学简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44-45.

[33]刀洁,和少英.守望国境线上的家园:金平傣族的社会文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201.

[34]朱德普.傣族“祭龙”、“祭竜”之辨析——兼述对树木、森林的崇拜及其衍变[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1(2).

[35]郭家骥.西双版纳傣族的稻作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76.

[36]西双版纳州民委编.西双版纳民族谚语集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457.

[37]云南大学贝叶文化研究中心.贝叶文化论集[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331.

[38]〔日〕大崎正治,郑晓云,〔日〕杉浦孝昌.云南少数民族(澜沧江流域)的文化与森林保护[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158.

[39]〔日〕大崎正治,郑晓云,〔日〕杉浦孝昌.云南少数民族(澜沧江流域)的文化与森林保护[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103.

[40]保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保山市少数民族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169.

[41]保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保山市少数民族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169.

[42]刀林荫.弘扬傣族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和谐家园[J].今日民族,2008(9).

[43]高立士.傣族“竜林”文化研究[J].德宏教育学院学报,2005(2).

[44]潘耀昆.绿地与树木的效益[N].春城晚报,1999-5-15.

[45]高立士.西双版纳传统灌溉与环境变化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32.

[46]刘宏茂,许再富.西双版纳傣族神山林和植物多样性保护[J].林业与社会,1994(4).

[47]裴盛基,龙春林.民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78.

[48]西双版纳的动物多样性[EB/OL].http://159.226.3.69/rainforest/index1_3_02.htm.

[49]陈剑.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资源管理及其变化[D].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7.

[50]刀国栋.傣族历史文化漫谈[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4

[51][唐]樊绰.赵吕甫校释.云南志校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283.

[52]张洪.南夷书[M].毛德昌.傣族与象.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1).

[53]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傣族文学简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166-167.

[54]朱德普.傣族图腾文化及其史影[J].广西民族研究,1990(4).

[55]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傣族文学简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90-91.

[56]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傣族文学简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92-93.

[57]汪涛,玉康龙.走近花腰傣“鸟头节”[EB/OL].http://www.daizuwang.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670.

[58]张公瑾,王锋.傣族宗教也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59]王国祥.傣族历史文化求是录[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41.

[60]有趣的植物傣名[EB/OL].http://www.kepu.net.cn/gb/lives/banna/folk/fol112.html.

[61]陈剑,刘宏茂,许又凯,李秦晋,许再富.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森林资源管理调查研究——以景洪市曼点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3(19).

[62]西双版纳州民委编.西双版纳民族谚语集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457.

[63]尹绍亭,唐立,等.中国云南德宏傣文古籍编目[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57.

[64]许再富,刘宏茂,陈贵清,崔景云.西双版纳榕树的民族植物文化[J].植物资源与环境,1996(4).

[65]刀明贵.傣角折的龙树[J].哀牢山,2001(4).

[66]西娜.独具特质的傣族茶文化——茶歌[EB/OL].http://www.daizuwang.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301.

[67]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傣族文学简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145.

[68]保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编.保山市少数民族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154.

[69]保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编.保山市少数民族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157.

[70]关传友.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森林文化考察[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71]艾罕炳.贝叶神韵[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105-106.

[72]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傣族文学简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135~136.

[73]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傣族文学简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135.

[74]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傣族文学简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136-137.

[75]崔明昆.植物民间分类、利用与文化象征——云南新平傣族植物传统知识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76]何斯强.傣族文化中的稻和竹[J].思想战线,1990(5).

[77]崔明昆.植物民间分类、利用与文化象征——云南新平傣族植物传统知识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78]张公瑾,王锋.傣族宗教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98-99.

[79]陈剑.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资源管理及其变化[D].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7.

[80]郭家骥.西双版纳傣族的水信仰、水崇拜、水知识及相关用水习俗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9(3).

[81]许再富,刘宏茂,陈贵清.西双版纳榕树的民族植物文化[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1996(4).

[82]陈剑.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资源管理及其变化[D].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7.

[83]裴盛基,龙春林.民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83-8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