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城市文明建设发展分析报告

宁波城市文明建设发展分析报告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7年是宁波争创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一年,全市城市文明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此,全市各级按照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文明城市建设目标,积极研究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新思路,深入探索提升城市文明建设水平的新举措。因此,实现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是关键。针对我市外来务工人员大量增多的情况,采取集中培训等形式,加强对新宁波人的文明教育,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增强文明意识,争做文明新市民。

宁波城市文明建设发展分析报告

刘永成

摘要:2006年10月26日,我市获得首批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后,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2008年要力争实现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2007年是宁波争创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一年,全市城市文明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创建工作的思路有新突破,市民素质的教育有新亮点,城市文明的基础有新发展,破解难题的行动有新成效,常态建设的水平有新提高。报告回顾总结了2007年我市城市文明的总体情况,包括推进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创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2008年城市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2007年,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向新阶段的要求,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为民”的宗旨,按照“巩固、拓展、深化、提高”的方针,以市民文明素质工程建设为重点,努力打造群众性创建工作的新亮点,扎实推进创建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果。

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更深的层次、更广的领域、更高的水平发展,必须进一步明确定位,发挥优势,创新亮点,走具有宁波特色的文明城市建设发展之路。为此,全市各级按照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文明城市建设目标,积极研究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新思路,深入探索提升城市文明建设水平的新举措。通过广泛的调查思考和深入的分析研究,2007年5月18日,我市召开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暨创建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对推进城市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的部署。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巴音朝鲁进一步强调,争创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一定要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第一位,让文明创建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市长、市文明委主任毛光烈提出,创建文明城市要重在民生,不断提升共建共享水平。这次会议在认真总结创建工作成功做法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把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放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首位,必须着眼于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着力让群众的生活更加殷实、更加舒适、更加安心;必须着眼于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必须着眼于提升城市品位,在克服薄弱环节和治理工作中的难点、“盲点”上下工夫;必须着眼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常态水平,扎扎实实地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确保取得实际成效。“5 · 18”会议,确立了我市创建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一次推进新发展、开创新局面的重要会议,对推进城市文明建设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此同时,全市各级就宁波如何争创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进行了深入的研讨。2007年6月1日,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邀集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市委党校、宁波工程学院、宁波日报等部门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召开了研讨会,围绕宁波城市文明建设的发展路子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将“民生、和谐、责任、创新”作为创建的主线和亮点,并要高度发挥企业的力量,提升创建水平,形成显著的文明特色和创建成效。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作为《决策参考》专报毛光烈市长和唐一军副书记等领导,引起了市领导的重视。为了进一步明确新一轮创建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市文明委先后召开了全体成员会议和主任会议,对创建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进一步确立了“以人为本、创建为民”的指导思想,从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形成了以开展“三项整治行动”为抓手,着力打造“和谐之城”的城市文明建设发展思路。

市民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主体,市民素质是一个城市文明水准的反映。因此,实现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是关键。2007年,全市上下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按照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市文明委关于深化文明素质工程的实施意见,坚持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以加强思想道德宣传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重点,大力营造人人养成文明习惯、处处实践文明行为的社会风尚,进一步倡导文明行为规范,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提高全市城乡的文明程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的“知荣辱、讲文明、促和谐”活动不断深化

全市各级注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风尚,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于思想道德建设的全过程,作为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举措,紧密结合实际,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如,通过举办宁波论坛、天一讲堂、廉政讲座、社科普及月、市民大课堂、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系列报告会等形式,广泛开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普及活动和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各级党政机关重视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加强作风建设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向“创业富民好支书”马家富等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在全市进一步形成学习先进、改进作风、推动工作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市民学校、基层党校等宣传教育阵地作用,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知荣辱、讲文明、促和谐”道德教育活动,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单位、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引导干部群众自觉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针对我市外来务工人员大量增多的情况,采取集中培训等形式,加强对新宁波人的文明教育,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增强文明意识,争做文明新市民。如,目前全市已建立了228所建筑民工总校,各建筑工地普遍建立了民工学校,分期分批对民工学校师资队伍进行了培训。年初,由市建设委牵头,会同市文明办等部门编写了《宁波市建筑工地民工素质教育读本》,全年已有近8万名建筑民工接受教育培训,大大提高了民工的敬业精神和文明素质。充分依托“四点钟学校”等阵地,重视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完善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例会制度、情况督查制度,通过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丰富文化体育活动等,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2.以倡导文明风尚为主题的“我与文明同行”活动扎实推进

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全市各地注重设计群众喜闻乐见、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活动载体,不断深化“我与文明同行”主题活动,扎实推进市民文明素质工程建设。一是继续围绕以“文明交通”为主线,深入开展“文明行车、文明行走、文明乘车”系列活动。1月22日,我市在天一广场举行了2007年“文明交通”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并把每年1月22日确定为全市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日”;4月25日,根据省文明委的统一部署,组织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暨“文明出行”活动启动仪式。然后,全市广泛开展文明交通实践活动,包括在机动车驾驶员中组织开展“文明驾驶,安全出行”活动,在交通运输行业开展“公交优秀杯”劳动竞赛、评选“文明班线”、“星级文明驾驶员”、“文明出租车”等活动;在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中开展“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在我脚下”活动;在乘客中开展“自觉排队、文明礼让”活动。通过开展群众性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引导市民遵守交通规范,养成尊重生命、尊重他人、礼让为先的文明交通风尚。同时,我市创新交通路口管理方式,采取由企业、学校“认管”路口、共建文明的形式,全市已设立企业“认管”路口57个,大专院校“认管”路口25个,企业员工和大专院校学生经交警部门组织上岗培训后,在路口维持交通秩序,纠正和劝导不文明的交通行为,以促进交通秩序的好转。我市开展“文明交通”系列活动的做法,得到了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在全省推开了这项活动。二是继续以“文明言行”为主线,深入开展”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系列活动。全市各地广泛开展“弘扬传统文化、养成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从根本上培育和提升市民的整体文明素质。市文明办组织举办了三期文明礼仪讲座,邀请宁波大学等院校的专家教授作专题报告,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北仑区借助举办女排赛事的契机,大力组织文明礼仪知识培训,广泛开展“学礼仪、讲文明”实践活动。慈溪市在全市开展了“与春天同行,做文明市民”主题活动,掀起了“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的热潮。同时,各地坚持从基本素质、基本行为、基本规范抓起,深入开展“宁波市民文明守则”、“宁波市民十不规范”教育,引导广大市民自觉实践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鄞州区组织实施“母亲素养工程”教育实践活动,以“母亲课堂”为主渠道,以“健康、文明、和谐”为主题,大规模地对母亲群体开展继续教育活动,利用社会各界资源成立了母亲素养教育讲师团,全区已组织了讲座、培训30多场,受培训妇女达4756名,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质量,促进了和谐家庭的建设。三是继续围绕以“文明生活”为主线,深入开展“讲卫生、讲健康、讲科学”系列活动。以巩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成果为抓手,组织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城乡环境清洁行动,进一步治理影响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迎接北京奥运会,展示城乡新面貌”城乡环境整治行动,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绿化美化和环境保护,建设“蓝天、绿地、碧水、洁静”的优美环境。以开展“我健康、我快乐”全民健身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奥运健康知识社区行,活动,向市民群众宣传奥运知识、科学健身知识;通过开展“科学健身迎奥运”系列活动,积极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妇女健身活动展示大赛”等,掀起全民健身的热潮,提高群众健康素质。以科普乡镇、科普街道、科普村和科普社区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科普讲座和专题报告会、科普宣传周、家庭环保咨询等活动,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四是继续围绕以“文明服务”为主线,深入开展“诚信服务、规范服务、优质服务”系列活动。在前几年广泛开展诚信教育的基础上,今年主要以开展诚信实践活动为主,广泛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诚信经营先进单位和诚信经营示范店、诚信民企和诚信个体工商户评选活动,市政府表彰了一批诚信民营企业、诚信个体工商户。东航宁波公司入围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双十佳”名单,这是宁波市和全国民航系统内入选的唯——家企业。

3.以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为主题的评选“我身边的文明之星”活动深入人心

近年来,我市十分注重抓好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全市各地、各条战线在道德建设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先进典型宣传教育群众,用先进典型激励引导群众。我市已连续三年开展了“我身边的文明之星”评选活动,积极培育和树立各地方、各行业的先进典型,较好地发挥了道德楷模的示范引导作用。2007年度我“身边的文明之星”评选活动,立足于老百姓身边的文明人、文明事,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作为评选标准,从10月份正式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市各地群众的热烈响应。组委会从各地文明办和群众推荐的120多个对象中,选出了事迹最突出的20位作为入围候选人,然后由广大群众直接投票选出十大“我身边的文明之星”。通过评选活动,使人们能够从身边的先进典型中得到启迪,受到教育。同时,我们还宣扬了一大批“道德模范”,让“文明之星”更加光彩夺目。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力、、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文明中国》大型宣传中,我市播出的专题节目是首批全国文明城市中最多的一个城市。如,“甬城之爱”,讲述了宁波市民救助罗南英的爱心故事;“寻找神秘的人”,反映了宁波人的慈善之举;“候车大厅的故事”,宣传了汽车南站3561服务班先进群体;“一根危险的钢筋”,反映了宁海人民救助外来民工的感人事迹,等等。另外,还有百姓心中的好警察何利彩、火海舍命救儿童的外来务工人员徐义胜、创业富民的好书记马家富、坚持身背重症同学上学的好少年陈吉等先进典型,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何利彩当选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物,参加了北京表彰大会,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徐义胜当选为2007年度“中国骄傲”年度人物,且在10多位获奖人物中得票名列第二。《陈吉的秘密》在央视《讲述·文明中国》栏目中播出,全国有30多家媒体对陈吉的先进事迹进行了采访报道。陈吉高票当选“浙江骄傲——2007年度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和“上海2007年度真情人物”。这些道德楷模、文明之星的先进事迹已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深入人心,成为引领文明风尚、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力量,促进了文明素质工程建设稳步向前发展。

按照“拓宽领域、充实内容、改进方法、提高水平”的思路,坚持抓好文明城区、文明街道、文明和谐企业等群众性创建活动,不断夯实城市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为了大力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市加强了对各地创建工作的指导。在11个县(市)区全部成为省级文明城市(区)的基础上,2006年,海曙区、江东区、余姚市又获得省示范文明城市(区)称号。2007年,慈溪市、宁海县、郭州区、江北区、镇海区、北仑区等6个县(市)区申报省级示范文明城市(区)。市文明办一方面帮助余姚市、海曙区、江东区认真总结创建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拓展创建空间,扩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提高文明城区创建水平;另一面,重点指导申报第二批省示范文明城市(区)的6个县(市)区开展创建活动,以做好测评推荐工作为契机,努力使全市保持争优创先的良好氛围。针对申报省示范文明城市(城区)数量多、指标少、各地积极性高的特点,2007年6月份,市文明办抽调了市统计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局等相关部门,成立了材料审核组、实地考察组、问卷调查组,按照“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双眼睛看到底”的做法,对申报县(市)区进行了全方位考核测评。测评工作重在考察一个城市(区)的日常工作,重在考察基础管理和创建实效,既对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成效进行全面考核评价,又及时发现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了解群众的要求和呼声,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进一步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加大力度,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9月底,测评推荐工作完成后,市文明办又对各地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指导帮助,提出了整改意见。测评推荐省示范文明城市(区),是2007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各级领导重视程度之高,社会各界关心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各县(市)区按照《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市(城区)测评体系》,注重从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抓起,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需要的事情做起,着力攻难克坚,积极创造新亮点,不断提升创建工作水平。如,鄞州区组织开展“我为文明城区创建献一计”金点子征集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征集各种能促进全区文明城区建设的意见与建议,并评选出“十大优秀金点子”,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宁海县坚持把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市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创建工作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拥护和支持。镇海区重视把文明示范城区创建工作的重心放在社区,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着力点,扎实推进社区的基础建设,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全市各地掀起的创建省级示范文明城市(区)的热潮,进一步巩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成果,夯实了新一轮创建工作的基础,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深入发展。

与此同时,为了适应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发展趋势.扩大创建工作的覆盖面,拓展创建工作的领域,从2007年开始,全市开展了文明街道创建工作。过去,我市街道层面文明创建工作是个空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全市街道数量很少。近年来,通过撤镇并乡改街,使街道数量大大增加,目前全市共有街道58个,而街道一级尚无综合性的创建载体,难以适应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客观需要。况且,创建文明街道是深化文明城市(城区)创建活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和中间环节;开展文明街道创建工作,可以通过街道这个中间环节,把文明城市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基层,推进文明社区创建的深入开展;而街道文明水平的提高,也可为城区及城市文明水平的提升打下基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市文明委于2007年5月出台了《宁波市文明街道建设管理办法》,在全市开展了文明街道创建活动,填补了我市群众性创建工作的空白。今年8月27日,省文明办在我市召开了文明街道创建工作座谈会,对我市在全省先行一步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2008年全省将全面推开文明街道创建工作。

2007年全市群众性创建工作的另一个新亮点是,对文明和谐企业建设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年初,毛光烈市长提出,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把关爱外来务工人员、调整规范劳动用工关系、创建文明和谐企业作为重点之一。为此,市级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加强了对文明和谐企业创建工作的研究和指导。市文明办以深化市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为抓手,对《宁波市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进行了修改,充实了构建和谐劳动用工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引导企业树立和谐理念,建设和谐文化,塑造良好社会形象,并结合第十批市级文明单位评选,重视做好非公有制经济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工作,要求各地积极培育非公企业创建工作的先进典型,认真探索总结经验和成功做法。目前,非公企业文明单位比例明显增加,全市市级文明单位中非公企业近100家,约占总数的1/6。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重视引导企业依法签订和认真履行劳动合同,并认真执行《劳动法》规定的工时制度和作息休假制度,保障职工身心健康;认真执行最低工资制度,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工资,按规定支付加班加点工资;依法参加各类社会保险,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积极参加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建立多种形式的企业和职工互助帮困机制;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制度,依法调解处理劳动争议,及时化解劳动关系矛盾,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市总工会以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选活动为抓手,重视指导企业依法建立工会组织及其相应组织,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等制度,有效保障职工行使民主权利。全市各地采取积极措施,扎实推进文明和谐企业建设。如,慈溪市、北仑区等地文明委已出台了文明和谐企业的评选管理办法,并且进行了试点,评选出一批示范性的文明和谐企业。通过文明和谐企业创建工作,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也拓展了群众性创建工作的覆盖面。今年,市委已表彭了102家企业为宁波市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先进单位。

另外,为了发挥广大市民群众建设文明城市的主体作用,提升文明城市的新亮点,我市还成功组织了“万人结对助学”、“外来务工者节”、全市“未成年人读书节”等大型的群众性公益活动,进一步打造了“爱心之城”、“幸福之城"、“民乐之城"、“和谐之城”的品牌。特别是我们认真组织市民群众参与首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文明城市品位。首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从今年4月份正式启动,主要按照国际公认的城市评价体系以及幸福感的参评标准,通过短信投票、网上投票、调查问卷三种方式进行。据组委会统计,总计超过50万人次的宁波市民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参加了投票。最后,首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于11月6日正式揭晓,我市从全国269个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首届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十大城市之一。毛光烈市长代表宁波市参加了颁奖活动并领取了奖牌。这是我市继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殊荣之后,取得的又一块颇有分量的奖牌。

5月18日,全市创建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召开以后,一场以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为主要目标,以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为根本目的,以“三大区域"、"三乱现象三大秩序”为重点内容的“三项整治行动“,在全市上下轰轰烈烈地展开。

各级、各有关部门对“三项整治行动”非常重视。巴音朝鲁书记、唐一军副书记等市领导把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背街小巷整治等项目作为破解难题的责任项目,作为项目牵头人多次召集各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并深入工作一线,亲力亲为抓整治,切实走进真矛盾,着力破解真难题。市级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围绕破解创建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明确了整治的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制定了具体的整治方案和工作计划,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做到定任务、定目标、定责任、定时间、定进度、定质量,狠抓工作落实。各级采取领导查与部门查相结合、自查与抽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等形式,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如,唐一军副书记多次带领市级部门有关人员到车站、医院、农贸市场、城中村、老社区、停车场等地点进行了暗访检查。市级有关部门也重视督促检查抓落实。今年6月份,市文明办把暗访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拍成数码照片,然后——进行梳理,编印成册下发,并下发了整改意见。7月上旬和中旬,又会同相关部门对11个县(市)区的整改情况进行了暗访。为了抓好“三项整治行动”,8月9日,市委、市政府在鄞州区召开了城乡结合部文明建设现场推进会。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了鄞州区的王家弄村、轻纺城等五个点,市级有关部门在会上作了专题发言,唐一军副书记就抓好城乡结合部文明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9月19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三项整治行动”检查工作的通知》,在国庆前进行了全市专项督促检查。10月30日,市委、市政府在北仑区召开了文明停车场建设专题会议,主要是针对停车场特别是货运停车场存在的经营不够规范、管理不够到位、环境不够整洁、服务不够文明等问题,就加强停车场的文明建设进行了研究和部署。11月30日,市政协召开了以创建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为主题的政情交流会,重点围绕“三项整治行动”听取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市文明办、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负责人通报了开展“三项整治行动”的有关情况,并接受了政协委员的提问。这些都对深化和推进“三项整治行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三项整治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老小区、背街小巷改造和城乡结合部整治全面展开,乱停放、乱穿行、乱设摊整治进展顺利,治安秩序、市场秩序、用工秩序整治扎实推进,一些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得到了整改,促进了经常性基础性工作的落实,全市呈现出许多新的亮点。(www.xing528.com)

2007年,仅市老三区已投入背街小巷改造资金7323.75万元,改造‘小街小巷259条,面积达298966平方米。对城区146个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的117个村改居社区进行了治理,共拆除乱搭乱建14万平方米,清除卫生死角垃圾18万吨,清除乱涂写、乱张贴、乱刻画1232万处,新建修建公厕1806座,新建、修建垃圾房1339座,添置垃圾桶28093只,新增保洁人员1725名,新增绿化面积127万平方米。全年计划安排的20个老小区整治已全面完成,总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涉及居民10112户,投资经费5163万元。在乱停放专项整治中,市城管局会同公安部门按照“顺畅交通、规范有序、保障功能、安全便民”的原则,加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管理,在道路用地范围外设置了一批免费临时机动车停放泊位,同时,加大处罚力度,与公安交管部门联合开展违章停车治理行动。从8月15日起,人行道违章停车处理系统完成与市违章处理系统并网运作,对违法占用人行道停车行为与公安交警实施联网处理。至10月底,已抄告35000余车次,处理10253车次,初步遏制了人行道违法停车行为的蔓延趋势,,提高了室内停车场和咪表泊位周转频率,使人行道停车秩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通过不断完善市容秩序网格式管理模式,实行24小时全天候巡查管理工作制,积极稳妥地试行道路分类管理办法,加大了乱设摊整治管理的力度。截至10月,市城管部门共查处跨门占道经营53505起,乱摆放、乱吊挂12656起。此外.全市重点开展了以食品安全为重点的市场秩序整治工作,以保护知识产权为重点的打击假冒伪劣行动,以商品准入和商品检测为核心的集贸市场整治,为期3个月的2007年“扫黄打非”夏季战役及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劳动用工执法检查专项行动等工作,使市场秩序、治安秩序、用工秩序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如,市文化部门在专项执法行动中,共取缔200余家黑网吧、电子游戏店等无证照经营户,查扣、没收游戏机、赌博机及其主板等540台,没收或暂扣电脑及其主机400余台,收缴各类盗版书籍、报刊、碟片等非法出版制品17500余张(份),依法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进一步净化了文化市场环境。

各级党委、政府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要求,既扎扎实实地解决面临的难点、热点问题,又注重长效管理,一抓到底,常抓不懈。从市里到各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领导责任制度、形势分析制度、情况通报制度、意见征询制度、目标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各项制度。在具体工作中,注重把解决具体问题与巩固创建成果结合起来,把精力集中到夯实基础工作之上,把创建工作从注重阶段性转到注重常态性、从临时突击性转到建立长效机制上来,增强创建活动的吸引力、内动力和持久力。根据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发展的需要,2007年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完善: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政策法规体系。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我市始终重视法规制度建设,把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转化为政策措施,上升为法律法规。2007年,我市又制定出台了10多个与城市文明建设相关的法规文件,如制定了《宁波市出租房管理条例》、《宁波市文明停车场建设管理办法》、《宁波市文明街道建设管理办法》、《宁波市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卫生基本标准(试行)》、《宁波市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十一五”规划(2007-2010年)》、《宁波市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意见》等,并出台了一系列相配套文件。同时,市文明委还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对《宁波市文明社区建设管理办法》、《宁波市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进行了修改,为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提供了法律支撑和政策保障。

二是进一步完善了监督检查机制。我市注重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作用,在强化监督制度上下工夫。市文明委和各级组织专门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充分运用法律监督、行政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手段,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督导检查,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督促各级部门、各单位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目标任务。如,通过组织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进行专题调研,组织代表、委员视察创建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督查作用,推动创建活动的深入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市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把创建活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通过民意测验、媒体公示等方式,让群众广泛参与评定监督。市文明办设立了2个投诉举报电话,接受本市及各地群众的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创建中的问题和不足,努力使创建工作的每一项决策和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进一步完善了创建工作网络。为了建立和完善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做好创建信息采集、收集、梳理、力、理、督查、反馈工作。宁波市81890文明创建平台于8月29日开通运行,各区根据实际建立了相应的创建工作分平台,并通过市民热线、网上论坛等多种形式,逐步建立全市创建工作信息网络,不断提高创建工作的决策、指挥、运行、管理水平。

对照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和全市人民的要求,2007年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瞥如,各地各部门工作发展不平衡,无论是文明城区、文明社区、文明单位等创建工作,还是“三项整治行动”及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有的县(市)区进展很快,而有的就显得重视不够,力度不足,进度缓慢,成效不大;个别地方管理无序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的创建进程与中心城区的反差还是十分明显,马路市场、流动摊贩、跨门营业、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问题,虽经多次整治,但返潮现象很严重,常态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些工作薄弱环节尚待解决,有的工作责任还不是很落实,特别是交接区域、交叉项目存在职权不明、责任不清、措施不到位的现象,创建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少数市民文明素质还有差距,存在乱丢垃圾、乱穿马路、随地便溺等不文明的现象,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行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008年宁波城市文明建设要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战略要求和市委深入推进“六大联动"、实现“六大提升”、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决策,坚持以建设美丽的花园、舒适的家园、文明的乐园为总目标,进一步抓住重点,攻克难点,突破弱点,提升亮点,不断提高全市创建工作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主要应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2007年11月12日,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在《全市“三项整治”工作检查情况汇报》上批示:“总的看‘三大整治’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各有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应予以肯定。但这项工作贵在坚持,做到经常化和制度化,要继续抓好督促检查,力求一些薄弱环节得到加强。”这为我市下一步深化创建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此,按照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根据我市当前的实际,2008年要继续把开展背街小巷、老小区、城乡结合部“三大区域”整治行动,乱停放、乱穿行、乱设摊“三乱”现象整治行动,治安秩序、市场秩序、用工秩序”三大秩序”整治行动,作为推进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有力抓手,坚持从具体事情抓起、一件一件抓、抓一件成一件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巩固、深化、提高的目标和措施,力求取得新实效。2008年春节前后,按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对全市“三大整治”行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抓好整改提高工作。上半年进行一次再检查,研究具体对策,落实相关责任,抓好推进工作,切实使重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工作薄弱环节得到克服,城市的文明品位得到提升。

根据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实施方案》,深化“我与文明同行”系列活动,扎实推进市民文明素质工程建设。一是继续以“文明交通”为主线,深入开展“文明行车、文明走路、文明乘车”系列活动。通过深化文明交通宣传教育“五进”活动、推进企业“认管”文明交通路口创建工作、评选首批“文明示范交通路口”等载体,提高市民群众的文明交通意识。二是继续以“文明言行”为主线,深入开展“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系列活动。通过开展行风评议、评选2008年度“我身边的文明之星”等载体,进一步倡导文明新风尚。三是继续以“文明生活”为主线,深入开展“讲卫生、讲健康、讲科学”系列活动。通过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组织公益文化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文体生活质量。同时,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对市民素质的要求,编写《市民文明素质读本》等宣传资料,广泛开展“弘扬中华文化、养成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从根本上培育和提升市民的整体文明素质。

一是以抓好省示范文明城市(区)测评工作为重点,拓展文明县(市)区的创建领域。一方面,要加强对省示范文明城市(区)申报对象的调研指导,力争3个县(市)区全部进入省级文明示范城市(城区)行列。另一方面,要推进未申报的县(市)区加大创建工作力度,促进全市各地创建水平的提升。同时,要积极指导全市的开发区、园区、管理区,参照省级文明城区的标准,借鉴创建文明城区的成功经验,扎实推进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文明城区创建工作领域的延伸拓展。二是以抓好文明街道创建工作为重点,拓展基层创建工作的领域。认真贯彻市文明委发布的《宁波市文明街道建设管理办法》,抓好文明街道创建的试点工作,适时评选表彰首批市级文明街道。通过开展文明街道创建工作,发挥街道在创建工作中的中坚作用,抓好文明社区创建的拓展、提高、深化工作,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三是以抓好非公企业创建工作为手段,拓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领域。要广泛开展文明和谐企业创建活动,通过召开非公企业文明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对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的指导,重点培植和树立一批非公企业创建文明单位工作先进典型,积极探索和总结以发展巩固和谐、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创新推动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的文明和谐企业创建工作经验,不断拓展非公经济单位创建工作的覆盖面,提高文明单位创建水平。

一是进一步打造“爱心宁波”的品牌。大力弘扬宁波人民开放、大度、大气、宽容、包容的爱心精神,继续开展“结对助学”等大型公益活动,大力帮扶支援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大力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保持慈善基金的经常增长,并充分发挥作用。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和爱心志愿行动,有组织地向不发达地区、困难家庭捐赠衣被物品。抓好社区爱心超市建设,继续开通爱心超市直通车。充分培育民间爱心力量,逐步探索建设民间互助形式的帮困基金会。开展评选“宁波市十大慈善企业家”等活动,发掘更多民营企业主动为爱心城市作贡献。二是进一步打造“服务宁波”品牌。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高效、便利、优质、满意的服务体系。深化居家养老服务、卫生服务、家政服务、文化服务等措施,进一步构建社区“三个十分钟”服务圈。深入开展评选“群众满意的最佳服务品牌”、“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等活动,大力推广81890服务中心、3561服务班等典型,积极培育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等新的文明品牌。三是进一步打造“文明社区”品牌。创建文明社区是我市文明城市建设的强项和亮点,在上一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我市文明社区的优势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和发挥。争创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仍然需要加强文明社区建设,注重拓展创建区域,丰富创建内涵,巩固创建成果,提升创建水平。要围绕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要求,按照“整体推进特色化,创新机制市场化,以人为本人性化,资源共享信息化,科学管理民主化”的文明社区创建工作目标,把城市社区的创建经验推广延伸到城郊结合部社区和农村社区,真正把各类社区建成服务便利、秩序安定、环境优美、文化丰富、管理先进、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使强项更强、亮点更亮。

一是城市与农村的融合。广泛深入地开展联镇带村工作,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整合资源,动员更多的行业单位广泛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文明活动,从各个方面支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强化城市文明的示范幅射和带动作用。推进各级文明单位、文明社区与农村结对共建活动,2008年,市级文明单位与农村结对共建率达100%。深化企业与农村结对共建工作,以城带乡,以城促乡,加快城乡协调联动发展,促进城市资源与农村资源相结合、城市与农村互相融合,实现城乡共同文明和谐。二是新老宁波人的融合。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劳动就业、公共卫生、子女入学、文体生活、职业安全、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管理服务工作,通过广泛开展当地学生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结对和评选“外来务工明星”、“感动宁波十佳外来务工人员”、“关爱新市民”先进典型等活动,使新宁波人融入当地生活,融入当地服务,融入当地社会,促进新老宁波人互帮互学、团结互助、友善相处。三是人与自然的融合。根据《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建设为重点,通过抓好城中河治理,实现“?可畅、水清、岸绿、景美“;抓好五小行业治理,实现“干净、卫生、清静、安全”.;抓好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努力把宁波建设成为具有比较发达的生态经济、优美的生态环境、宜人的生态人居、繁荣的生态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城市。

2008年是宁波争创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的决战之年,时间紧迫、任务很巨。各级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到思想认识上再提高,工作力度上再加大,推进措施上再落实,以更新的理念、更宽的视野、更高的要求、更实的思路,紧紧抓住重点,着力攻克难点,大力突破弱点,全面提升亮点,努力实现创建工作的新跨越。

实践证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是一项具体实在的民心工程。要始终坚持“为群众服务、让群众得益、使群众满意”的创建宗旨,切实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从人民群众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做起,从群众参与热情高的事情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使创建过程成为服务群众的过程,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切实优化市民的居住环境、交通环境、就业环境和生活环境,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创建工作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和新成效,看到可喜的成果,得到真正的实惠,生活品质得到全面提升,从而提高人民群众对创建工作的满意度。

要精心设计、搭建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载体和平台,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深化文明素质工程,营造人人养成文明习惯、处处实践文明行为的社会风尚,进一步倡导市民的行为规范,提高市民的文明程度。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的教育引导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要通过舆论宣传和组织开展公益性活动等形式,提高市民对创建文明城市的知晓率和支持率,夯实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群众基础;大力宣传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大力宣传创建工作中反映出来的好思想、好作风,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使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真正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目标和自觉行动。要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鼓励比学赶帮,在广大群众中兴起学习先进、争创先进的热潮,形成崇尚先进的浓厚社会氛围。要在发动群众参与中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通过共建实现共享。要实行日常性工作与集中性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一些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社会关切度高、使广大市民群众满意、受益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主题活动,使广大群众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在实践中提高文明素质。

要按照“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整体推进,全面提高”的原则,针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提出不同对策。要下大力抓好综合治理,进一步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提高整体水平。特别是对难点问题、重点部位、薄弱环节的治理要常抓不懈,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对重点难点问题的专项整治要建立工作责任制,由牵头单位会同相关部门提出具体解决的方案,落实解决的措施。各主管部门要按职负责,其他部门和责任单位要密切配合,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守土有效。要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积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城市化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抓住契机因势利导,使重点难点问题的治理成为宁波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新亮点。

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要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地把创建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深入研究和总结新形势下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敏锐把握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新需求,积极探索文明城市建设的新途径和新办法。要创新培育载体,形成创建工作的有效切入点,依据可靠有力的抓手,采取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全面推进。要努力探索人民群众欢迎的新手段和喜闻乐见的新形式,不断扩大创建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要善于从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事、身边的人中汲取营养,不断增强文明城市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创建文明城市,功夫在平常,活力在基层,关键在基础。过去我市在创建工作中已建立的有关制度要继续坚持,并且要不断完善,同时要从创新机制人手,吸收外地的先进经验,采取新的举措。一是要完善群众利益诉求处理机制,做强81890文明创建工作平台。深入贯彻甬党办(2007)2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81890文明创建工作平台.,及时收集广大市民群众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市民群众对创建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投诉举报,及时对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投诉问题进行办理,并对处理过程及处理结果进行跟踪、监督、考核,实现创建工作经常化。二是要完善群众参与机制,做强创建基础工作的平台。认真组织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系列主题活动,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可组建群众性社会监督队伍,在全市各区、街道、社区及有关单位建立意见征询网络,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实现创建工作群众化。三是要完善责任考核机制,做强监督检查工作平台。要建立跟踪监督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工作激励制度等相应的配套制度。如,可以在市领导、各专业组督查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巡查点评制度,由有关部门联合组成巡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面上巡查。巡查情况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和各区,对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改正。另外,根据巡查情况,召开适时点评会,由各部门和各区有关领导参加,由市文明委领导对创建工作进行阶段性点评,找问题,摆差距,提出整改措施。同时,把开展面上巡查、日常检查、明查暗访与责任考核相结合,不断促进经常性基础性工作的落实,实现创建工作制度化。

(作者单位:宁波市文明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