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畴官技艺传承的推动作用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畴官技艺传承的推动作用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畴官的专业知识和技艺未列入当时学校的教育内容,而是通过家庭教育的方式传递,逐渐形成传男不传女,甚至于传长不传幼的规矩,使技艺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幸好有部分畴官流散民间之后,仍继续坚持传统的家庭教育,使相当部分濒临湮没的技艺得以流传,特别是其中一些实用技艺逐渐扩大流传范围,对民间技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推动了民间家庭教育的发展。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畴官技艺传承的推动作用

恩格斯曾明确指出:“研究自然科学各个部门的循序发展:首先是天文学——为了曾给游牧民族农业民族定季节,早已绝对需要它。”[12]司马迁言:“盖黄帝考定星历(从黄帝开始考察星象制定历法),建立五行(建立五行相生学说),起消息(发现阴阳相长的自然规律),正闰余(设置闰月以调整每年12个月之外的剩余时间),于是有天地神祇(zhī)物类之官(于是设置祭祀天地神祇的官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13]司马贞考证:“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桡作甲子,隶首作算术,容成综此六术而著《调历》也。”[14]这就是说,黄帝编制的《调历(黄历)》,是通过观察太阳、月亮、星辰运行的规律,结合六律、六吕的音乐,用甲子计时的方法计算形成的综合性科研成果。正如《周易》所言:“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15]淮南子》的解释是:“文者,象也。天先垂文象,日月五星及彗孛(bèi)皆谓以谴告一人,故曰‘天文’。”[16]可见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就是指天象观察,也包含星象学、气象学、历算学等诸多内容。据专家研究,中国古代政府机关一直设有观察天象的专门机构,夏代称为“清台”,商代称为“神台”,周代称为“灵台”。

夏商周三代的天文观察人员,大多兼任医药、宗教、记史、占卜等职务,分别称为巫、祝、史、卜,这些人都具有专门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因此成为世代相传的职业家族,史称“畴官”。此外还有一些专管冶炼、器械、造车、造船、农艺、园艺公务员,也属于世代传袭的“畴官”。畴官的专业知识和技艺未列入当时学校教育内容,而是通过家庭教育的方式传递,逐渐形成传男不传女,甚至于传长不传幼的规矩,使技艺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史记》记载:“幽(王)、厉(王)之后,周室微,陪臣执政,史不记时,君不告朔,故畴人子弟分散,或在诸夏,或在夷狄”[17]“其精微深妙,多所遗失”[18]。幸好有部分畴官流散民间之后,仍继续坚持传统的家庭教育,使相当部分濒临湮没的技艺得以流传,特别是其中一些实用技艺逐渐扩大流传范围,对民间技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推动了民间家庭教育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官学体制崩溃,私学担负起推进社会上层文化发展的任务,家庭教育则担负起推进社会基层文化发展的任务。农夫技艺的传承,是“旦暮从事于田野,税衣就功(脱去上衣干活),别苗莠(分辨禾苗和野草),列疏遬(sù,使禾苗疏密排列得当),首戴苎蒲(头戴斗笠),身服袯襫(bó shì,蓑衣),沾体涂足(浑身泥土),暴其发肤(暴晒身体),尽其四支(肢)之力,以疾从事于田野(努力在田野上劳作)。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之教不肃(严厉)而成,其子之学不劳(困难)而能。夫是故农之子常为农”[19]工匠技艺的传承,是“相良材(选择优质材料),审其四时(观察四季变化),辨其功苦(分辨材料的特点),权节其用(合理安排材料用途),论比计制(精心设计),断器尚完利(保证器具制作完美)。相语以事(相互讨论工艺),相示以功(相互观摩成品),相陈以巧(相互交流技巧),相高以智(相互推崇技艺)。旦昔从事于此,以教其子弟”[20];经商之道的传承,是“观凶饥(关注凶年的饥荒),审国变(审视国家政策的变化),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货(观察各地特产的四季流通情况),以知其市之贾(了解市场行情)。负任担荷(肩挑背扛),服牛辂马(驱牛驾马),以周四方(走遍四方);料多少(预计物资的需求),计贵贱(盘算物价的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买贱鬻贵(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是以羽旄不求而至(于是远方的羽旄可以不期而至);竹箭有余于国(军需的竹箭用之不绝);奇怪时来(奇异的商品也能随时满足需要),珍异物聚(珍贵的货物也会充斥市场)。旦昔从事于此,以教其子弟。相语以利(相互交谈的内容就是追逐利润),相示以时(相互盘算的目标就是交易时机),相陈以知贾(相互交流的信息就是市场行情)”[21]。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的家庭教育,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是祖传技艺世代传承的纽带。(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