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萧乾元勇正救国,力挽狂澜

萧乾元勇正救国,力挽狂澜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刚到那里,就有人送来当地很出名的物产,萧乾元予以谢绝。对此,萧乾元胸中有数。由于萧乾元一身正气,以大局为重,协调各方,较好地处理了棘手的问题。萧乾元实在看不下去,先后七次上疏,列举刘瑾的罪状,要求罢免他。疏章一次又一次被驳回,但萧乾元一次又一次地上疏,唱响正气歌。然而,恶人当道,萧乾元竟被廷杖二十,关入大牢。明武宗警醒,将刘瑾处决,并清查其同党,为反刘瑾而蒙冤的官员平反,萧乾元得以官复原职。

萧乾元勇正救国,力挽狂澜

萧乾元,号石岩,百嘉石坑村人。明代弘治己未(1499年)举进士。官至滇南宪副。台省交章(考核官员评语)称其“古貌古心,不事外求,有守有为,宜居优等”。

萧乾元从小苦读诗书,景仰文天祥等庐陵先贤,立志做浩然正气之人。入仕后,他更注意品德修行。一次,他奉旨出使安南(今越南)。刚到那里,就有人送来当地很出名的物产,萧乾元予以谢绝。安南地处西南边陲,常与朝廷闹些矛盾,这次皇上派萧乾元来,就是来处理问题的。对此,萧乾元胸中有数。他对属下说:“我母亲常常告诫我‘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我们作为朝廷使臣,岂能贪图一点私利,放弃原则而去做买椟还珠的事呢?”安南人不死心,还没见过不受财礼的官员呢,就反复多次送来不同的礼品,但都被拒绝了。最后实在烦得没法,萧乾元就松口说:“到这里的人真的一定得接受一份礼物?”来人见有门了,高兴得直点头:“当然,这是起码的礼数。”“那好吧,入乡随俗,就给我送五枝黄香吧。”萧乾元无奈地说。他来到寺庙,燃着黄香,对天、对地、对菩萨说:“惭愧啊,我还比不上石坑老家的刘老先生呀(他一直景仰的虽清贫但德高望重的人)。”由于萧乾元一身正气,以大局为重,协调各方,较好地处理了棘手的问题。他回朝复命后,皇上甚赞其人格与才能,即擢他为山东道御史。

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孝宗朱祐樘去世,其长子朱厚照继位,是为明武宗。一群服侍他的人飞黄腾达,其中尤以宦官刘瑾为最。刘瑾,陕西兴平人,自宫做太监后,一直服侍朱厚照,常出主意带着朱厚照去吃喝玩乐,深得朱的喜欢,朱视他为心腹。朱厚照当皇帝后,刘瑾不仅成了后宫太监之首,而且还纵引皇上沉湎享乐,使朝政荒废。他借机安插私人与同党,后来甚至代皇上传言、批阅公文,把持朝政,搞得朝廷乌烟瘴气。萧乾元实在看不下去,先后七次上疏,列举刘瑾的罪状,要求罢免他。昏君怎能听得进去?疏章一次又一次被驳回,但萧乾元一次又一次地上疏,唱响正气歌。然而,恶人当道,萧乾元竟被廷杖二十,关入大牢。后来众官联名俱保,皇上也怕激起众怒,才答应把萧乾元放出来,贬他到外地当个小差。据《中国通史》(戴逸等主编)记述:直到正德五年(1510年)八月,另一宦官刘永向朱厚照密报刘瑾谋反,皇上出一身冷汗后,才急忙调兵将刘瑾抓获,抄其家,不但查出黄金白银无数,还抄出蟒服四件和大量兵器。明武宗警醒,将刘瑾处决,并清查其同党,为反刘瑾而蒙冤的官员平反,萧乾元得以官复原职。(www.xing528.com)

(耿艳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