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家庭的父为子纲文化对孩子的自信和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

中国家庭的父为子纲文化对孩子的自信和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是中国家庭“父为子纲”的文化以及由此文化形态决定的父母教育子女的“过程与方法”,恰恰会打压孩子自信、导致孩子厌学,虽然父母施教的动机是为了孩子好,施教的内容也不坏。在我们习以为常的以“孝”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框架内,看我们中国家庭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尊卑关系,是那样的自然而然、顺理成章。

中国家庭的父为子纲文化对孩子的自信和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

如果在教育的诸多功能中只保留一个功能的话,那就是让接受教育者相信自己;如果允许保留两个功能,第二个值得选择的功能就是让接受教育者喜欢上学习。可是中国家庭“父为子纲”的文化以及由此文化形态决定的父母教育子女的“过程与方法”,恰恰会打压孩子自信、导致孩子厌学,虽然父母施教的动机是为了孩子好,施教的内容也不坏。

中国的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与天下的父母一样,中国的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的辛苦也和天下的父母一样,而在养育子女的观念上,以及观念导致的养育子女的方式上,则有我们自己的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地方。

在中国的家庭里,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在传统文化的大纲里早已就规定了,即“父为子纲”。所以,在中国的家庭里,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在人格上不是平等的,而是父(母)尊子卑。在传统文化赋予父母的观念里,孩子被视为自己的私有财物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人,父母有权要求孩子做父母想让他们做的一切,至于孩子是否愿意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孩子是否具备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的条件,父母则无须考虑。一句话,孩子对父母的顺从必须是无条件的,条件具备的要服从,条件不具备的也要服从。有一点个性的不愿盲目顺从父母意愿的孩子,就得准备吃苦了,因为“父为子纲”的文化赋予父母可以通过一切方式强迫孩子接受的权利,包括打骂;那些不具备能够满足父母意愿条件的孩子,就得准备吃大苦了,父母会用尽一切手段逼迫孩子去满足他们的意愿,直到父母精疲力尽、孩子心灰意冷为止。

在中国的家庭,父母打骂子女不会被看作为成年人对未成年人恃强凌弱的野蛮行径,而被视为天经地义;孩子对来自父母的打骂,只能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然就是大逆不道。无条件地服从父母的行为即“听话”的行为被视为合乎道德,否则就是不道德。

在我们习以为常的以“孝”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框架内,看我们中国家庭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尊卑关系,是那样的自然而然、顺理成章。让我们来尝试一下解放我们的思想,跳出我们习惯了的传统文化的框框,抽象地看一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什么样形态的关系。

假定父亲(母亲)为张三,儿子为李四,我们把张三和李四之间父子(母子)的亲缘关系暂时撇在一边不考虑。张三和李四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张三拥有为李四计划一切的无限权利,李四没有提出个人意愿的权利,只有无条件服从的义务;张三可以打李四、骂李四,李四必须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你说张三和李四之间是个什么样的关系形态?难道不是“主”和“奴”的关系形态?

而且无论是张三还是李四本人,包括周围几乎所有的人,都心安理得地认同张三和李四这样的关系,你说这种文化形态不是“奴隶”的文化形态是什么?(www.xing528.com)

可能你会说,张三供李四吃,供李四穿,供李四住,所以张三对李四拥有无限权利。此话似乎有些道理,就算李四不能算奴隶,也能算是张三养的宠物,主人与宠物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吗?主人对宠物拥有什么样的权利?

也有这样的说法,成年人要不要孩子,有选择的能力,也有选择的权利。孩子是否来到人世间,由不得他自己。成年人既然要了孩子,就有无条件抚养的义务,成年人尽抚养义务的过程并不能天然获得对孩子的任意支配权。

家庭是孩子上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在这种父(母)尊子卑的家庭文化氛围里成长的孩子,像奴隶也好,像宠物也罢,人格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都不能有属于自己的独立意志,都不能自己思想,包括孩子在上学期间的考试分数,都不能由孩子自身的智力条件来衡量,而是要按照父母的意愿来衡量,虽然孩子智力的高低取决于父母双亲。明明是在虐待孩子还自以为是在爱护孩子,天下愚蠢的事,莫过于此!

“父为子纲”的文化笼罩下的中国家庭,很难培育孩子独立的人格,让孩子学会自己思想,也就很难培育孩子成长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

浸透着“父为子纲”文化的中国家庭,几乎就是一个个不折不扣的专制政体单元。一个国家就是一个个家庭单元的集合,这样的家庭单元集合而成的国家能是一个什么样形态的国家?

西方的《圣经》上说,“孩子不能打,要打也是小草一棵。”中国的《诗经》上说,“上慈下孝,上不慈则下不孝。”各位注意观察身边熟悉的家庭,父母善待孩子、亲子关系和睦的家庭,孩子的学习自觉性是不是也高一些、学习成绩也好一些?至少我成长的家庭就是这样的家庭,我们兄弟姊妹六个,没有一个学习成绩是差的,在我的记忆之中,我们的父亲从小到大没有碰过我们孩子一个指头,连重话都没有说过一句。我知道我的父亲没有读过《圣经》,他也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给了他打骂孩子的权利,但是他认为父亲打孩子实属恃强凌弱。棍棒底下出孝子,棍棒底下绝出不了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