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运河塔院:遗产理景与景观提升

大运河塔院:遗产理景与景观提升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文刊载:戎卿文、沈旸《大运河上的塔「院」:遗产理景中的价值解读与景观提升》,《中国园林》2020年第8期。然而,由建塔者的本旨来看,大运河上的塔在建造之初则多非基于单纯的风景审美动因,而自有其理性所在。

大运河塔院:遗产理景与景观提升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GL278),主持:沈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LX15_0052),主持:戎卿文。原文刊载:戎卿文、沈旸《大运河上的塔「院」:遗产理景中的价值解读与景观提升》,《中国园林》2020年第8期(总第296期)。录入本书有增删。

文化景观”遗产类型和“城市历史景观”方法的出现,标志着20 世纪后期学界对景观概念的理解和吸纳开始为遗产保护和城市研究领域带来变革。尤其后者,其出现和发展促进了保护视域从“世界遗产”向“城市遗产”的拓展,[1]不仅革新了理解遗产的思维方式,也提供了崭新的保护方法论和工具。

“城市历史景观”以更为宽广的视角分析聚落和城市,而非局限于独立的遗址、建筑[2],同时,提出于时间维度认知城市景观进化历程的“层积”(layering)概念。这一推进代表了一种综合、整体地解析遗产的方法的突破,不仅将有形和无形两个维度融会[3],也关怀了遗产的时间完整性和空间完整性[4]

如此,由本体转向在城市景观视野内理解建成遗产,不仅有益于对古人传统的设计智慧和营建逻辑的发见,也契合入遗之后的遗产保护需求,特别是遗产所在城市的发展要求。(www.xing528.com)

以大运河观之,其沿线上的塔及其塔院是大运河遗产构成中较为特殊且不可或缺的一类文化景观要素[1],从表象来看,往往河上之城因河而兴,河上之塔因河而名[2],作为制高点和常与寺、园等并合之名胜处所,塔控制景域,提供视觉焦点和登临眺望点。然而,由建塔者的本旨来看,大运河上的塔在建造之初则多非基于单纯的风景审美动因,而自有其理性所在。

随着时间的演变,这些塔及塔院才逐渐成为城市和水系文化图景中的重要一环,也与城市中、运河上的其他关键节点产生关联,共同支撑着城市格局及其结构呈现。本文即以“城市历史景观”的视野和方法搭建塔、城、河之历史景观认识框架,结合大运河淮安段已经重建的慈云禅寺国师塔的周边环境提升设计,[3] 尝试论证对大运河历史元素价值的解读宜置于更大范围的城市地理与环境中,相关的遗产保护和景观设计更应回归城乡背景而非从中剥离,并回应入遗后的一系列潜在利益与发展或复兴的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