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球生物固碳技术发展:近年分布变化分析

全球生物固碳技术发展:近年分布变化分析

时间:2023-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表7.1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藻类固碳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时间跨度与近年技术热点,并开展相关分析,得到藻类固碳专利申请量较多的21个专利技术领域及其申请情况。可以看出,相关专利技术主要集中在单细胞藻类及其培养基、酶学或微生物学装置、装置的气体导入方法以及碳氧化物的生物净化上。

全球生物固碳技术发展:近年分布变化分析

在表7.1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藻类固碳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数量、时间跨度与近年技术热点,并开展相关分析,得到藻类固碳专利申请量较多的21个专利技术领域及其申请情况(见表7.2)。可以看出,相关专利技术主要集中在单细胞藻类及其培养基(28.85%)、酶学或微生物学装置(22.92%)、装置的气体导入方法(11.86%)以及碳氧化物的生物净化(11.86%)上。

从时间跨度来看,藻类培养基方面的技术出现较早,细菌及其培养基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经出现,单细胞藻类及其培养基在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培养装置方面,装置的气体导入方法、微生物学装置条件测量或信号传感方法测量或检验、电气或波能量(如电磁波、声波)处理微生物或酶装置、装置的感温元件控制在2000年左右出现,而装置的条件或反应时间控制、用在装置中的搅拌方法和热交换方法在2008年后才出现;气体净化和水处理的专利出现较早,20世纪90年代初已有藻类固碳相关专利;油脂制备是2008年后才出现的新技术领域;微藻类方面,微生物中使用载体引入外来遗传物质、引入外来遗传物质修饰、用于植物细胞的DNA重组技术在2007年后出现。

表7.2 藻类固碳专利申请量前21个专利技术领域及其申请情况

从技术热点来看,微生物中使用载体引入外来遗传物质技术领域2012—2014年的专利申请量达到总专利数量的89%,表明该技术领域发展较快;单细胞藻类及其培养基技术领域2012—2014年仍是申请量最多的技术领域,达到总专利数量的62%;培养装置类的技术领域(如装置的感温元件控制、微生物学装置条件测量或信号传感方法测量或检验、装置的气体导入方法)专利数量增长速度也较快,达到各自总专利数量的80%以上;此外,脂肪或脂油等含氧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微生物藻类、用在装置中的搅拌方法和热交换方法、引入外来遗传物质修饰、用于植物细胞的DNA重组技术等技术领域也有较快发展。(www.xing528.com)

2012—2014年新增的主要藻类固碳技术条目如表7.3所示。在原料生产脂肪或脂油中的萃取法方面,新出现的技术包括从藻油中提取羧基官能团单体和中性脂质、超临界CO2等温变压技术萃取微藻油脂、从完整的藻细胞分离叶绿素、将固定CO2转为生物能。

表7.3 藻类固碳技术专利新增技术条目

注:时间范围为2012—2014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