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傣族生态文化:由来与内涵

傣族生态文化:由来与内涵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今人类已进入一个追求“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进一步概括了生态文化研究的内容:影响生态的文化现象。区域生态文化圈的特点和比较。诸如各地区、民族、社区的生态文化,涉及城乡建设、旅游景观、民情风俗、宗教信仰等。生态文化的发展轨迹。

傣族生态文化:由来与内涵

二、生态文化的由来及内涵

(一)生态文化的由来

自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就面临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且人类历史实践的发展不断赋予这一问题以新的内容。当今人类已进入一个追求“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有远见的哲人恩格斯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警告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指出在自然界中决不允许单单标榜片面的‘斗争’,强调人们必须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必要性。与此同时,产生了当时被称为‘人境学’的生态科学。”[7]人们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一永恒课题在19世纪末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生态,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生态学起始于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忧虑,对人类未来文明发展的担心,是“20世纪人类文明最重要、最深刻的觉悟之一”[8]。从其发展历程看,生态学在19世纪仅限于自然界,20世纪中叶已扩展到人类社会。1866年,恩思特·海克尔首先使用了“生态”这一概念,它被当做“研究生物体和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的全部科学”。“生态”即指由空气、土壤、水、植物动物等因子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所有的有机物不仅相互作用,而且受其依存着的环境的影响。到了1962年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出版《寂静的春天》后,生态学被正式运用到对人类社会的研究中。生态学从对自然界的研究到对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飞跃。从此,生态学开始思考并忧虑人类现实生存和未来的命运,又在自然与人类社会两个领域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生态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获得了普遍的和多学科的意义。“生态学不仅从生物学中完全脱离出来,而且还演变为生态经济学、生态政治学,甚至可以冠以各种前缀的学科,如文化生态学、城市生态学、人类生态学、艺术生态学等。”[9]生态文化的产生以生态精神文化为先导,引导人们认识生态规律,启迪生态觉悟,树立生态价值观,并逐渐形成共同认可的生态行为文化和共同遵守的制度文化。

(二)生态文化的内涵

生态文化就某种程度而言是与人类相始终的。生态、生态学虽是近现代才提出的概念,但生态问题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着,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关乎生态。原始人类往往崇拜自然山水及动物,对自然界充满畏惧、感激之情,含有对丰富生活资料来源的感恩、企盼,这实为一种原始的生态意识。即便是在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新西兰毛利人仍保留着对树神的崇拜,砍伐树木时要举行仪式请求树神的宽恕;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玛雅人也保留着对植物崇拜的原始信仰;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至今还沿袭着对山、水、土地、树木的自然崇拜。这些习俗和观念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了极为重要的维护作用。从哲学思想上讲,中国古代儒家的“天人合一”观,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思想,把人与自然紧密的联系起来,强调人的活动受自然及自然规律的制约。佛教道教基督教宗教也含有丰富的生态文化思想,不论是对彼岸的憧憬,还是对此岸的眷恋,都持有对自然尊重保护的态度。在建筑方面,我国传统的各具特色的民居,如傣家竹楼、福建土楼、湘西吊脚楼黄土高原窑洞等,都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代表。历史发展表明,人类对生态的认识深远宏富,构成历史悠久而又具有现代意义的生态文化。

关于生态文化这一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才被更多的学者关注。目前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理论观点。

1.将生态文化视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种理论的代表性著作是王玉德、张全明等著的《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一书。首先,作者表明了他们对生态与文化关系的认识。认为存在决定意识,生态决定文化;文化对生态环境有反作用;生态环境总是不断地回报人类文化;文化是生态环境变迁的见证。紧接着他们阐述了生态文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生态文化学是从文化学角度研究生态的学科。它是生态学和文化学的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也是涉及人类学社会学、环境学、历史学地理学、生物学的交叉学科。”特别强调“生态文化学不仅注意生态对文化的作用,而且特别重视文化对生态的反作用”。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进一步概括了生态文化研究的内容:(1)影响生态的文化现象。主要有文化观念、文化功能、文化群落、文化构成、文化网链、文化传播等,特别是国家的法令政策、名人的思想、群众的意识。既要从生态视野看文化,也要从文化视野看生态。(2)区域生态文化圈的特点和比较。诸如各地区、民族、社区的生态文化,涉及城乡建设、旅游景观、民情风俗、宗教信仰等。(3)生态文化的发展轨迹。诸如生态文化的过去、现状、未来,涉及历史上的天人观念,以及当今的生态哲学、灾异预测。(4)生态文化与社会进程的关系。诸如朝代兴衰、政治动荡、人口迁徙、战争等。[10]作者把生态文化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是有开创意义的,但“将生态文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目前还不成熟”[11]

2.从制度形态、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三个层次定义生态文化

这种理论是由余谋昌在其论著《生态文化论》中提出的:(1)生态文化在它的制度形态的层次,如环境问题进入政治结构,环境保护制度化,环境保护促进社会关系的调整,并要求向新的社会制度过渡。(2)生态文化在它的物质形态的层次,主要包括社会物质生产的技术形式转变、能源形式转变以及人类生活方式转变,使它的发展获得生态保护的方向。(3)生态文化在它的精神形态的层次,如环境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化”、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神学、生态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发展。[12]余谋昌先生侧重于生态文化的现实意义,而忽略生态文化观念是人类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积累形成的,这种生态文化理论有些空泛,缺乏历史厚重感。

3.把生态文化看成是一个民族对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的适应体系

在郭家骥的《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一书中,作者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所谓生态文化,实质就是一个民族在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及其被环境所改造的过程中,在文化与自然互动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和形成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蕴含和表现在这个民族的宇宙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等之中,因此,生态文化应成为生态人类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和生态人类学研究的一个主攻方向。”[13]郭家骥从“民族”及“生态人类学”的角度来定义生态文化,这种说法较为科学合理。

综合以上专家所述,笔者认为,生态文化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互动的文化系统,是人们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要表现在与生存环境相关的生产、饮食、居住、服饰、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方面,一切与自然生态相关的文化及保护自然生态的思想行为都可纳入生态文化的研究范畴

【注释】
(www.xing528.com)

[1][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3166.

[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183.

[3][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231.

[4]傣族简史编写组.傣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4).

[5]云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云南年鉴[M].昆明:云南年鉴社出版,2004.

[6][明]钱古训.江应樑校注.百夷传校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118.

[7]许苏民.人文哲学视野中的生态文化[J].东南学术,2001(5).

[8]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3.

[9]〔美〕唐纳德·沃思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M].候文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

[10]王玉德,张全民,等.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7.

[11]郭家骥.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6.

[12]余谋昌.生态文化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326.

[13]郭家骥.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