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体育文化与其同源文化的关系

民族体育文化与其同源文化的关系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民族体育文化的运动形式和其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民族体育文化有其显著的民族特征,而且与其同源文化保持着相依相存的密切关系。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体育文化是一个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构成体。

民族体育文化与其同源文化的关系

在探究民族体育文化特性的时候,主要参考和依据它的内容、传承、效用三个方面来定义,即民族体育文化特性的表现方式是,既通过人的本质和本质力量的展现来表达,又通过人的智慧和创造能力的对象化来展示,通过人的意识、观念、习俗、行为方式、制度等的表现形式来诠释,在这三个方面的不同维度充分表达了民族体育文化的特性。

(一)民族体育文化是人的本质和本质力量的展现

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文化是人的本质和本质力量的展现。体育起源于人的本质,根源于人类特有的本性。民族体育文化是一种综合文化形态,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它的形成以多种文化因素为基础,它的生存和发展再现了多种文化现象。人类的各种智慧和创造力必须通过人的形体、姿态、行为、语言、文字等表现出来,民族体育文化是以各种形态、动作技能、口令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身体文化。因此,民族体育文化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人类的本质。

从民族体育文化的运动形式和其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民族体育文化有其显著的民族特征,而且与其同源文化保持着相依相存的密切关系。

(二)民族体育文化是人的智慧和创造力的对象化

所谓对象化,就是人的本质在实践过程中以一定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文化存在于人、社会和人的社会活动当中,人的身体是体育文化的基本点,人的精神和价值观念是体育文化的核心,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体育文化的基本目标。因此,人是民族体育文化的基础和依托,民族体育文化与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各民族生存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各民族体力、智力和心理锻炼的特殊手段,是民族文化模式的外在表现。民族体育文化体现着两种社会价值:一种是显于外的,强身健体的身体活动;一是蕴于内的,益人心智的文化活动。民族体育文化就是人在社会生活和实践过程中,人的智慧和创造力的对象化。(www.xing528.com)

(三)民族体育文化是人的意识、观念、习俗、行为方式、制度等的表现形式

英国民族学、人类学家爱德华·伯纳特·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写道:“文化……就其宽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名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一切其他能力和习惯。”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体育文化是一个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构成体。民族体育文化来源于各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的劳动、生活、战争、人际交往、娱乐和健身等活动是民族体育文化的源泉,它所体现的文化内容也是多样性的,是民族文化的综合体现。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各民族的先民为了生存的需要,采集花果、猎取动物、打制石器,他们利用手中的工具,通过奔跑、跳跃、攀登、爬跃、投掷获取食物,民族体育也有了它最初的萌芽。但是,在远古时代,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非常有限,面对变化莫测的自然现象,只能依靠幻想中的形式与力量,借助于某些无意中的巧合和自己微薄的努力。于是,强化自身和祈求幻想中的神灵和魔力,就成了人们维持生存的需求。人类从使用木质工具开始,经历了石制工具,中间还伴有使用贝壳、骨骼和兽角制造工具,直到人们学会了冶炼技术,铁得到广泛的使用,人类一直在不断地吸取前人的经验,改造劳动工具,以各种形式强化自身体能;人们在劳动的间隙,将劳动、军事斗争和生活当中获得的技能,形成了民族体育文化的雏形和留存。随着劳动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采猎的食物开始有了剩余,老人和小孩有了闲暇时间,富有生产和生活经验的老人们开始有计划、有意识地传授生产生活技能和娱乐健身本领,便出现了最早的教育祭祀娱乐活动形式,民族体育开始形成,民族体育文化的雏形也随之奠定。

因此,民族体育文化是以各种民族体育活动—行为文化为载体,通过使用各种体育用品、器械、工具(物质文化),体现出各民族的民族意识、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审美心理、社会组织形式、民族体育活动形式、规范、竞赛制度、竞赛规则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