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典舞与提沉呼吸的关系

中国古典舞与提沉呼吸的关系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典舞中的“提沉”作为区别人体自然呼吸的具有严格规范的呼吸,对身韵之“形”影响很大。身韵之“形”无时无刻不和呼吸联系在一起。蒙古族舞的呼吸。气息的运用是朝鲜族舞蹈中的一大特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无论在动律与风韵,还是在内在美与舞姿美上,朝鲜族舞都是通过特有的节奏形式结合呼吸方法的协调一致呈现出来的。

中国古典舞与提沉呼吸的关系

艺术表现中,气韵生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艺术感受与艺术追求。舞蹈中的气韵生动源于动作中的呼吸,呼吸贯穿在舞蹈训练和表现的始终。将呼吸贯穿到动作中,有效掌握轻、重、缓、急、强、弱、深、浅等气息方法,会使舞蹈动作更加生动、更具韵味、更显质感;在舞蹈表现中如能有效运用和调整好气息,还可使舞蹈过程显得更加自如流畅,并减缓疲惫感。有效地掌握呼吸方法,能鲜明地反映出不同舞种在风格韵律上表现出的个性特征,更可直接反映在舞蹈动作表现的连贯性上,当呼吸、音乐、律动融为一体时,呼吸于动作和动作的连接之中可起到“润滑油”和提升艺术表现气质的作用。如大跳时,大喘气会破坏空中造型的稳定性,大憋气会造成全身僵硬,破坏美感,从而导致错误情感表达。当整个身体以一定的舞姿在空中移动时,身体应主动予以巧妙的呼吸处理,使大跳在空中形成一刹那的停顿感,从而突出大跳的优美舞姿。然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不同审美倾向于哲学精神使得不同舞蹈种类拥有着不同的呼吸特征与表现。

1.芭蕾的呼吸

芭蕾舞训练中十分注意动作的自然与松弛,在芭蕾基本功训练中有些学生出现手臂与上身僵硬、缺乏美感的问题,给人一种刻板乃至吃力、紧张的感觉,而有些学生无论是做地面动作还是空中动作都轻松自如,身体各部位配合与协调更是干净利索。其原因之一是呼吸的松弛带动手臂和上身的松弛,在这种松弛感的基础之上会衍生出动作线无限延长的质感,所以,呼吸也是芭蕾训练中的一个主要内容。

2.中国古典舞的呼吸

中国古典舞的核心训练课为“身韵课”,该课程被誉为中国古典舞训练课的“立身之本”,而呼吸对于身韵之“形”的重要性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训练因素。中国古典舞中的“提沉”作为区别人体自然呼吸的具有严格规范的呼吸,对身韵之“形”影响很大。例如“冲、靠”是“提沉”基础上“斜移”的动律;“含、腆”是“提沉”直接发展和强化的结果;“移”要先经过“提”,并在“沉”的过程中完成;“旁提”是在“沉”往上“提”的过程中,身体由下经“移”往上的上身弧线运动。在中国古典舞身韵短句训练中,“提沉”随处可见。身韵之“形”无时无刻不和呼吸联系在一起

中国古典舞最为突出的美学特征,便是讲究“气韵”,而其最本质的体现方式在于“呼吸”过程中“提沉”的把握与运用,因此,呼吸在身韵的“形”和“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提沉”训练是解决舞蹈内力和外力相结合的有效方法。所以,不管是在舞蹈训练课上,还是舞台表演中,都必须强调结合呼吸,合理地运用呼吸。其“欲前先后、欲左先右、逢开必合、必靠”、“起于心、发于腰、行于体”的动作规律与动律原则,以及一切从反面做起的“反律”式规则是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典型的个性韵律。这种韵律强调动作轨迹以画圆为主,人体的任何运动路线都应呈现出“圆、流、回”的动势走向,强调以腰为轴的“平圆、立圆、八字圆”运动路线,这一切鲜明地构成了中国古典舞独特的动态韵律与美感。

3.民族民间舞的呼吸

不同民族舞蹈的呼吸需要根据所做的动作来控制,它的频率不是单一的、平均的、自由的,而是需要跟随动作的幅度、大小和节奏的变化来加以变化和调节。

藏族舞的呼吸。藏族舞的呼吸带有很强的压迫感和负重感。舞者气息尽力吐纳,形成了藏族舞慢吸慢呼的特点。如藏族舞中弦子部分的训练,其基本动律为“屈伸”,伴随呼吸的特点,使得呈现出来的舞姿动律带有了延绵不断、连贯性与控制性的特征。

蒙古族舞的呼吸。蒙古族舞的呼吸是在重拍吸气,随后在慢吐气的过程中,完成各种不同的动作姿态,舞蹈特征就是在慢吐气中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如趟步加柔臂,柔臂是肩部动作的延续波浪形伸展。趟步要求膝部平稳,并随步的动向移动,在动作中,无论是哪边的手臂向下压,呼吸都要走一个下沉的弧线。所以在蒙古族舞的练习中,它的流动多以呼吸带动起伏,以流畅自如的气息,体现动作的轻重缓急,体现蒙古族舞粗狂彪悍、稳重端庄的特征。(www.xing528.com)

朝鲜族舞蹈的呼吸。气息的运用是朝鲜族舞蹈中的一大特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无论在动律与风韵,还是在内在美与舞姿美上,朝鲜族舞都是通过特有的节奏形式结合呼吸方法的协调一致呈现出来的。从“快吸气、屏气、慢吸气”到“快呼气、屏气、慢呼气”,这些都是朝鲜族舞蹈的呼吸特点。朝鲜族舞最注重的是内涵和气质,韵味极强,从舞蹈的表现中可以发现,舞蹈动作虽然不多,可是做起来很累,这正是因为融入了呼吸的要领,这样练习便能体会到呼吸与动作相融合的精髓。

将呼吸贯穿于每一个动作中,可以减少身体的疲劳,可以推动舞蹈技巧的娴熟和变化,可以表现舞蹈动作的力度和线条,可以促进舞者有效地传达舞蹈的内涵与情感。“起要吸、止要呼”,一般舞蹈动作的起法都用吸气,而在动作结束复原时易用呼气。前者有引起动作的作用,后者不仅是一种自然反应,而且也加强练习者心理上和动作走上的结束感。吸气有提长感,使跳跃轻盈、落地自如,呼气又使落地后蹲的动作具有了延续性与流畅性。跳起或向上伸展动作用吸气,下蹲或向下动作则用呼气。民族舞蹈的种类还有很多,但是在舞蹈中如果不注意用呼吸,不在动作与节奏中找呼吸的“换气口”,只模仿外形动作,舞蹈就成了动作堆积的四肢运动,失去了它本有的魅力。因此掌握好呼吸,可以运用它来贯穿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可以用内在的气息去呈现舞蹈的表达。

4.街舞的呼吸

街舞最初是美国黑人的街边文化,舞蹈的运动特点是爆发力强,而在舞动时,肢体表现也比较夸张,用全身的活力传递一种热情和澎湃的感觉,其表现中也同样注重呼吸的运用。

Breaking,这类街舞属于技巧型街舞,要求舞者具有较强的力量,较好的柔韧性与协调性,多受国内青少年喜爱,通常跳这种类型舞蹈的青少年被叫作B-Boy/B-Girl。为了确保技巧造型更加完美,舞蹈动作过程中的呼吸处理是十分重要的。有时要在起跳之前做些呼气的辅助动作,舞者要适时地调节好呼吸,这就如同在赛跑运动中,懂得如何调节呼吸的人才有可能取得胜利的道理是一样的。

Hip-Hop,属于舞蹈型街舞,技巧性要求不高,更强调舞者有较强的肢体灵活性和控制力。由于Hip-Hop不如Breaking的技巧性强,也缺乏竞技性,但动作过程由呼吸带动的韵律性和律动性显得尤为突出。用力越大,气息越深,舞蹈者提气的时间也就越长,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吸气和吐气的长度以及深度必须与身体一致。动作表现应敏捷迅速,不拖泥带水,具有较强动感。

New Jazz,这是一种由Jazz发展而来的舞蹈类型,该舞蹈专门由女生跳,以手臂动作为主,腰的扭动和臀部的动作为辅,讲究柔美和瞬间的爆发力。舞者在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后,肌肉不会因为疲劳减慢速度,在一组动作结束换成另一组动作开始之前,需要进行一次深呼吸,呼吸要根据动作技巧的要求来进行调节和掌握调换轻重缓急。

综上所述,无论是具有天鹅翅膀般的手臂,还是有着“心灵之窗”美称的眼睛,或者韵律多变的身体与赋予灵动性的步法,其最终表达都是为了传递舞蹈的情感与主题思想。而在情感的传递中,直观的动态表现也会让观看者感受到一种无形的生命力量,这种“生命力”通常是舞者在“呼吸”带动下,赋予手、眼、身、步等肢体动作以情感内涵,并运用不同时间、空间、力度等质感的动作使舞蹈拥有“韵”的味道,同时营造出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表达。此外,当舞者融入舞蹈的意境后,其身体会在节奏、旋律的带动下产生律动,在律动中赋予节奏长短、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要素,即形成身体韵律。这里解读的韵律由两大部分组成:①生理性韵律表达,通常情况下是在情绪兴奋、听觉受到有节律的音响刺激、环境和氛围助推等情况下舞者产生的身体表达行为,在民间自娱、节庆娱乐、健身等活动中身体经常会自然律动。②艺术性韵律表达,通常以舞种分类出不同的动作韵律,同一个身体在表现不同舞蹈风格时将反映出截然不同的韵律方式,因此,舞蹈的韵律性几乎是舞蹈表现中最重要的核心要素之一,在舞蹈学习中应重视和有效掌握不同舞种的韵律表现方法,因为这将直接反映出舞蹈艺术表现的综合水平和艺术魅力。如在中国古典舞表现中,强调“形、神、劲、律”“形三,劲六,意八,无形者十”“曲、圆、收”“点、线、顿、畅”等动作特点。其中,“无形者十”是舞者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意境中,意为象,为思。象与思都受制于主观因素的影响,然而气韵则主要彰显于客体之中,只有在“忘我、无我”之象时,气韵才得以生发,崇高至上的人格与内在生命力才得以升华,舞蹈所追求的意境才得以实现。汉唐作品《绿带当风》,舞蹈以古筝为伴奏,表演者灵活而流动的身体韵律,如剑一般时而向上、时而向下的抛袖技术、抑扬顿挫的舞蹈动势以及旁90°的折腰舞姿、S形姿态造型、长袖遮面遮嘴等具有特点的主体性动作,给舞蹈“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舞蹈的节奏、音乐的运用到舞蹈表现中所传递的动态视觉冲击力,展示了中国传统“和合”“至善”“至美”“超现实”的乐舞思想与文化内涵。从高超的舞蹈表演与对长袖、服饰等道具的运用上,似乎可以看到汉代时期受丝路文化影响的乐舞踪迹。整个舞蹈的内容与形式是对汉乐舞中“折腰之舞”风格、动势、形态等特点的挖掘与彰显,以及对中华古代乐舞文化的探索与弘扬。通过表演者训练有素的身体及手、眼、身、步、呼吸的巧妙综合运用,传递出作品的情绪情感与中国古代具有泱泱汉风的“罗衣从风、长袖交横”“若俯若仰,若来若往”“气若浮云,志若秋霜”的古乐舞精神风。舞蹈不仅彰显了表演者自身的内在生命力,而且富有意境之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