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信息来源多样化,新媒体时代的变革

科学信息来源多样化,新媒体时代的变革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信息传播主体由职业新闻工作者独家垄断,转变为社会公众共同分享。因而,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环境,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科学传播过程中的科学信息来源多样化、复杂化,进入传播过程的科学信息总量增加。尽管也会出现假科学和伪科学信息,但是毕竟是少数情况,其总量相对来讲是小的。

科学信息来源多样化,新媒体时代的变革

1.科学信息来源多样化

传统媒体时代,科学信息的来源有其固定的源头,基本上是由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科学研究机构、报道科学信息的媒体从业人员以及作为权威部门的政府机构发出的。科学信息的数量是有限的,并且有其固定的传播模式和传播渠道,可以追本溯源。普通受众要想获得科学信息也是有渠道可循的。并且,传播科学信息的大众媒介的影响范围和传播速度也是有限的。

但是在现代传播中,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大爆炸的催生,大量的科学新内容越来越以加速度的态势每天铺天盖地地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作为科学信息不仅仅是简单的从科研人员、科学专家和政府部门的权威人士及媒体从业人员处获得,一些从媒介渠道获得科学信息的受众会进行再次的科学传播,同时信息来源的方式和手段变得多样化和更加丰富。科学信息传播主体由职业新闻工作者独家垄断,转变为社会公众共同分享。并且科学信息的传播速度随着媒体的便捷性和快速性以不可估量的速度扩散开去。这样的一种信息来源,必然使科学信息的来源多样化,千头万绪,很有可能一个论坛的有关科学的帖子,或者是来自网络博客的一条个人言论,经过加工和大众的传播,逐渐地发展成为一条尽人皆知的信息。因而,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环境,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科学传播过程中的科学信息来源多样化、复杂化,进入传播过程的科学信息总量增加。

2.科学信息真伪辨别难度加大(www.xing528.com)

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科学信息来源的固定性和权威性,一般是经过科学家本身、科学共同体或者是政府部门及媒体的专业报道人员来进行把关的,因而其信息的质量和可信度是十分高的,是权威性的和不容置疑的,基本上也是科学传播的“金科玉律”。进入传播系统的科学信息也经过严格把关才进行报道的,科学信息的真实性较大。尽管也会出现假科学和伪科学信息,但是毕竟是少数情况,其总量相对来讲是小的。但是在新媒体时代,情况却复杂化。

知识信息时代,新兴媒体的诞生为信息知识的传递铺砌了阳光大道。所有信息的流通和传播,前所未有地畅通无阻。在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里,一方面是信息的过剩,每天接收到的新信息无所不有,目不暇接;另一方面是有效信息和冗余信息的相互掺杂,难以辨析。比如,现在采用许多途径将科学信息夹杂在广告和一些产品的解释说明中,看似是科学的合理解释,打科学牌,走理性的解说道路,但其中的科学信息是否真实,值得我们辩证地看待。所以,信息接收环境的复杂性,各种影响因素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个人的因素等等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新媒体时代方便快捷的信息搜索引擎,使得进入传播体系中的科学信息被无限地公开和放大。一条科学设想或者是一条发布在网络某一角落的东西,都有可能经过人们的竞相传播,成为尽人皆知的“科学信息”。因此,信息公开范围的无限扩大,一半欢喜一半忧。原本科学传播的宗旨便是达到科学内容的大众化,通过媒体传递给普通大众,所以信息范围的扩大,对于科普来说是个机遇;但是,同样也给伪科学或者是一些借机假科学图谋不轨的人找到了出口。因而,信息公开范围的扩大,在“大传播”的同时也增加了科学信息真伪辨别的难度,对我们阅读信息和辨别信息的能力要求大大地提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