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日战争的性质与战争态度问题

抗日战争的性质与战争态度问题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抗日战争的艰难日子——1941年9月25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的一分区一团七连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一带与日本侵略者拼杀。所剩问题之一是:人们是否应当同那些曾被忽悠并争相转发上述谣言和所谓“质疑”“推测”的网民朋友一起,重温列宁的一个著名观点——“弄清战争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者解决自己对战争的态度问题的必要前提”?

抗日战争的性质与战争态度问题

抗日战争的艰难日子——1941年9月25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的一分区一团七连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一带与日本侵略者拼杀。七连六班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人在完成任务、子弹用尽后,宁死不当日寇俘虏,纵身跳下悬崖,史称“狼牙山五壮士”。这一有大量事实证明,教育了几代人的英雄群体,2011年至2013年却屡遭诬陷:

——有人用贴吧和微博造谣,说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人中有3个当场被打死,剩下2个被活捉,后又从日本人那里逃了出来[4]

——有人在网站和杂志上发表文稿,既不提“狼牙山五壮士”为抗击日寇而舍生取义的基本事实,又质疑他们“在何处跳崖”、“跳崖是怎么跳的”以及“敌我双方的战斗伤亡”等。[5]

——有人为支撑其似是而非的推测,不惜传布日寇当年吹嘘的“战果”,作什么“可供参考的一面之词”[6]。(www.xing528.com)

这些言行的动机和后果,已由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相关案例[7]一一指明。所剩问题之一是:人们是否应当同那些曾被忽悠并争相转发上述谣言和所谓“质疑”“推测”的网民朋友一起,重温列宁的一个著名观点——“弄清战争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者解决自己对战争的态度问题的必要前提”?[8]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9]

如果明白1931—1945年的抗日战争,是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何以那么轻易动摇正义方群体乃至其本人(正义方个体)对“狼牙山五壮士”的认知?往下,又怎么可能任凭某些人淡化严肃的历史前提,让抗日战争的正义方与非正义方在不加区分的抽象中,遭受简单化的否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