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运河文化演进70年-江苏卷,展现江苏段文化产业发展举措

大运河文化演进70年-江苏卷,展现江苏段文化产业发展举措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表明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自发阶段进入自觉阶段。(三)政策地区差异状况据统计,关于大运河江苏段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地方政府出台的,沿线8市中以苏州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数量最多、类型最广。

大运河文化演进70年-江苏卷,展现江苏段文化产业发展举措

一、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大运河江苏段文化产业发展依托于江苏省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持续对体制机制进行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使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得到完善,产生了一批龙头文化企业,新兴文化产业得到蓬勃发展,文化人才队伍逐步壮大。一方面是勇于实践探索。江苏将省一级的所有院团整体进行改制,组建了江苏省演艺集团,开创了全国先河。国家重点保护剧种昆曲京剧,通过市场化、产业化、企业化办法得到积极保护,走出了一条非遗保护、继承、发展、创新的新路子。同时,大运河江苏段还探索调整市县文化行政管理机构,在具备条件的市县推行广电、新闻出版、文化“三局合一”,试行文化综合行政执法,进一步对文化市场监管方式进行规范,对管理效能进行提高,营造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另一方面是培育龙头企业。从2001年起,以企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为重点,将广电、出版、演出等从事经营性业务的事业单位从主管厅局中分离出去,组建了四大文化集团;从2004年起,以培育主体、转企改制、整合资源为重点,把各地因行政区划分的资源进行整合,完成了六大省级文化集团的组建,即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江苏省广电集团、江苏省广电网络公司、江苏省文化产业集团、江苏省演艺集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从2007年起,以健全监管体系为重点,以股改为目标,对文化体制改革进行进一步深化,已有几家企业积极筹备上市。

(一)政策制定状况

1996年九届五次全会上,江苏在全国首次提出“把江苏省建设成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大省”的奋斗目标,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综合指标体系之中。这表明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自发阶段进入自觉阶段。随着《江苏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苏发〔2006〕33号)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全省文化战线创新体制机制、发展和谐文化,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步伐,以多种方式进行的改革探索越发深入。2008年正式出台了《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苏政发〔2006〕113号),这一政策不仅加大了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支持力度,重点文化企业集团还可以享受各种优惠政策,并为鼓励新办文化企业、兴办高新技术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出口出台了相关的优惠税收政策。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的意见》(苏政发〔2013〕76号)、《关于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意见》(苏发〔2015〕17号)、《关于加快提升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发展水平的意见》(苏政发〔2015〕39号)及《三年行动计划》(苏政办发〔2015〕31号)、《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5〕33号)、《关于促进江苏省文化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苏宣发〔2015〕8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文化企业的发展营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江苏省“十三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就文化产业发展作了专门规划,总的目标是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

(二)政策内容拓展

从江苏省省级文化产业相关政策来看,早期主要以经济政策为主,包括《江苏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建设若干经济政策规定的通知》(苏政发〔1996〕154号)、《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文化大省建设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苏政发〔2001〕74号)、《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苏政发〔2006〕113号)。近十年,政策类别明显增多,涵盖文化科技创新、舞台艺术、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互联网体育文化创意等,表明文化产业的多样性和专业化在不断提高。但是,目前绝大多数还是针对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市场管理、政府支持措施等产业发展初级阶段的问题,而文化产业专业化、规模化、结构优化以及转型升级等产业纵深发展的相关政策较少。

(三)政策地区差异状况

据统计,关于大运河江苏段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地方政府出台的,沿线8市中以苏州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数量最多、类型最广。其中综合性政策有《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苏府〔2007〕10号)、《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苏府〔2009〕182号)、《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苏府〔2011〕231号)。关于旅游、文化创意、演艺等产业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重点文化企业认定和考核、文化产业担保基金、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认定命名等具体工作也制定了相关政策。例如,无锡市人大1983年通过了《古运河保护规划决议》,1995年古运河又成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避免了与众多沿运城市文化遗存一样全部消失的结局,留下古运河文化的绝版。 1981年,无锡旅游局举办“古运河之旅”,将此定为旅游项目,以“欲游古运河,请到无锡来”的口号打入国际旅游市场。20世纪90年代末,无锡城市建设规划中将无锡市定位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区域性交通枢纽、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1999年,无锡市出台了新的旅游发展规划,确定旅游发展工程——“3456”工程分步实施,主要内容为:充实优化观光带旅游、文化旅游和度假旅游三大主题;开发完善环太湖、江阴、锡山、宜兴四条特色旅游路线,建成一湖(太湖风光)、一区(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一城(山水影视城)、一河(古运河风光带)、一桥(江阴长江大桥)五大旅游景群,形成以管理为主,以质量取胜、以获取效益为目标等六大旅游体系。2003年下半年起,无锡市规划了一条“古运河民俗文化旅游带”,以9.5公里河道中轴线,串联两岸惠山古镇、阿炳故居、薛福成故居、钱钟书故居文渊坊、东林书院、茂新面粉厂等大批人文景观,并联动古运河风情街、古运河博物馆、无锡丝绸博览厅等景点,着手修复两岸的古民居、古驳岸、古窑和河边的水码头。而宿迁、镇江和淮安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这和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也是相对应的。

二、融资渠道走向多元

文化产业大力发展之际,信托银行、债券共同发力文化领域,文化投融资体系基本成型。江苏省政府于2007年设立文化产业专项引导资金。经过2007—2016年9次评审遴选,共支持1449个项目、带动项目总投资1670亿元、安排资金17.85亿元。省级专项引导资金已成为促进和调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杠杆,有力带动了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力量投入文化产业,催化了重点文化产业集团和优秀民营文化企业做强做大,推动了文化产业结构布局明显改善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目前,大运河江苏段沿线各市都设立了专门的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经济条件最弱的宿迁市也有3000万元。2017年大运河江苏段文化体育与传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共99.80亿元,占总支出的1.69%。(见表5-14)为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为文化企业发展开掘资金源泉,注入发展活力,省文化厅与省委宣传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江苏省文化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省文化厅先后与国家开发银行江苏分行、北京银行南京分行、江苏银行签署了《支持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荐并协助省内各大银行为文化企业提供贷款、融资等金融服务。江苏省银行业机构相继推出“文创贷”“文化悦民”“创意贷”“鑫动文化”等文化金融专属产品,通过创新互保、联保、版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收益权质押等抵押担保方式,来满足文化企业的融资需求。

社会资本和外商资本也逐渐进入文化产业领域。2017年苏州市有唯智GENEWIZ、瑞博生物、云学堂、博云BoCloud、派格医药、凯杰(苏州)、盖雅工场GaiaWorks、长风药业、食行生鲜、贝康医疗、体素科技、工品汇、全亿健康、蓝白红影业等15个项目获得亿元及以上人民币融资,成功跻身“2017亿元融资俱乐部”。文化投入的社会化也已经渗透到苏州文化设施建设和传统的文化保护等各个方面,苏州的各类民办美术院、美术馆、昆曲传习所和民间艺术团体也快速涌现。

境外资本对大运河江苏段的投资力度也有所加大,例如,华映资本先后在苏州、无锡等地成立了文化产业基金。截至2016年,扬州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总资产中,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资产和外商投资企业资产分别占恩华产业总值的23.1%和9.8%;在营业收入中,港澳台商企业营业收入和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占文化产业营业收入的38.3%和9.8%。港澳台商的投资企业资产总量和营业收入有显著上升,内资企业则有所下降。

表5-14 文化体育与传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及占总支出的比例

三、融合发展理念逐步树立

(一)与旅游融合发展

大运河江苏段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一直强调转化旅游资源、开发文化商品、举办文化节庆来推动“文化+旅游”的融合。转化旅游资源方面,近年来,恒大童世界、江阴梦东方、宜兴国际旅游度假区、美国汉舍等一批投资超百亿的旅游重大项目相继签约开工,天目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A股主板常州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获批国家5A级景区,隆力奇养生小镇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全国十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此外,为协调区域发展,根据《关于支持和促进苏北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2017年江苏省推出首批13家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单位,无锡灵山禅意小镇、无锡湖茶旅风情小镇、无锡阳山桃源风情小镇、苏州永联江南田园风情小镇、苏州震泽丝绸风情小镇、苏州旺山文旅风情小镇、常州南山竹海风情小镇、宿迁三台山衲田花海风情小镇位列其中。开发文化商品方面,近年来,江苏发展大会“水韵江苏”特色商品展示活动和首届“水韵江苏”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圆满完成,“乐购江苏”“江苏游礼”成为引领旅游商品和购物消费的新时尚。苏州吴中、泰州兴化建立了旅游购物无理由退换制度。举办文化节庆方面,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已形成常态化的国际马拉松赛事,和环太湖公路自行车赛等一批品牌活动。

镇江航空旅游季等品牌活动,成为旅游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典范和品牌。镇江处于运河与长江的交汇处,运河沿岸的居民发展出颇具特色的饮食文化。镇江恒顺香醋酿造技艺、恒升酱醋酿造技艺、锅盖面制作技艺、蟹黄汤包制作技艺、水晶肴肉(镇江肴肉)制作技艺等被称为“镇江美食名片”,同时由于商业开发得当,商业价值颇高,吸引各方游客前来品尝;扬中河豚文化”也已越做越强,吸引着各方游客,切实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这可以说是镇江发展运河文化产业的成功案例。

大运河扬州段作为大运河全流域所有城市中拥有河段总长度最佳、历史最久、内容最丰富、变化最大、景观最多的河段,为扬州提供了丰富的运河景观深度开发的可能性。扬州境内也形成了以京杭大运河扬州段为纽带的比较完整的古镇链。这些古镇历史悠久,兴起发展和运河密切相关;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自然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佳;物产丰富,美食独特。近年来,扬州运河古镇在加快完善城镇功能、改善城镇环境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古镇的保护和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凸显其自身独特的个性特征。高邮市界首镇利用万亩芦苇荡,将养殖捕捞业与生态旅游、渔文化体验有机融合,实现了一产和三产同步发展;广陵区湾头镇注重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扬,形成了融玉雕工艺、玉雕艺术、玉雕文化和赏玉、玩玉、购玉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邵伯每年一度的龙虾节引无数食客品尝;邗江区瓜洲镇的滨江生态文化旅游,正在打造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历史文化传说为背景、运河古渡为核心,现代化国际化的休闲度假胜地;高邮市高邮街道办事处的邮文化、仪征市十二圩办事处的盐运文化等也已成为这些运河名镇特有的品牌和资源。当前,邵伯镇已成功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界首镇顺利通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特色旅游景观名镇验收。这些运河名镇依托自身的地理和资源优势,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极探索,大力发展分化产业,各自走出了一条体现自身特点的古镇复兴繁荣之路,有力推动了城镇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也为今后打造特色小镇,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与科技融合发展

江苏充分利用科技大省这一优势,大运河江苏段大力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大力培养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不断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支持“恐龙复活计划”等多项重大文化科技融合项目。一是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文化科技创新的意见》《江苏省重点文化科技企业管理办法》《江苏省文化科技产业园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对文化科技产业园的认定条件、申报程序、考核管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二是文化科技产业园快速发展。在2010年法国戛纳电视节上,无锡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的原创动漫作品《西游记》以一集10万美元的价格刷新了亚洲动漫海外发行价的纪录。三是科技融合型龙头企业不断涌现。在动漫游戏、文化创意、数字出版、文化装备制造、广告传媒等领域已培育出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企业。四是新兴文化业态渐成主体。随着文化科技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大数据时代的悄然来临,以网络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移动传媒技术等为核心的新兴文化业态已成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www.xing528.com)

作为大运河江苏段沿岸的“江南第一水乡”,周庄于2014年4月实现了景区的无线网络(WIFI)全覆盖,正式拉开了“智慧景区”建设的帷幕。之后,周庄启动了智慧票务系统、订房系统和智慧景区管理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水平,成为江苏省首批智慧旅游示范基地。2015年以来,周庄本着发展“融入古镇生活的旅游”理念,建设了古镇电子门票整体解决方案、游览导示系统,进一步提升周庄旅游业发展空间,并打造5A级的服务品牌。

(三)与媒介融合发展

文化具有强大的嫁接、融合和激活功能,融合发展的核心是“互联网+”、“资本+”、“互联网+资本”。江苏省抓住国家实施“互联网+”行动和江苏科技强省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2014年12月底出台《关于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来,省主要新闻媒体和各地各媒体积极行动,努力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一些重点融合项目有序推进,融媒体人才队伍初见形态。

从大运河江苏段的企业发展看,新兴业态呈现快速增长之势头。例如,无锡数字电影产业园布局了数字拍摄和后期制作产业,2016年实现了产值20多亿元,仅用3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传统影视基地10年的发展。苏州蓝海彤翔搭建了文化大数据平台,采取众包和众筹的模式,汇聚了300多万专业人才,形成创新创业“蓝海”,每天完成的影视动漫项目总额近400万元。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成为江苏省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亮点和“文化苏州”的一个创意品牌。该产业园主要发展电子图书、电子商务、游戏、互动教育和应用软件四项内容,并将游戏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入驻的游戏类企业业务各有侧重,有企业重点发展信息产品、通信科技、数码分销、智能交通和软件集成;有企业以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为基础,通过新媒体传播民族文化,将高科技应用于3D网游,并涉足文化旅游等领域;有企业重点打造国际化网游平台,生产多样化的高质量产品,为用户提供基于浏览器、智能移动终端和PC客户端等多种平台的大型网络游戏产品。

(四)与文化创意融合

1994年澳大利亚首次提出创意国度战略,引起全球很大反响。澳大利亚因主要依托矿产和农业等自然资源,文化产业发展缺乏动力,且人口很少,文化消费有限,所以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并不大。但文化创意设计企业集聚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大运河江苏段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式。大运河江苏段的无锡博物院、徐州博物馆、常州博物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苏州图书馆、苏州博物馆、苏州戏曲博物馆、苏州碑刻博物馆、苏州美术馆、淮安市博物馆、周恩来纪念馆、淮安市文化馆、扬州博物馆、镇江市图书馆、镇江博物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镇江市文化馆、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宿迁图书馆、宿迁市博物馆入选江苏省首批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同时,文化创意功能区、创意空间、创意街区、文化园区(基地)已成为融合发展的载体。例如常州将中华恐龙园、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和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的软件园进行整合,形成了一个总面积达8平方公里、定位于长三角地区一流生态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创意文化产业基地,且已初步形成软件、动漫、网络游戏为特色的创意产业集群。

另外,常州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运河文化创新特色进行挖掘,除对重要的文化遗址修建展览馆、纪念馆、博物馆等固定场所进行开发保护外,并且逐步形成了以“运河五号”创意街区为代表的文化遗产开发体系。由于常州处于经济中心区域的水运要道上,伴随着近代纺织工业的发展,以及新中国纺织工业的逐步繁荣,工业文化逐渐成为常州段运河水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就是利用常州工业发展过程中的老车间、老工厂遗址,依托运河沿线,对常州段运河的水文化进行保护、开发和传承的一个产业项目。成立于2008年的“运河五号”创意街区位于常州段运河南岸,是常州市构建“运河历史文化产业带”的重要节点,围绕“运河文化、工业遗存、创意产业”的三大主题,通过“改造、削减、增补”的办法,利用文化遗迹和工业遗存,“运河五号”项目将旧厂房改成以设计服务为主、汇集各类企业和创意文化人才的文化创意街区。利用工业厂房特有的艺术特色和氛围改建成适合艺术家、设计师创作的创意产业聚集区。“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形成了以艺术体验项目和艺术咨询服务为核心产业,以空间氛围和艺术设计感作为卖点,以酒吧和咖啡馆作为游客载体的一个集创意产业、旅游观光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复合型文化产业街区。 2017年6月在“运河五号”打造了大运河记忆馆,该馆集“运河历史”“运河遗存”“运河风物”“运河儿女”“运河新姿”五大板块于一体,为古运河畔老街区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自2009年以来,“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吸引了千名文创青年和各类创意团队入驻,举办了一系列文化创意类活动,荣获中国创意产业最佳园区奖,成为两岸文创产业合作实验示范基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工业旅游景区,省重点文化产业园、省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器。

四、产业品牌依次打造

大运河江苏段依托大运河沿岸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出一批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产业品牌。江苏无锡影视基地作为江苏影视文化产业的一个亮点,其发展经验值得借鉴。作为大运河江苏段文化产业重点发展对象的文旅产业,“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和“中国大运河第一古镇”窑湾品牌的打造经验令人称道。

(一)影视品牌央视无锡影视基地的经营

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作为中国首家以影视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大规模主题园,被誉为“东方好莱坞”,是国内公认的最成功、最早的影视城,被评定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影视城坐落在无锡太湖之滨,借助太湖原有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形成的拍摄地,以拍摄外景为主,并结合当地的风景民俗开展旅游业。影视城由三国城、唐城和水浒城三部分组成,有大规模的古典建筑群,也有丰富多彩的演出节目,每天二十多场马站、歌舞、影视特技类的节目令观众流连忘返。影视城景区里时常有影视剧组驻扎拍摄,除了在片场可以看到明星,影视城还不定期举办明星和影迷见面活动,这成为吸引游客游览影视城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影视城还有乘古船游太湖项目,以及其他文化特色的游客参与项目,为游客体验古代民俗历史提供便利,深得游客喜爱。无锡影视城文旅影视产业发展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兼具旅游和影视功能,扩展产品丰富游客游览体验。具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区位优势。无锡影视城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它的位置处于长江三角洲短途旅游范围内。而长三角一带城市密集、经济发达、游客源众多。无锡也是华东地区主要交通枢纽,城市服务功能较强、服务设施较完备,无锡影视城在无锡郊区公路旁,处于华东地区最热门的旅游线上,其市场可以辐射全国。无锡影视城自身环境也具有优势,其不仅位于太湖之滨,和太湖交相辉映,而且周围有灵山、寄畅园、蠡园等无锡其他景区,和这些景区特色互补,能够带动游客量的增加。其次,影视城影视外景基地和旅游的双重功能对旅游业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唐城、三国城和水浒城三大景区成为游客了解三国、水浒和唐文华的象征地;影视城里常能见到影视剧和影视明星,提高了游客的游览兴趣;影视城影视剧的热播会不断更新激发游览高潮,充分开发影视资源的同时,也为旅游带来常新产品,降低了广告成本。再次,影视城旅游产品具有自己的特色,即景点加表演、加游客参与,并再现影视拍摄场景。影视城景区中有各具特色的大规模古典建筑群,并穿插各种节目表演,视听冲击效果好;很多游客参与的项目,如“金莲招亲”“九宫八卦阵”等模拟环境逼真,游客体验好;影视城还会通过让游客参与影视拍摄活动、体验拍摄乐趣,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二)文旅品牌“中国第一水乡”周庄的打造

周庄位于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带,镇域面积38平方公里。因其文化底蕴丰厚、水乡风貌独特而成为江南水乡的一个典范。吴淞江、娄江横穿东西。并有阳澄湖、澄湖、淀山湖、傀儡湖等较大的湖泊。昆山政府经过二十余年来对周庄的文化传承、着力保护和旅游开发,周庄现已被成功打造成“中国第一水乡”这一文化旅游品牌,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昆山政府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提出要把周庄从1平方公里的传统文化景区扩大为38平方公里的“文化周庄”。依托强大的经济背景、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创意素材、明显的品牌背景和成熟的产业环境,借助资源优势,发展创意旅游,重视发展新产品、扩大旅游业规模,加快旅游业升级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结构层次,文化创意产业在周庄已取得阶段性的发展成果。大型演艺《四季周庄》、画家村、画工厂、旅游产业研发等一大批文化创意项目相继启动,并不断发展成熟。

在具体做法上,首先,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推动旅游产业化发展。通过项目开发、载体建设以及产业集聚,周庄文化创意产业已包含有两个载体、六大板块的内容,并逐步完善形成了三条产业链。两大载体包括:载体一,创意设计孵化中心;载体二,周庄国际艺术品博览中心。六大板块包括:板块一,大型演艺节目《四季周庄》,是第一部展现出江南原生态水乡文化的实景演出,对周庄旅游结构的调整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被评为江苏省特色旅游项目,并入围省级文化产业支持项目。板块二,周庄画家村,自2007年项目启动以来,吸引了国内外130余位原创画家来此落户,画家村建立了画家公寓、写生基地、艺术馆等公共服务平台,成为集艺术创作、展览、学术交流为一体的艺术村。板块三,民俗文化街传统作坊,集中推出了一大批十分优秀的传统手工艺作坊,表演民俗手工艺制作和进行商业文化展示,游客既可以观赏、购买,也能亲自操作。板块四,古戏台昆曲传习,重建周庄古戏台,并和专业院团经常合作演出昆曲,既有动态演出,又有静态展示,成为颇具特色的昆曲传习场所。板块五,古镇旅游;板块六,旅游工艺品开发设计。拥有一批专门从事旅游工艺品设计、旅游衍生品开发生产的企业,形成产品的研发、生产、展示、销售一条龙。三条产业链包括:产业链一,以美术品为主的艺术品产业链。产业链二,以《四季周庄》为主的文化演艺产业链。依托画家村、画工厂和艺术博览中心平台两大载体,形成原创作品、画品生产、交流展示、交易销售和培训为一体的产业链,把周庄打造成华东地区最大的艺术品的创作、生产、展示和销售的中心。产业链三,以旅游纪念品为主的设计研发产业链。依托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载体的人才优势和前庙浜孵化中心这一平台,同时挖掘本土的优秀文化并抓住“江南第一水乡”的古镇旅游品牌,逐步形成以旅游经济开发为中心的中国地方旅游产品的制作、设计、展示销售集聚区。

其次,突出“水乡”特色,提升游客体验。《四季周庄》是中国第一部能够生动展现江南原生态文化的水乡实景演出项目,它对周庄居民与水和谐共处的生活进行了描绘,为游客所喜爱。水是周庄的灵魂,铸就了周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景色,周庄通过打造“水上游”项目,发展体验式旅游,为周庄和游客架起桥梁。2014年,“水上游”项目成为周庄旅游项目第一名。项目分为三条线路,各有侧重。周庄通过积极创新营销模式,提升游客体验度,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第一水乡”旅游品牌的价值。

再次,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完善旅游功能。周庄是全市先进旅游示范区和旅游业的龙头,并不断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在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的同时,周庄为发展壮大旅游业,还不断完善旅游功能,并取得显著成效。周庄积极开展各种特色项目和主题活动,以提高游客体验度,吸引游客。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包括“周庄声活”有声主播咖啡馆、南社百年书院等系列特色项目,以及“发展周庄新美好”“第19届中国周庄国际旅游节暨2014周庄水乡风车季”系列活动等。

(三) “中国大运河第一古镇”窑湾蜚声世界

窑湾古镇位于徐州骆马湖岸边,又处于京杭大运河拐弯处,是一座千年古镇。徐州,古称彭城,为古九州之一,其自然地理范围,西自济水、东至大梅、北抵泰山、南达淮水,是大运河重要的开凿地、流经地和水运枢纽。以水运为主的徐州古代交通运输,凭借大运河、黄河和境内的淮、沂、休、泅等水系,可通达皖、浙、鲁、豫、冀等各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徐州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如彭祖园、“汉代三绝”、云龙风景区、骆马湖自然风光带等等。其中,窑湾地处山东沂蒙山区南端,自古以来,当地的居民就利用山洪带来的泥土烧制砖瓦,从而形成较大规模的窑场,该地又地处京杭大运河的拐弯之处,因此名窑湾。窑湾镇是京杭大运河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码头,往来船只南可达苏杭,北到京津,镇里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是京杭大运河沿线十分重要的商埠和物资集散中心。当年曾有山西会馆、河南会馆、福建会馆等8个省会馆,10个省的代办,360多家商铺、行栈、作坊,可谓店铺鳞次栉比,街市行人如织。古运河上更是异常繁忙,素有“小上海”之称。

近年来,窑湾镇将打造“中国大运河第一古镇”作为目标,充分发挥其优势,彰显其特色,持续推进古镇旅游开发,先后被授予为“国家4A级景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江苏省生态镇”“中国最具魅力乡村旅游目的地”“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徐州市重点中心镇”。目前,新沂市“一山一湖一古镇”的旅游品牌已蜚声国内外。

窑湾建筑风格各异且功能齐全,既有南方建筑的秀雅灵巧,也有北方建筑的稳实厚重。窑湾古镇古代的遗址、码头、街道、民居和店铺,共同形成了古镇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其保存之完好,在淮河以北运河沿线的古镇中是独一无二的。这些古老的遗存大多是在明清时期,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自然形成,独具特色,与北方的宫殿和庙宇,南方的水乡园林和古镇等景色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出窑湾古镇对多元文化的交汇融合。窑湾古镇可以说是古运河文化在民间得到传承的一个生动写照,也是新沂人文旅游资源中最富特色之处,窑湾古镇作为功能如此齐全的古运河遗迹,在全国也是十分少见的。窑湾镇政府为了充分发挥窑湾古镇的特色优势,前后投资近10亿元,用于实施古镇三期保护开发工程,倾力打造了吴家大院、赵兴隆酱园店、后河景观带、山西会馆、天主教堂和护城河等一大批精美的人文景点。同时,窑湾镇强力推进古镇旅游开发配套建设,先后投入资金1100万元对古镇区环境进行了绿化和净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且,窑湾政府围绕旅游不断做大产业文章,引进大企业、大财团进驻古镇,开设滨湖美食园和旅游度假区,对餐饮休闲娱乐项目进行高品位建设,不断做大古镇旅游“蛋糕”,把窑湾古镇逐步打造成为苏北,乃至淮海经济区,甚至全国知名的生态旅游度假景区。目前,大运河景观带、游客中心及庭院式酒店、江西会馆、碧水湾安置小区、三晋别院和后河南岸餐饮娱乐街区等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这些项目建成后,将为古镇增添新的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