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学实践教学范例与哲学教育变迁

心理学实践教学范例与哲学教育变迁

时间:2023-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更好地说明实践教学的设计方案,以下将详细介绍笔者在高师院校公共心理学授课过程中的三个具体应用案例,以便参考。寻找与马斯洛的动机水平理论每个不同水平的动机相对应的广告。

心理学实践教学范例与哲学教育变迁

为了更好地说明实践教学的设计方案,以下将详细介绍笔者在高师院校公共心理学授课过程中的三个具体应用案例,以便参考。

1.动机与说服作用中的实践任务方案

动机是心理学课程里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是概念与理论繁多,内容相对抽象,理论联系实践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反应概念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对相关知识的实践应用方式方法比较模糊。根据这一部分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笔者采用了先讲授,后实践练习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讲,教师先在课堂上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和重点难点,课后,针对教学内容给学生设计了下列的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体会知识如何与实践联系。

(1)任务目标:调查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怎样在广告中应用。

(2)任务内容: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的方式了解有关马斯洛的动机水平的心理学知识。

寻找与马斯洛的动机水平理论每个不同水平的动机相对应的广告(即广告中强调产品可以满足相应的动机)。

(3)分析思路:

①是否可以找到对应于马斯洛动机理论每个水平的广告?可能的话,对于每一个水平的动机,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三个广告。

②你发现在广告中最普遍使用的动机是哪个水平的动机?为什么?

③你发现不同水平的动机是否对应不同种类的广告?为什么?

④你有没有发现从动机理论的角度来看,某一些广告会比较没有效果(提示:广告中强调产品可以满足的某种动机与观众购买该类型产品的动机不吻合)。

⑤其他你觉得有意思的发现。

(4)课堂汇报思路:呈现调查的过程和结果,并且根据需要回答他人的问题。

(5)实践总结思路:

①调查总结:总结这次调查的目标,进行的活动,得出的结果以及结论。

②自我评估:根据你的结果评估需要和动机理论对于广告效果的作用。

③个体经验:作为小组的成员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体会。

2.压力与调试中的实践任务方案

心理压力与调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最容易碰到因而最需要应对的问题,而且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也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重点是在让学生充分了解有关压力和应对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压力测量的具体手段和方法,并且有能力设计和实践有效的压力干预。根据这一部分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笔者选择课堂讲授+实践任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讲,教师先在课堂上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和重点难点,课后,针对教学内容给学生设计下列的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体会知识如何与实践联系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1)任务目标:调查本校学生的压力状况和应对策略。

(2)任务内容:

①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的方式了解有关压力和应对的心理学知识。

②同小组成员一起邀请至少40名本校的学生来完成一份调查,此调查包括两部分:采用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49个题目)了解大学生的主要生活事件;采用应对策略量表(28个题目)了解大学生主要采用了哪些应对策略来应对生活中的压力。

(3)分析思路:

①将大学生生活量表的条目按照内容分类,分别计算大学生生活体验量表的不同类别及应对策略的14个类别的平均数,并找出本校大学生最常体验的压力事件是什么,以及通常采用的应对压力的方法是什么?

②这一结果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学生之间是否有差异?(www.xing528.com)

③根据当前的结果,如果让你去设计一个针对本校学生压力管理的健康教育课程,你会主要关注哪些方面?提出哪些具体有效的策略?

④报告其他以上未列出,但是却很值得注意的其他发现。

(4)课堂汇报思路:呈现调查的过程和结果,并且根据需要回答他人的问题。

(5)实践总结思路:

①调查总结:总结这次调查的目标,进行的活动,得出的结果以及结论。

②自我评估:评价这个调查在认识本校大学生压力状况方面的局限,并提出调查方法可以做哪些方面的改进以使调查结果更加真实可信。

③个体经验:作为小组的成员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体会,这次实践活动对你自己应对日常压力与保持心理健康有什么启示。

3.人际关系构建中的实践任务方案

人际关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学生需要处理包括亲密关系、师生关系、工作关系等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对人际关系方面的规律和知识的掌握对于未来应对复杂的人际交往过程有重要意义。根据这一部分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笔者所制定的实践任务方案具体如下:

(1)任务目标:调查本校学生归属感需要的强度、水平以及对归属感的认识。

(2)任务内容:

①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的方式了解有关人际关系和归属感方面的心理学知识;

②小组成员邀请至少30名本校学生来完成一份调查,此调查包括以下内容:采用大学生归属感需要强度量表(10个题目)了解大学生的归属需要;列出你们认为影响一个人是否被他人(分别指家庭成员、朋友、恋人)接受的5条最重要的原因。

(3)分析思路:

①计算大学生归属需要强度的平均数,并归纳总结本校大学生普遍认为哪些因素有助于自己被他人所接受(分关系不同类型归纳)。

②这些因素在不同的关系里面是否有不同?

③这一结果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学生之间是否有差异?

④报告你认为其他以上未列出,但是却很值得注意的其他发现。

(4)课堂汇报思路:呈现调查的过程和结果,并且根据需要回答他人的问题。

(5)实践总结思路:

①调查总结:总结这次调查的目标,进行的活动,得出的结果以及结论。

②自我评估:评价这个调查在认识本校大学生归属感水平方面的局限,并提出调查方法可以做哪些方面的改进以使调查结果更加真实可信。

③个体经验:作为小组的成员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体会,从这次实践任务中你自己有什么收获。

当然,高师院校的公共心理学课程有很多知识点,包括认知、情绪、动机、智力与创造力、人格、学习和教学心理、青少年心理特点、心理健康与辅导、人际关系、品德心理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知识点中有的知识点可能比较容易制定实践教学方案,而有的知识点相对来说可能难以设计。但笔者觉得,只要授课教师有了理论应用实践的思想,真正秉持了实践教学的理念,那么不管是哪个知识点,应该都可以制定出相应的实践教学方案,比如智力与创造力这一过程的教学,可以给学生布置调查智力的分布状况及其与成就之间关系的实践活动;人格这一内容的实践教学可以布置学生去调查不同人的人格特点以及什么样的人容易被他人喜欢;品德心理的教学可以布置学生去调查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道德行为,并考察有哪些因素有助于人们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