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索中国古代城市的历史空间与空间历史

探索中国古代城市的历史空间与空间历史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文刊载:董亦楠、韩冬青、沈旸、包宇喆《适应于中国传统街区保护再生的「类型学地图」绘制与应用:以南京小西湖为例》,《建筑学报》2019年第2期。[2] [1]当类型学地图面向中国传统街区时,掣肘的往往是更加复杂的空间和权属关系,单纯表达城市物质要素的传统类型学地图无法完全反映其演变过程和背后的动因。

探索中国古代城市的历史空间与空间历史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123),主持:韩冬青;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KLUAHC1801),主持:姜蕾。原文刊载:董亦楠、韩冬青、沈旸、包宇喆《适应于中国传统街区保护再生的「类型学地图」绘制与应用:以南京小西湖为例》,《建筑学报》2019年第2期(总第605期)。录入本书有增删。

今天的中国历史城市中尚存大量具备传统形态的街区,但保存状况又不足以被列入历史文化街区;这些街区大多位于老城中心,区位优势明显,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往往也是房屋破旧、基础设施缺乏、居住质量低下的棚户区,保护(preservation)与再生(regeneration)已是老生常谈的问题。

例如位于南京老城南门东地区的小西湖,隶属大油坊巷历史风貌区,是现存为数不多的基本保留明清城市形态的街区之一,不到5 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居住着1200 多户、3000 多位居民,人口密度和居住条件与现代都市生活极不协调,场地内多处重要历史建筑的保护情况也不容乐观。在过去十几年间引发了无数争议的南京老城南地区的旧城改造运动,在历经连续两轮“大拆大建—学者上书—调整规划”之后,终于在2015 年以小西湖为试点开展“小尺度、渐进式”的老城保护与再生工作。[1]

小西湖项目兼具历史风貌区保护与棚户区改造的双重特性,建设情况和居住条件非常复杂,对于街区形态和建筑类型的认知与诠释是设计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规划工作同时面对政府管理部门、征收公司、开发商、居委会和居民等多方主体的不同诉求。因此,规划设计的初始阶段迫切需要一张各方共同认可,并且能够清晰展现当前地块内建设和居住状况的工作底图。(www.xing528.com)

为了绘制这样一张图纸,选择意大利形态类型学派在传统城镇研究中使用的主要工具—类型学地图(Typology Map),也就是一座城市、街区或者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地面层平面图(Ground Plan)。这种地图与考古学家绘制的遗址地图(Archaeological Map)非常相似,记录了城市中建筑物在大地上留下的印迹,不同时期地图的对比清晰展现了一座座历史城镇的形态结构与建筑类型演变。欧洲其他国家的一些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这种传统方法,将类型学地图作为主要的研究工具,以多元视角看待城市及其包含的建筑和空间。[2] [1]

当类型学地图面向中国传统街区时,掣肘的往往是更加复杂的空间和权属关系,单纯表达城市物质要素的传统类型学地图无法完全反映其演变过程和背后的动因。在小西湖保护与再生工作的起步阶段,类型学地图与产权信息的叠合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一方面揭示了产权属性的变化如何影响街区形态和建筑类型的演变,并为新的设计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新的类型学地图成为不同主体共同使用的工作底图,极大推进了以居民意愿为主的征收新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