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城市:丛衣集的历史空间与空间历史

中国古代城市:丛衣集的历史空间与空间历史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文刊载:林岩、沈旸《长卷与立轴:两种城市「片段秩序」画法与城市历史空间更新方法》,《建筑学报》2017年第8期。寻求适宜本土的城市历史空间更新方法,既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途径,也是当前城市设计工作的迫切需要。

中国古代城市:丛衣集的历史空间与空间历史

基金资助:江苏省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LX16_0233);主持:林岩。原文刊载:林岩、沈旸《长卷与立轴:两种城市「片段秩序」画法与城市历史空间更新方法》,《建筑学报》2017年第8期(总第587期)。

任何城市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都会受到“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双重作用力的影响。相较于今天的城市,中国古代城市更多地表现出“自下而上”的发展特征—没有经过专业规划师的设计,城市依照自身生长规律,通过若干个体的作用在时间累积中建设而成。[1]25-26 面对今天的城市发展引导,尤其是在历史城区或历史地段中,这种历史上自发建设的形式应如何保留和应对?如何借鉴和传承?

现行的历史地段城市设计做法通常是针对一定尺度的任务范围进行全覆盖式的操作,但大多数城市设计对城市“自下而上”的活力、公众辨识度、空间环境应有的趣味和灵动掉以轻心,其结果是无法形成真正的历史场所感的延续。寻求适宜本土的城市历史空间更新方法,既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途径,也是当前城市设计工作的迫切需要。

本文将目光投向了明清时期留下的大量反映城市面貌的画作,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长卷,通过连贯情景的呈现表达丰富的城市细节,特别是对市井生活的刻画细致入微,类似若干场景图的拼接;二是立轴,整体性地表达宏大的城市场景,类似于鸟瞰图。从中既可以领会到清晰的叙事意图和结构特征,还可以随着画面的观阅有节制地展开对象城市的空间想象,或者说,这些城市画作中的空间构造语言(画法)可用作城市历史空间更新的参照,进行城市设计式的分析解读。[2](www.xing528.com)

绘画创作有可能是对虚构场景的想象,也有可能是对真实场景的再现,[3]13 作为城市设计式的分析解读对象,确保写实性是基本前提,本文选取了(清)徐扬的两幅画作:《姑苏繁华图》是长卷,也被称为苏州历史上最详细的一幅古城地图,对街巷、桥梁、城门建筑等的注记极为详细,地名可辨,是具有真实空间依据的画作;《京师生春诗意图》是立轴,将中国传统散点透视与欧洲焦点透视的画法相结合,全貌式地描绘了清乾隆时的北京,从正阳门大街起,紫禁城、景山、西苑、琼岛,乃至天坛祈年殿,莫不一一收入。

两幅画作描绘的古代城市虽然是主要通过“自上而下”的规划产生的,但在画面构成中表现出通过“自下而上”的建设形成的丰富的场景构成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徐扬是如何做到的?进而作一个不太恰当的假设,如果徐扬是设计师,他在组织城市素材、构建城市文脉和秩序时,是如何设计的?或者说,设计师(徐扬)采用了什么设计方法(画法)来解决本文一开始就提出的中国古代城市自发建设的保留和应对、借鉴和传承问题?

其实,中国部分古代城市虽然普遍采用自下而上的建设方式,但这种自发性并非毫无控制,这与徐扬的两幅画作类似。很显然,《姑苏繁华图》和《京师生春诗意图》不完全是“画式的”(painterly),而是相当“图式的”(planimetric mode),本文将通过对徐扬这种“样式化”或“类化”(generic)画法的研读,[4]试图证明呈现城市“无意识的形态”的关键,在于准确找到城市片段的秩序并赋予其变化的可能,进而基于个体的差异再对片段进行细致的刻画,并以芜湖“十里长街”和新场“河街四进”两个城市设计案例探讨从画法到设计方法的借鉴和转化,即如何运用历史的方式来看待今天的城市问题。[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