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战胜利70周年:成功占领道义制高点

抗战胜利70周年:成功占领道义制高点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这次我们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活动和宣传报道能够牢牢把握住话语权、占领舆论制高点,关键就在于成功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通过这些,我们向世界传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成功站上了摒弃偏见和歧视、消除仇恨和战争,推动世界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道义制高点。占据道义制高点,就是打上一个符号,让受众清晰地辨识是非对错。

抗战胜利70周年:成功占领道义制高点

谢国明

党报论坛创办12年了,质量越来越高,人气越来越旺,影响越来越大。今年论坛的主题是“纪念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与党报新闻宣传”,与热点紧密贴合,也切合党报的实际工作,这样的研讨很有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是今年党和国家、中国人民的一件大事。中央确定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纪念活动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各媒体都展开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报道,浓墨重彩、亮点纷呈,在国内外都产生了积极反响,充分展示出中国尊重历史、珍视和平、有情有义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对于这次抗战胜利70周年的宣传报道,中央非常满意,打100分。中宣部专门召开了总结庆功大会。作为中央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宣传报道指挥部成员和人民日报社抗战胜利70周年宣传报道的负责人,我有幸全程参与组织实施了此项重大报道。我认为,这次报道能够取得庙堂感觉好、江湖反响大、海外传播广的巨大成功,不仅得益于中央的统一部署、得力指挥,各媒体的精心策划、通力合作,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讲清楚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绝不只是时间上的重叠,更是息息相通的整体,而纪念抗战胜利也不仅是对自己历史记忆的尊重,更是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切,表达了一个民族对历史的思考、对和平的珍视、对世界的担当、对二战胜利成果的维护。这就牢牢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形成了于我有利的大势。势定则事成。在此基础上,做好正面宣传,开展舆论斗争都更加师出有名、顺理成章。

可以说,这次我们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活动和宣传报道能够牢牢把握住话语权、占领舆论制高点,关键就在于成功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这是过去我们重视不够的。

一直以来,中国的抗日战争难以得到国际社会的客观评价,长期被弱化、矮化和边缘化。其中,有我们自己史料挖掘研究不够,语焉不详的原因,也有西方国家过分以自我为中心,片面解读的原因,更重要的,还是我们没有有意识地去抢占道义制高点,只强调我们做了什么,如何辛苦,却没说我们为什么会这么做,为什么要吃这么多苦。于是,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被当成中日两国之间的恩怨,与国际社会无关,至少是关系不大;常吃败仗,寻求国际援助,被看作腐败无能且不负责任;我们对战争历史的回顾,对日本否定侵略历史的谴责,更被说是宣扬民族仇恨和国家对立……这样一个只关心自己,毫无担当,爱记旧仇又爱挑衅找碴的中国,在道义上就矮人一大截,即便付出了巨大代价和牺牲,又如何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服?

为了在道义上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中央政治局专门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进行了集体学习。相关部门、专家通过广泛的史实考证、实地走访和国际交流,明确了关于抗日战争的四个重大问题:局部抗战与全国抗战的关系,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问题,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作用问题。一批最新的、有说服力、有影响力的理论成果相继推出。

1.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和终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1931年的九一八抗战,率先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1937年的七七全面抗战,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1945年的日本战败投降,是中国抗战的终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终点。

2.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正义和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3.中国抗战是整个民族和全体人民的反抗侵略奴役的斗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抗日战争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统一的中国战场,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在不同区域和战线上共同实施了对抗日战争的领导,共同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

4.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迫使国民党政府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一致对外;在抗战最艰苦、人心不安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同志发表的《论持久战》等重要著作,指明了战争的前途,坚定了国人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正面战场退居次要地位,以中国共产党抗日武装为主体的敌后游击战争处于主导地位,在战略上形成了对日军的反包围态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始终是抗日战争的中坚和主要力量。

5.中国抗战是民族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奠定了中国成为负责任大国的基础。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通过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浴血奋战,再次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赢得了大国地位,并得到《联合国宪章》的确认,成为维护世界正义和平,推动各国发展共赢的重要力量。

通过这些,我们向世界传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成功站上了摒弃偏见和歧视、消除仇恨和战争,推动世界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道义制高点。(www.xing528.com)

人们往往通过符号来认识事物,这是符号学研究的一个成果。占据道义制高点,就是打上一个符号,让受众清晰地辨识是非对错。通过这次纪念活动和宣传报道,我们让国际社会清晰地认识到,日本是法西斯轴心国,是侵略者、加害者、战败国;中国则是反法西斯同盟国,是抵抗侵略者、受害者、战胜国,是战后国际秩序的建设者和维护者。

道义上的翻身仗,带来了舆论上的翻身仗。仅以《人民日报》为例,在网上,包括人民日报“两微一端”、人民网、海外网、环球网在内的“人民日报系媒体方阵”,相关内容阅读量超20亿人次,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在海外,《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言论、版面被《纽约时报》《朝日新闻》《首尔新闻》及路透社等多国媒体摘发,并在境外社交媒体上被推送重点文章100余篇。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做出的贡献以及所经历的牺牲已经得到了举世公认,中国人民在战争中所遭受的苦难已经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正确评价和广泛同情。”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表示,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仅仅是为了国家尊严和生存,还是为了所有同盟国的胜利;中国是同盟国中受战争伤害最大的国家,更是不应忘记的盟友。

成功的启示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

像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这样的重大主题报道,是各级党报的必修课。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党报的主题报道,往往面临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尴尬,数量不少,却难以打动人心。究其原因,是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有主题少主旨,太散、太杂,似乎主题报道是个大箩筐,什么都往里装,结果却冲淡了主题,稀释了效果;二是有内容少内涵,有讲话文件,有群众声音,有面上统计数字,有点上基层素材,上下五千年,仿佛内容丰富,却流于堆砌,挖掘解读不够,过目即忘;三是有情感少情怀,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好像让人牵肠挂肚,却难以发人深省,难以激起深层次的共鸣。而占据道义制高点,正可以弥补主旨、内涵和情怀的缺失,帮助党报占领宣传报道的舆论制高点,增强宣传报道的传播力和引导力。

占领道义制高点对党报宣传报道的帮助,主要有三:升海拔、聚人气、添火力。

升海拔,是提升舆论制高点的海拔。舆论是有海拔的,不是所有的舆论制高点都一个高度。高海拔舆论可以压制低海拔舆论。抗战时期,抗日是舆论最高点,一切服从于抗日,如今,显然不是了。同样,脱贫致富和公平正义,在当代中国的不同地区,舆论号召力也不一样。舆论制高点的海拔,因地因时而变,关键在于民众需不需要、接不接受。越需要、越接受,海拔就越高,舆论的引导力、作用力也就越大。占据道义制高点的舆论,代表着民众最迫切、最根本的期待,海拔自然高人一等,引导力也随之大大增强。

聚人气,是集聚舆论宣传的人气。“人心所归,惟道与义。”道义制高点是激发最广泛共鸣、凝聚最广泛共识的基础。占据了道义制高点,也就积累了舆论宣传的同盟军。这对主题报道尤为重要。这次的抗战报道,成功推出了“抗战家书”“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抗战”“日本孤儿感恩中国”等特色栏目和专版,让更多人、更多声音表达我们共同的观点,效果很好。

添火力,是增添舆论斗争的火力。党报面对的舆论斗争长期存在。要在斗争中变得更加有理有力,离不开道义制高点的帮助。在这次抗战报道中,我们针对“中国威胁论”“中国贡献是炒作”等错误观点,和“阅兵是秀肌肉”等杂音噪声,刊发了《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作出重大贡献》《“大阅兵”彰显新安全观》《守望历史为了和平》等理论评论文章,跳出了过去论战的模式,直击根本,从道义上回击质疑,更有力,也更有效。

如何才能占领道义制高点?占领道义制高点,不是靠硬实力,将自己的理念强加到别人头上,而是通过软实力,让自己的理念获得他人的认同。获得的认同越多,道义制高点占得就越牢。

孟子说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治国安民如此,舆论宣传也不例外。党报是各级党组织的机关报。我们党是人民至上的党,党报更应有在宣传报道中占领道义制高点的自觉,弘扬党的声音,守好党的舆论阵地,用道义制高点,切合更多数人的期待,赢得更多数人的支持,凝聚更多数人的共识。以“得道”战“失道”,战之必胜!

[谢国明:中央纪委委员,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