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运河文化演进70年江苏卷:研究系列丛书总序

大运河文化演进70年江苏卷:研究系列丛书总序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背景下,“大运河研究系列丛书”在江苏人民出版社的出版可谓恰逢其时。作为丛书撰写单位的南京邮电大学,于2018年初成立了“大运河研究中心”,是大运河沿线较早成立的新型智库之一。期望通过扎实深入大运河沿线开展系统调查研究而形成的这套丛书,能够为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高质量建设和发展贡献一份“南邮智慧”!

大运河文化演进70年江苏卷:研究系列丛书总序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为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文化资源导航定向。江苏作为大运河的发祥地,是大运河全域中水系最多、覆盖地域最广、通航里程最长、文化遗产最丰富、流经城市最多、沿线城镇最繁华的区域。我们有责任、有担当也有能力高质量地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在这一背景下,“大运河研究系列丛书”在江苏人民出版社的出版可谓恰逢其时。

“大运河研究系列丛书”选题广泛、形式多样,在即将出版的第一辑中,既有从宏观角度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传承与利用工作的系统研究,也有从微观视角对大运河亲历者70年集体记忆的精彩呈现;既有对大运河城市发展的历史性考察,也有对沿岸百姓生产生活状况的现实性思考;既关注了大运河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又探讨了大运河文化的开发与利用。一幅饱含家与国、历史与现实、人文与自然等丰富元素的大运河时代画卷正徐徐展开。这套丛书丰富的视域与内涵,得益于南京邮电大学大运河研究中心众多学者们广阔的研究视野,特别是他们中有数十位优秀青年学子,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大运河儿女”,对大运河有着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天然的文化认同。他们从微观的、个体的视角出发,生动地呈现了普通人对于大运河文化的记忆、理解和认同,在具体而细微中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沧桑巨变,也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青年学者宝贵的人文气质和强烈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它贯通南北、沟通古今,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勇气的集中体现,也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绵长的文化基因。“大运河研究系列丛书”正是对大运河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历史精神内涵和经济社会时代价值的深度挖掘,将有利于推进合理利用文化资源,高质量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也有助于中华文化时代价值和风采的展现。

作为丛书撰写单位的南京邮电大学,于2018年初成立了“大运河研究中心”,是大运河沿线较早成立的新型智库之一。一方面,该中心与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等30余家大运河沿线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成立了“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积极推进构建“选题联动、研究联动、成果联动”的协同研究新模式;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一系列脚踏实地的调查研究活动:2018年6月至7月,会同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组织13位专家学者从北京通州南下,对京杭大运河进行了一次全流域调研,并与沿线政府、文史研究等部门有关人员开展了深入座谈交流。2019年7月至8月,又组织16位研究人员和136位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大学生奔赴大运河沿线,行程1800多公里、覆盖大运河文化带8省市56个核心区,寻访300余人,搜集了大量的访谈、影像和文本资料,形成近200万字的调研成果,也是这套丛书的重要研究积累。(www.xing528.com)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将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和统筹大运河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期望通过扎实深入大运河沿线开展系统调查研究而形成的这套丛书,能够为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高质量建设和发展贡献一份“南邮智慧”!

2019年10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