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领导力探索:自我决定理论与乐观悲观的归因问题

学校领导力探索:自我决定理论与乐观悲观的归因问题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有关乐观悲观的观点中,一个区分乐观性的维度是外部归因与个体内部归因。然而,这种乐观性的归因从自我决定理论的角度来看,却存在某种内部的矛盾和抵触。上述分析表明,乐观和悲观的三个分析维度之间,是存在一定矛盾的,个体自身内部与外部归因,同时间上的持久与短暂,空间上的全局与局部,存在一定抵触的可能。原因在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字面意思突出了内在动机、自主控制,而未能体现出如自我效能、胜任这样的内容。

学校领导力探索:自我决定理论与乐观悲观的归因问题

在有关乐观悲观的观点中,一个区分乐观性的维度是外部归因与个体内部归因。乐观性的归因认为:当一件好事发生时,个体倾向于内部归因,也即是说,好事的发生是个体自己努力的结果;而当坏事发生时,个体则倾向于外部归因,认为坏事的出现是外部环境导致的,例如,时运不佳、外界条件不具备等。然而,这种乐观性的归因从自我决定理论的角度来看,却存在某种内部的矛盾和抵触。例如,当把坏事的发生归因于外部环境因素时,外部环境的因素可能短期是无法改变的,从而这种归因变成持续性、长久性的原因。此时,乐观的坏事外部归因恰恰变为悲观的坏事持续性和长久性;而另一方面看是悲观的归因,把坏事发生的原因归咎于是个体自身的原因,但是个体自身中短期可变的因素,例如,努力不够,而不是智商太低,这样的坏事只是短暂的、局部的,此时,看起来是悲观的看法,坏事的内部归因,变为坏事是可以改变和转化的。上述分析表明,乐观和悲观的三个分析维度之间,是存在一定矛盾的,个体自身内部与外部归因,同时间上的持久与短暂,空间上的全局与局部,存在一定抵触的可能。

自我实现理论中,个体存在三种不同的因果导向:自主导向、控制导向和非人格化(客观)导向,其中,非人格化导向就是乐观性归因中的外部导向,两者说的是一回事,即事情的发展不是自己能左右的,完全是外部环境使然。显然,非人格化导向是一种悲观的归因方式,因为非人格化的导向导致自我贬低及抑郁[30]。但是仅从外部归因的方式看,非人格化导向倾向于认为坏事的发生也是外部环境使然,仅从这一维度看,又具有一定的乐观性。

[1]参见[美]简妮·爱丽丝·奥姆罗德著,汪玲等译《学习心理学(第6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330页)。

[2]参见Richard Ryan,Edward Deci and Maarten Vansteenkiste“Autonomy and Autono-my Disturbances in Self-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Research on Motivation,Attachment,and Clinical Process”chapter 9,或参见网址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98226049_Autonomy_and_autonomy_disturbances_in_self-develop-ment_and_psychopathology_research_on_motivation_attachment_and_clinical_process

[3]关于内在动机、外在动机与自发性动机、控制性动机的关系可以参见Gagne and Deci“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work motivation”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6,331~362(2005),尤其是336页的图1所示。

[4]既然在狭义理解上自我决定理论就可以说明内驱力系统,为何还要发明“内驱力系统”这样一个词语?原因在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字面意思突出了内在动机、自主控制,而未能体现出如自我效能、胜任这样的内容。内驱力系统更容易理解一些。

[5]参见[美]简妮·爱丽丝·奥姆罗德著,汪玲等译《学习心理学(第6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6章“动机与情感”,329页)。

[6]参见Gagne and Deci“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work motivation”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5,26,347。

[7]关于法医秦明的介绍可以参考秦明在《一席》的演讲“无声的证词”http://www.iqiyi.com/w_19rqz0mgyx.html。

[8]参见黄西著《黄瓜的黄,西瓜的西》(中信出版社,2015年,108页)。

[9]参见http://news.cntv.cn/2013/08/12/VIDE1376242678487612.shtml。

[10]自我效能、自我决定、自我实现的作用与内在动机的作用类似,有关内在动机的作用参见[美]简妮·爱丽丝·奥姆罗德著,汪玲等译《学习心理学(第6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329页)。心流体验被看作是“内部动机有一种尤其强烈的表现形式”(同上)。

[11]参见罗伯特·J·斯滕伯格主编,施建农译,《创造力手册》138页及186-198页)。

[12]参见http://baike.baidu.com/link?url=T9kjnFbD7__nHmUSO5zNj3mKyUN WnAPrxnd5jxn-Qpmu9ItPyPY1i0Fily4vfOB2gNdnvf17RwSouyT7MY65uNo8Sx_x5vg epCfxsNZtHnq#reference-[14]-4811514-wrap。

[13]参见http://ent.ifeng.com/entvideo/detail_2011_12/26/11565848_1.shtml。

[14]对体制内的工作状态的描述,有很多相似性,王石在提到自己当年下海经商时也使用过类似的表述。似乎体制内的工作就是很容易让人产生重复和倦怠感的。

[15]例如下面讲到的崔永元的案例,尽管单位允许他不参加单位的各种会议,也无助于他对职业倦怠问题的克服。(www.xing528.com)

[16]参见http://baike.baidu.com/link?url=D3lOoKQUS1WceaihLUaYTgKTTmFFK0698tywhlHFTsJlCXf-oZ6O7QB2J50xnI5kKw6KHJFhJbOMTIkwhTJ4VwLb4Ob9z CUeliZrr-KR-AC。

[17]参见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ps/1921/2010/2010122010343072124 7380/20101220103430721247380_.html。

[18]当然,学一行干一行这样的情况很多,在大学教师队伍里几乎人人如此,然而,是不是多数人都真的喜爱自己的专业,出于内在的动机,出于兴趣和爱好从事大学教师这份职业,那就不一定了。

[19]参见http://v.ifeng.com/documentary/figure/201303/d16c899b-fb0d-4347-8935-3c046720431d.shtml。

[20]参见[美]简妮·爱丽丝·奥姆罗德著,汪玲等译《学习心理学(第6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342-347页)。

[21]参见艾玛·普里卡斯特罗霍华德·加德纳“第11章从个案研究到直接概况:创造力研究的一种方法”(罗伯特·J·斯滕伯格主编、施建农译《创造力手册》172页)

[22]有关创造力的案例研究给了作者关于职业驱动力研究的很多启发,从相似性上讲,我们都运用案例分析以及通过研究对象的传记、相关报道和资料进行深入的质性研究;不同点在于,我们的研究对象大多是职场中的创造力个体,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杰出创造者,从这个角度讲,职业驱动力的研究对象是普通人。这里的分析试图建立起职业驱动力的案例研究同有关创造力的案例研究之间的关联,明确普通人与高创造力个体之间的关系。

[23]参见Teresa Amabile“Big C,little c,Howard and me: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 creativity”Harvard Business School working paper,12-085,September 30,2012,4。

[24]说起来难以置信,不过作者确实是自己从人本主义创造力的角度,提出的这个中c看法,在写作有关中c的内容过程中,我们发现阿玛贝尔教授早已有同样的想法。需要说明的是,作者有关中c的想法来源于职业驱动力的案例分析,以及对职业驱动力案例同创造力之间关系的思考,正如阿玛贝尔上文所说,我们这里所说的中c同James Kaufman和Ronald Beghetto所说的职业c“pro-c”非常相近(参见James Kaufman and Ronald Beghetto“Beyond Big and Little:The Four C Model of Creativity’’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2009,vol 13,No.1,1-12)。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关职业发展驱动力的案例研究实际上就是对中c进行的案例分析。

[25]阿玛贝尔对霍华德·加德纳和自己在创造力观点上的差异进行分析后,她表达了对这种差异的一种调和观点。参见Teresa Amabile“Big C,little c,Howard and me: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 creativity”Harvard Business School working paper,12-085,September 30,2012,14。

[26]参见凯斯·索耶著,师保国等译《创造性:人类创新的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90页)。

[27]参见http://www.jiemian.com/article/589264.html对张益唐的采访和相关报道的综述。

[28]参见Deci,E.L.,&Ryan,R.M.The general causality orientations scale:self-determination in personality.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1985,19,111–112.以及Gagne and Deci“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work motivation”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5,26,339。

[29]参见Deci,E.L.,&Ryan,R.M.The general causality orientations scale:self-determination in personality.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1985,19,109-134.

[30]参见Gagne and Deci“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work motivation”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5,26,33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