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瓯越教育人在行动:温暖教育,吴老师的教学经验分享

瓯越教育人在行动:温暖教育,吴老师的教学经验分享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吴老师在生活中是一位没架子、乐于奉献的人,对年轻老师的教学指导,他都是倾囊相助、毫不保留,每次我们年轻老师在准备公开课的时候,他都会全程陪着磨课,细到每个教学环节该怎么设计,每个问题该怎么问,每句话该怎么说,他都手把手教你,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成长,润物细无声。在同事们眼中,我们总是很佩服吴老师,因为他对教材的解读总有他的独到之处。

瓯越教育人在行动:温暖教育,吴老师的教学经验分享

犀利,百度百科解读为语言、文辞、感觉、眼光等的深刻锋利。对,有这么一位老师,在他的课堂上活灵活现地演绎了这两个字的内涵与外延。

犀利之撒手锏——连环问:“那你来说说你的想法”“你为什么这么想”“你的依据是什么”“还有不同的看法吗”“还有同学要补充吗”……最终引出经典式总结:也就是说……,追问是吴式课堂的灵魂,有效的追问将学生内心的想法思维充分暴露后引发课堂激烈冲突讨论,最后画龙点睛式的总结,道出了一节课的硬核。这样的连环轰炸式追问,是每节课的必杀技。

犀利之撒手锏——任务链:任务1、任务2、任务3……,一堂课被一个真实情境引发的任务链,像链式反应,一发不可收拾,学生陶醉其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不请自来,任务驱动是吴式课堂的驱动力。

犀利之撒手锏——语言杀:红磷、蛋黄、铠甲,平淡无奇的语言,配上点科学佐料,那就妙不可言了,在教学氮磷钾肥植物生长的关系时,学生死记硬背,苦不堪言。吴式课堂有了幽默巧妙的语言记忆法,红磷——缺少磷元素,叶片就红了;蛋黄——缺少氮元素,叶片就黄了;铠甲——缺少钾元素,植物就弯了。诙谐的知识记忆语言是吴式课堂的调节剂。

犀利之撒手锏——绘画技:别人以为画画美术老师的事,到了吴式课堂那是思维搭建、建模的绝招。在生物教学中,心脏与血液循环系统的学习时,面对复杂的实物,学生一脸懵,课本的示意图也难以很好对应,生搬硬套地讲解清楚后,学生久而久之对心脏中体循环、肺循环又已经混为一锅粥。吴式课堂带你一起画出一颗鲜活的心脏(先来画一个桃子,桃尖朝桃左,然后桃子一切为二……一边说一边大家一起画),长出上面的血管,最后一颗生动形象的心脏跃然于课本。学生体验了一把科学中的美术盛宴,又建构了血液循环系统模型。

犀利之撒手锏——板书控:板书是一节课的梳理,不仅是知识的提炼,而且是思维科学方法的聚集,这就很考验人了。吴式板书——总是在最后把课堂推向高潮,板书形式多样:分点式、概念图式、流程图式,同学们将深入浅出的板书摘录后,醍醐灌顶。板书是吴式课堂的升华。

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犀利哥——吴锡理老师,吴式课堂精髓你得慢慢品,不同季节、不同时段、不同年龄,滋味不同,招数变幻莫测。如今想起,有些招数已经偷师成功,实属幸事。

(温州市绣山中学 朱婷婷)(www.xing528.com)

吴锡理是一位睿智而幽默的老师,正如他的名字“锡”“理”,别人一猜他就是教理科的。吴老师的课堂条厘清晰、深入浅出,任何难的知识点,学生在他的一步步引导下,很快就能理解,如果还不能够理解,那就再来个吴式“合作学习”,立马迎刃而解,因此,学生都很爱戴他、喜欢他。吴老师在生活中是一位没架子、乐于奉献的人,对年轻老师的教学指导,他都是倾囊相助、毫不保留,每次我们年轻老师在准备公开课的时候,他都会全程陪着磨课,细到每个教学环节该怎么设计,每个问题该怎么问,每句话该怎么说,他都手把手教你,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成长,润物细无声。

(温州市绣山中学 黄邦雷)

吴锡理老师的课堂处处可见“学为中心”的理念。他注重学生的学情,在他的课上,教学设计、教学行为等都围绕着学生的学习展开。同时,吴老师的课非常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他总能巧妙地设计任务链,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表达等关键能力。此外,他还非常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总能通过问题的精心设置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外显学生的前概念、迷失概念,使学生在自评和互评中建构知识、发展高阶思维。

在同事们眼中,我们总是很佩服吴老师,因为他对教材的解读总有他的独到之处。在他的课堂上总能看到精彩的环节,他总能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应用教材,恰到好处地进行教学设计。

他是学生们崇拜的“理哥”,是家长们信任的吴老师,是同行们佩服的吴大哥。

(温州市绣山中学 李聪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