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教育精准扶贫研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取得重大成就

宁夏教育精准扶贫研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取得重大成就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分散帮扶向精准扶贫、由党政主导到全社会参与,专项扶贫到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扶贫网络不断巩固完善,全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南部山区贫困面貌发生了质的向好的转变。尤其是宁夏固原市的扶贫成就,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

宁夏教育精准扶贫研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取得重大成就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宁夏扶贫开发历经了四个重大阶段,“三西”农业建设—“双百”扶贫攻坚—千村扶贫整村推进—百万贫困人口。从分散帮扶向精准扶贫、由党政主导到全社会参与,专项扶贫到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扶贫网络不断巩固完善,全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南部山区贫困面貌发生了质的向好的转变。

1.1983—1993年:“三西”农业建设

1983年到1993年,宁夏提出总体脱贫要求是:“三年停止破坏,五年解决温饱,十至二十年解决问题”,确定了基本工作思路:“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路都不通另找出路”,合理规划,积极封山育林,种草种树,全面协调发展农林牧副产业,初步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基本生存问题。

2.1994—2000年:“双百”扶贫攻坚

宁夏确立解决以温饱问题为目标:解决8个固定贫困县(区)、98个贫困乡镇、139.8万贫困人口的基本温饱问题。以“兴水治旱为根本,以解决水资源为核心,以科技发展为重点路径,扶贫到村到户”的思路,着力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并且,在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实施的背景下,安置移民30万人,开发土地40万亩,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

3.2001—2010年:整村推进、千村扶贫(www.xing528.com)

重点扶持全区128.6万贫困人口和1118个贫困村(千村)。坚持抓生态和生产,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2000年到2010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由987元增加到3415元,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1196元以下的,由30.5万减少到10.2万,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人口的生活条件,提高了贫困人口的自身发展能力。

4.2011—2015年: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计划实现

十二五”时期,宁夏回族自治区较好地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管得好、逐步能致富”的脱贫目标,“十三五”时期,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脱贫销号300个。建立起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机制,形成了“闽宁协作”等六大品牌。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成功典范闽宁协作模式等,为全面决胜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经验,树立了样板。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有效治理。

泾源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实施“三北”防护林和天然保护林工程,抢抓六盘山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契机,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扶贫新路子。实现了山绿与民富双赢目标。2014年以来,培育精品苗木12254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428亩,兑付到户补助资金865万元;累计完成精准造林31.8亩,采购建档立卡贫困户苗木13784户1351.6万株,兑付造林补助资金1.5亿元,户均增收1.09万元;选聘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700名,增加贫困人口工资性收入1万元。尤其是宁夏固原市的扶贫成就,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

基本经验:回顾总结30多年的扶贫开发历程,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共同参与到扶贫开发中;必须坚持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树立“愚公移山”志,一张蓝图干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必须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补短板、抓当前与谋长远结合起来,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大力改善基本条件,着力谋划长远发展,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健全完善高效的工作机制,不断探索构建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扶贫开发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突出群众主体地位,促进社会进步,共享改革成果;必须坚持“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凝聚内力与外力,形成强大合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