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旅游人类学研究概况

国内旅游人类学研究概况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对旅游人类学的研究概况,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一)对西方旅游人类学理论与知识的翻译、介绍20世纪90年代后期及本世纪初期,旅游人类学在中国刚刚起步,主要工作就是翻译、介绍西方旅游人类学代表性的著作与论文。(三)对旅游人类学基本理论的探讨在引进、借鉴西方旅游人类学成果的同时,国内学者也大胆尝试对旅游人类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

国内旅游人类学研究概况

国内对旅游人类学的研究概况,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

(一)对西方旅游人类学理论与知识的翻译、介绍

20世纪90年代后期及本世纪初期,旅游人类学在中国刚刚起步,主要工作就是翻译、介绍西方旅游人类学代表性的著作与论文。比如,张晓萍等翻译的史密斯《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宗晓莲翻译的纳什《旅游人类学》等论文集和专著,张晓萍撰写的《旅游人类学在美国》《纳尔逊·格雷本的“旅游人类学”》《西方旅游人类学的“舞台真实”理论》的论文,宗晓莲撰写的《西方旅游人类学两大研究流派浅析》《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述评》的论文。

(二)对旅游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有旅游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的论文,比如徐崇云、顾铮1984年发表的《旅游对社会文化影响初探》;而到90年代末期以后,这一领域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的论文数量逐渐增多。

(三)对旅游人类学基本理论的探讨(www.xing528.com)

在引进、借鉴西方旅游人类学成果的同时,国内学者也大胆尝试对旅游人类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社会文化变迁、真实性与商品化、旅游凝视与旅游体验、符号与象征、文化资本、文化再生产、仪式与朝圣、消费主义、主客关系、文化认同、社区参与、遗产博物馆全球化现代性)与地方化(地方性)等。人类学在中国一直被称为民族学,已经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1997年潘盛之所著的《旅游民族学》,可看作是中国第一本类似于西方旅游人类学的专著。

(四)对旅游发展中的具体事项和现象的研究

这一研究是采用母学科人类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其应用人类学的色彩更为浓重。该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住宿、餐饮、工艺品与纪念品、民族节庆、旅游产品、旅游资源开发、跨文化管理与交流、旅游规划设计等众多方面。

(五)对旅游人类学现有框架体系结构的审视与反思

国内在引入、介绍西方旅游人类学的同时,也基本上接纳了它的理论体系框架,尤其是3个经典研究视角等研究范式对国内影响甚大。但近几年来,一些研究者对现存旅游人类学理论体系与旅游人类学本土化等问题进行审视和反思,提出了一些极具价值的创新观点,比如杨丽娟2014年发表的《西学东渐之后:旅游人类学在中国》、向玉成2015年发表的《旅游人类学“单向度”研究取向之反思》等论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