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城市环境现状及问题报告(2016)

我国城市环境现状及问题报告(2016)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1 2014年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城市中达标城市比例年际比较2014年,国家环保部积极推进水污染的防护和治理工作。这充分说明城市声环境管理力度,特别是夜间噪声的控制还需进一步加强。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成为现代城市突出的环境问题。雾霾天气出现在我国城市的范围逐渐增大,而且污染程度也越来越严重。

我国城市环境现状及问题报告(2016)

2014年,环境保护部全面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淘汰各种落后车辆和设备;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坚持定期专项检查;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建成三个重点区域空气质量预警平台。通过一系列措施,城市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在首批应用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监测的74个城市中,细颗粒物(PM2.5)的年平均浓度为64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11.1%。

2014年,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共计161个,其中第一阶段实施城市74个,第二阶段新增城市87个。在这161个城市中,福州、深圳、珠海、三亚等16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好于国家二级标准),占9.9%;其余145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占90.1%。

在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的74个城市中,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等,空气质量年均值达到标准的有拉萨、深圳、珠海、福州等8个城市,比上年增加5个;其余城市的空气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超标。

2014年,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城市中达标城市比例年际比较,如图2-1所示。从各监测指标来看,SO2达标城市比例为89.2%,比2013年上升2.7个百分点;NO2达标城市比例为48.6%,比2013年上升9.4个百分点;PM10达标城市比例为21.6%,比2013年上升6.7个百分点;PM2.5达标城市比例为12.2%,比2013年上升8.1个百分点;O3达标城市比例为67.6%,比2013年下降9.4个百分点;CO达标城市比例为95.9%,比2013年上升10.8个百分点。在各项监测指标中,除了O3,其余指标达标城市比例均比2013年要增加;PM2.5达标城市比例最低。城市空气质量治理有了很大进步,但总体形势还非常严峻

图2-1 2014年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城市中达标城市比例年际比较

2014年,国家环保部积极推进水污染的防护和治理工作。编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送审稿)》,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通知》,继续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中央、流域、省三级信息平台和取用水户、水功能区、省界断面三大监控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增强了国家对水资源的监控能力。

与2013年相比,分布在195个城市,有连续监测数据的4501个水质监测点中,水质总体变化以稳定为主。其中,变好的监测点比例为16.7%,稳定的监测点比例为65.3%,变差的监测点比例为18.0%,如图2-2所示。201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有329个,全年取水总量为332.55亿吨,其中达标取水总量为319.89亿吨,达标率为96.2%。

图2-2 2014年水质变化年际比较

总体来看,2014年在296个开展监测的城市中,各类功能区昼间达标率平均为91.3%,比2013年上升0.2个百分点;夜间达标率平均为71.8%,比2013年上升0.1个百分点。

城市各类功能区达标情况,如表2-1所示。从表2-1可以看出,各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达标率均高于夜间;对于夜间声环境质量,在6类功能区中,4a类功能区(道路交通两侧区域)和4b类功能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达标率最低,分别为49.4%和35.3%,均低于50%。这充分说明城市声环境管理力度,特别是夜间噪声的控制还需进一步加强。

表2-1 2014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各类功能区达标情况

2014年,国家环境保护部认真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和《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进行严格核查和监管,城市市容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建有污水处理厂1797座,污水处理能力为1.31亿立方米/日,比2013年增加611万立方米/日,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2%。2014年,全国建有公共厕所124244座,其中三类以上标准的公共厕所占74.9%。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79亿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为1.62亿吨,无害化处理率达90.3%。城市粪便清运量为1546万吨,处理量为691万吨,粪便处理率为44.7%。

2014年以来,全国城市园林绿地总量稳步增长,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0.1%,建成区绿地率为36.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2.95平方米。(www.xing528.com)

2014年不同地区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年际比较,如表2-2所示。与上年相比,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均呈现稳定或增长趋势。东部地区在三个指标上都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在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这两个指标上,中部地区要高于西部地区。

表2-2 2014年不同地区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年际比较

(一)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宜居程度不高

城市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城市的宜居程度,使得城市居民生活更加方便、舒适。然而,随着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宜居程度也逐渐下降。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成为现代城市突出的环境问题。

(1)空气污染严重。2014年,在161个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城市中,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只占到9.9%,而剩余90.1%的城市的空气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超标。雾霾天气出现在我国城市的范围逐渐增大,而且污染程度也越来越严重。例如,首都北京,在冬春季特别容易出现雾霾天气,人们出行需佩戴口罩,家里需安装空气净化器。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出行和生活,对于老人和儿童,以及慢性病患者的健康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在中国环保部2014年发布的《中国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报告(成人卷)》中指出,在大气污染物浓度相同的条件下,我国城市居民暴露于大气污染中的健康风险是农村居民的70%。

(2)水污染。2014年,在全国202个城市中开展地下水监测工作,水质较差占61.5%,只有10.8%的城市地下水质达到优良级别。这些监测点除了常规指标超标外,个别监测点检测出砷铅等重金属超标。在中国环保部2014年发布的《中国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报告(成人卷)》中指出,在水中污染物浓度相同的条件下,我国居民经口饮水暴露的健康风险是美国的2.4倍。

(二)生态环境执法不到位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与此同时,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由于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加之多年形成的工业和产业布局不合理和结构性缺陷,使环境管理工作十分艰难。生态环境执法难,执法不到位的问题也显现出来。

(1)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由于目前的政绩考核标准仍然以GDP增长为核心,GDP指标的高低关系着地方政府官员的升迁,因此,为了换取经济发展,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对于当地的许多环境污染企业,由于其往往是“纳税大户”,为了确保财政收入和GDP增长,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纵容这些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更有甚者,还会出现干预执法的情形,为这些污染企业提供保护。

(2)环境违法成本偏低导致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环境违法的行政处罚普遍偏轻,例如,在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下,向地下排污的罚款只有5万~50万元,相对于企业所得的高额利润,该惩罚措施微不足道,难以形成对污染企业的威慑力。企业为追求高额利润,不惜冒着违法的风险。环境违法案件不断增加。2014年,各地查处违法企业10万余家。各地环保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违法犯罪案件2180件,案件数量是过去10年总和的2倍。

(三)公众环境保护认识不足

根据2014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公布的中国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呈现“认同度高、知晓度低、践行度不够”的状态,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认同度达到74%,知晓度占48%,践行度为60%。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很认同,但在环境保护认识和践行方面存在不足,参与公共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也不够强。公众乱扔垃圾、随意吐痰等不文明行为依然可见,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影响着城市的生态环境。据媒体报道,2014年,国庆节期间每天天安门地区清理垃圾3.5吨,虽然比去年有所下降,但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