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调研报告:宁波乡镇文化站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调研报告:宁波乡镇文化站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宁波乡镇经济发展迅速,随着宁波对农村文化工作重视程度的加深,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地位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据统计,目前全市乡镇文化站平均室内文化活动场地1000.2平方米,图书阅览室117.2平方米,室外文化活动场地11119.2多平方米,体育场地1614.4平方米。二是以乡镇特色展示促进乡镇文化活动。

调研报告:宁波乡镇文化站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年来,宁波乡镇经济发展迅速,随着宁波对农村文化工作重视程度的加深,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地位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2年起,随着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的推进,也由于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显现,乡镇文化站机构职能得以强化,一批设施功能齐全,集娱乐、休闲、健身、广场、图书阅览功能于一体的乡镇综合文化站相继建立。随着各级政府对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基层文化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使宁波乡镇文化站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期。

(一)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的综合文化中心基本建成

各乡镇政府以创建“东海明珠”工程为契机,加大文化投入,新建、扩建、改建了一大批文化站舍。宁波市还对乡镇综合文化中心功能设置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定,包括相对独立的阅览室、棋牌室、乒乓室、书画室、培训室和排练厅等室内活动场地,以及设施齐全的灯光球场、文化广场(公园)等室外文化活动场地。据统计,目前全市乡镇文化站平均室内文化活动场地1000.2平方米,图书阅览室117.2平方米,室外文化活动场地11119.2多平方米,体育场地1614.4平方米。

(二)覆盖乡村、网络畅通的群众性业余团队初具规模

经过几年的努力,宁波市业已建成覆盖城乡的四级群众性业余文艺团队网络,规模日趋壮大。各乡镇文化站组建镇村级业余文艺团队1377支,直接参与活动农民群众达5万余人。一是类型结构发生变化。镇村级团队类型逐步打破原有体育健身和舞蹈一统天下的格局,视觉艺术类和文学等其他类型团队数量明显提升,民间艺术团队发展迅速。二是注重辅导培训。各乡镇在培育社区(村落)文艺团队方面十分重视辅导、培训和服务,快速提升基层团队的艺术水平。三是活动成效显著。乡镇业余文艺团队活动次数频繁、演出积极性高,再加上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极大改变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匮乏的现状。

(三)点面结合、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一是以市级示范性活动带动乡镇文化活动开展。宁波市民间艺术“一乡一品”评选、农民文化艺术节等活动的举办,有效引导扶持区域特色文化发展,为全市乡镇、村落文艺队伍及人才提供展示和提升的平台。二是以乡镇特色展示促进乡镇文化活动。在市级示范性文化活动的带动下,各乡镇也主动发掘自身文化资源,创设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样式,相当一部分活动已经成为本乡镇的“文化名片”。三是以传统节庆内涵挖掘开发乡镇文化活动。各乡镇依托“一村一品”开展的传统节庆活动也有了很大发展,许多民间传统节庆的文化内涵不断扩充,不仅在当地颇受群众欢迎,更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四是以文化与经济联袂打造乡镇文化活动。如今的乡镇文化已开始转变单纯当配角的命运,越来越多的地方经济主动寻求文化包装,借助文化的宣传和影响力达到打响地方经济牌的目的。五是以承办省级、国家级活动提升乡镇文化水平。近年来各乡镇锻炼出了一支过硬的文化人才队伍,特别是多次以乡镇为主体承办各类省级、国家级群文活动,将宁波乡镇文化推向了全省、乃至全国的舞台。

(四)贴近群众、寓教于乐的文艺作品锦上添花

宁波市群艺馆充分发挥在群众文艺作品创作、指导和辅导等方面的统筹职能,组织全市文艺创作者,定期编辑出版《群众文艺创作作品专集》,免费发放至基层文化馆、站、社区、村落。2007年,群艺馆共编辑出版了四期《群众文艺创作作品专集》,免费发放到基层文化馆(站)2300余册,受益群众万余人,专集中收录的两个文艺作品还荣获了2007年度宁波市“五个一”工程奖。除此以外,象山的《半岛新曲》、鄞州的《放歌新农村》、慈溪的《慈溪民间画》作品集、《梨风》、余姚泗门镇的《今日泗门》和奉化西坞的《西坞文化》等一大批紧跟时政、贴近群众、寓教于乐的群众文艺作品集大量涌现,已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交流文化信息、群众参与活动的重要窗口。

(五)乐于奉献、结构合理的基层文化站队伍形成合力

随着乡镇政府体制改革的推进,乡镇领导更加注重文化建设,文化站人员兼职、挪用的现象有所减少。据统计,全市乡镇文化站编制数为221个,实际工作人员中在编137人,外聘67人,其中专职文化干部129人,兼职63人。专职文化干部的增多有效保证了乡镇文化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体现出乡镇政府对文化工作的认可和重视。针对乡镇文化站人员青黄不接的现状,江北慈城镇、余姚马渚镇等乡镇政府也开始通过人事考试平台,以公开招考的方式引进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及文化专业人才,在完善基层文化站人才梯队建设格局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

(一)科学的发展规划

宁波市各级党政部门从提前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进城镇文化向都市文化转变,利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利时机,强化乡镇文化站的服务职能和支点作用,坚持科学规划先行、分类指导落实、狠抓考核评估,确保乡镇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宁波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宁波市文化发展纲要(1996—2010年)》、《宁波市“十五”文化发展规划》,同时把农村文化工作列入《宁波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纲要》。鄞州区于2006年在全区各行政村实施涵盖文化软硬件建设的“星光工程”,余姚市提出了“文化燎原工程”建设五年规划,镇海、慈溪和奉化等也相继出台了有关规划及措施。

(二)有力的经济支撑

宁波市政府对文化的投入力度逐渐增加,各县(市)、区政府也陆续制定相关文化补助政策,通过财政直接拨款、配套奖励等方式为乡镇文化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经济支撑。2008年起,市政府把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从原来的250万提高到IOoO万元。各级政府也根据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提供资金等方面的保障,2006年,鄞州区区财政就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鼓励扶持业余文艺团体开展活动,同时建立一个全区会演的常设性奖项。

(三)创新的文化载体

1.以创建“东海明珠”为依托,提升乡镇文化站设施档次

宁波市抓住创建“东海明珠”工程的有利时机,新增文化设施面积18万余平方米,同时将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开展情况,整体纳入东海明珠建设标准,从根本上改善了宁波市乡镇文化站的阵地设施条件,提升了档次。

2、以创建村落文化示范点为依托,改善村级文化软硬件环境

各地在调整行政区划、规划中心镇的同时,村级建设也逐步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宁波市借助村落文化示范点这一创新载体,进一步加大对村级文化的建设力度,使之成为乡镇文化工作的扎实根基和不竭源泉。同时,对村级文化活动、队伍、管理等软件建设的要求和管理考核办法也相继出台。

(四)高效的运作方式

1.政府出资培育文艺团队

政府在出资改善基层文化硬件设施的同时,也十分注意群众性文艺团队的扶持和文艺骨干的培训工作。1996年和2002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乡一品”和“一村一品”文化项目评选活动,为农村业余文艺团队向深层次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2006年,鄞州区实施的文化“星光工程”对业余文艺团队活动作出了明确规定,区政府从2006年起三年内共设补助扶持资金1200万元,并要求各乡镇(街道)按照区政府补助标准1:1以上的资金进行配套补助。慈溪市2006年也出台了扶持农村(社区)业余文化队伍建设的《办法》,资金扶持从2000年的300万元增长到1360万元。

2.乡镇创新打造文化名片(www.xing528.com)

各乡镇文化站根据本地区的文化、农业、经济等特色,纷纷开展了名目繁多的文化活动,组建形式多样的特色团队,极大地丰富了当地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更成为本乡镇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极大提升了乡镇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余姚市梁弄镇文化站组建的诗词团队,先后荣获“中华诗词之乡”和“省诗词之乡”称号。慈溪桥头镇以图书馆为主阵地开展广泛的群众性农民读书活动在该镇已成为时尚,目前注册会员11900人(其中少儿会员2800个),成为桥头农村文化工作的品牌,《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曾多次作过报道。

3.实施面向乡镇辅导培训

宁波市自2006年起启动了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市级文化部门每年集中一个月时间,举办全市文化站长培训班、社区文化员骨干培训班和村落文化员骨干培训班,每年都有100多名乡镇(街道)文化站长、100名社区文化员骨干和120名村落文化员骨干接受培训。各县(市)文化职能部门也纷纷通过专题讲座、现场展示和技能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方法,因地制宜地开展系列培训。

4.采取评先奖优激励办法

一是市文广新局把乡镇文化站工作纳入了对各县(市)、区文化工作考核目标,特别是在全国、省、市文化建设先进县(区)的评选中更是强化对乡镇文化站的相关要求,进行严格审核。二是推出一批文化典型和文化名人。1997年和2002年,宁波市先后举行两次“十佳文化站长”评选活动,近五年来还相继开展了宁波市“十大文化家庭”、“十佳藏书家庭”等评选活动,一些文化名人和文化典型的推出,极大激发了乡镇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对乡镇文化工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一是县域之间的不平衡。受经济社会发展、交通条件的制约,余姚市、慈溪市、北仑区、鄞州区文化建设较快,奉化市、宁海县、象山县发展相对较慢。以各乡镇村落文化宫建设为例,余姚市、慈溪市和北仑区村落文化宫建成比例分别达43%、48%、和82%,而奉化、宁海和象山建成比例仅为5%、7%和11%;二是镇村之间不平衡。远离县城的镇村文化建设情况一般差于靠近县城的镇村。以文化站编制数为例:江北区慈城镇在编和外聘的文化干部共7人,全部为专职人员,而鄞州区东吴镇文化站却没有编制,只有一个临时聘用人员负责文化工作。即使都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各镇村之间也不平衡,尤其是经济欠发达乡镇的文化建设更显得较为薄弱。2007年,余姚市15个乡镇平均文化活动经费投入为33万元,而余姚大隐镇当年的文化活动经费投入仅7000元,两者相差近47倍。

2.管理体制不顺,文化主体意识不强

宁波农村文化建设中也遇到了体制性的障碍,乡镇文化站行政方面由乡镇政府负责管理,县(市)文化主管部门对其仅仅行使业务指导职能,在这种体制下,一是文化站的建设与资金投入与乡镇政府对文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投与不投、投多投少则直接取决于政府主要领导的个人认识和注意力,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少乡镇存在着文化建设经费时增时减的情况,大部分乡镇未将农村文化活动经费纳入乡镇财政预算,没有一个长远的通盘的考虑;二是文化站干部编制被占用、人员被挪用现象很难避免,特别是对于工作能力较强的文化站长挪用现象尤为突出;三是个别文化站仅仅满足于完成领导交办的活动任务,缺乏创新,文化主体意识不强。

3.文化站工作人员相对老化,文化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宁波市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年龄相对老化,相当一部分文化站长在该岗位上工作超过了20年,文化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已经成为宁波加快乡镇文化建设的一大障碍。文化工作是一项需要创新和激情的事业,文化站长队伍尤其需要不断地补充新鲜血液和强化专业素养。但乡镇人事制度和管理体制等问题,文化站很难留住优秀人才,造成了常常是不退休不换人、一个人干到老的局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特别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一方面是年龄老化的文化站队伍,一方面是文化需求与日俱增的农民群众,如不能解决好文化站后续人才的接续问题,必将造成乡镇文化发展的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4.考核机制不合理,缺乏激励作用

文化工作虽然已经纳入了乡镇政府的考核范畴,但其所占分值过低、考核指标不合理的现象仍然制约着乡镇文化工作的发展。从乡镇政府领导层面来看,文化工作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分值很少无关痛痒,考核时也只有活动数量、团队人数等几项单一的指标,而对于更主要的活动创意、效果等则无从考量,更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长此以往,势必就造成了文化站长只顾应付上级任务而很少关注文化创新和群众需求的现状,文化工作也就真正成为乡镇政府的“面子工程”。

(一)从宏观上来说,要强化乡镇文化站的发展规划,使得这一规划与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

要确立乡镇文化站的长期发展规划和近期工作目标,从制度上保证乡镇文化站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长期发展规划可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对乡镇文化站的基本设施条件、文化资金投入、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情况和文化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近期发展目标则是各乡镇要因地制宜地开展惠及群众的文化实事工程,从文化网络的覆盖、文化阵地的利用、文化活动的参与和公众对文化的满意度等方面来一一谋划。二者要有机统一,要体现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的特点,要与乡镇领导的工作业绩晋升考核紧密结合,以确保乡镇文化站从一个层次向更高层次发展,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向更高水平过渡。

(二)从微观上来说,要进一步明确乡镇文化站的工作取能与作用,找准政府中心工作与群众文化需求之间的平衡点

一是凸显服务性。乡镇文化站作为整个群众文化的最基层组织,它直接面对广大的乡镇人民群众,如何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如何让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文化带来的快乐,才是乡镇文化站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找准平衡点。乡镇文化站必须在配合政府的中心工作,把现代文明先进文化传播给广大乡镇人民群众,丰富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及时将群众的文化需求反馈给乡镇政府和上级文化主管部门,找准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三)理顺管理体制,规范投入机制,完善考评体系,充分调动文化站工作人员积极性

一是理顺管理体制。乡镇文化站工作应由乡镇政府负责,党委则从文化的舆论导向上进行把关,强化文化主管部门对乡镇文化站的业务指导职能,特别是对于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配备、调任,文化主管部门应具有建议权。二是规范投入机制。要把乡镇文化站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范畴,予以专项投入;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大投入;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三是完善考评体系。根据文化工作的特殊性,以静态考核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定,有效杜绝文化活动造假充数的现象发生。四是增设创新奖励。制定相应的文化创新奖励措施,鼓励文化站工作人员创新工作方式、活动形式和艺术载体,让农民群众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四)优化人员队伍结构,发掘文化创新能力,确保乡镇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完善乡镇文化队伍梯队建设。一方面应切实保证乡镇文化站人员应有编制,确保专人专职专用,坚决杜绝随意占用编制和挪用的现象发生;一方面要引入竞争机制,可通过人事招聘平台或选调优秀文化人才等方式进行有益补充。二是努力提升乡镇文化创新能力。必须紧紧依靠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充分发掘和保护的基础上使其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以新鲜的手法和样式呈现在农民群众面前。

(市文广局 柴英 胡军 林红 黄霞芬 郑志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