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用导游技巧:提升仪容仪表礼仪

实用导游技巧:提升仪容仪表礼仪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仪容仪容,一般指人的容貌。导游仪容美必备要素:貌美、发美、肌肤美。所以,有可能的话,导游要常洗澡,至少也要坚持每星期洗一次,在参加重大礼仪活动之前还要加洗一次。在带团过程中,导游的仪表不但可以体现文化修养,也可以反映其审美趣味。导游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着装,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正式场合,更是需要重视着装问题。

实用导游技巧:提升仪容仪表礼仪

(一)仪 容

仪容,一般指人的容貌。它包括发式、面容、脸色等状态。它反映了导游的精神面貌、朝气与活力,是传达给接触对象的感官上的最直接、最生动的第一信息。导游仪容美必备要素:貌美、发美、肌肤美。

1.坚持洗澡、洗头、洗脸

(1)洗澡。可以除去身上的尘土、油垢和汗味,并且使人精神焕发。所以,有可能的话,导游要常洗澡,至少也要坚持每星期洗一次,在参加重大礼仪活动之前还要加洗一次。

(2)洗头。头发是人体的“制高点”,因为人们的发型多有不同,故颇受他人的关注。导游只有经常坚持洗头,方可确保头发不粘连,不板结,无发屑,无汗馊味。

(3)洗脸。若脸上常有灰尘、污垢、泪痕或汤渍,难免会让人觉得此人又懒又脏,所以导游除了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觉前洗脸之外,只要有必要、有可能,随时随地都要抽出一点时间洗脸净面。

2.去除分泌物

(1)眼角分泌物。它给人的印象很不雅,所以导游应经常及时地将其清除;戴眼镜者还应注意,眼镜片上的多余物也要及时擦除。

(2)鼻孔分泌物。带团之前,导游要检查一下鼻孔内有无鼻涕,若有,要及早清除。

(3)口部的多余物。指口角周围沉积的唾液、飞沫、食物残渣和牙缝间的牙垢,它们看起来令人作呕,必须及时发现、及时清除。

3.定时剃须

除了因为宗教信仰或风俗习惯需留胡须之外,男性导游不宜蓄留胡须,因为在交际场合会显得不清洁,还会让人产生对游客不尊重的印象。因此男性导游最好每天坚持剃一次胡须,绝对不可以胡子拉碴地去带团或会面。

此外,还要注意经常检查和修剪“鼻毛”,带团过程中,偶尔有一两根鼻毛黑乎乎的“外出”,会破坏游客对自己的印象。

4.保持手部卫生

手被称为人的第二张脸。手是与外界进行直接接触最多的一个部位,它最容易沾染脏东西,所以导游必须勤洗手,除饭前、便后要洗手外,还要在一切应当有必要对其讲究一下卫生的时候洗手。

此外,还要常剪手指甲,绝对不要留长指甲,因为它不符合导游的身份,还会藏污纳垢,给人留下不讲卫生的印象。手指甲的长度以不长过手指指尖为宜。

5.注意口腔卫生

导游应坚持每天刷牙,消除口腔异味。维护口腔卫生是非常必要的。

有可能的话,在吃完每顿饭以后都要刷一次牙。切勿以水漱口等无效的方法来替代刷牙。

导游还要养成平时不吃生蒜、生葱和韭菜等带刺激性气味的食物的良好习惯。

(二)仪 表

仪表,即人的外表,包括容貌、举止、姿态、风度等。在带团过程中,导游的仪表不但可以体现文化修养,也可以反映其审美趣味。

如果说人的长相是天生的,身材、身高、体重难以变更,那么服饰却是可以变化的。整洁美观的服饰是人们能用以改变自己或烘托自己的最好的、使用最频繁的“武器”,因此导游要学会运用这一武器来“武装”自己。

仪表应该是导游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其总体要求可以概括为48个字:容貌端正,举止大方;端庄稳重,不卑不亢;态度和蔼,待人诚恳;服饰庄重,整洁挺括;打扮得体,淡妆素抹;训练有素,言行恰当。

(三)着 装

服饰,狭义的概念是指衣服上的装饰,广义地说,指衣服及其装饰。装饰又包括衣服之外的装饰用品,如领带、胸针、眼镜和手表之类的饰物。导游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着装,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正式场合,更是需要重视着装问题。

1.着装的原则——“TPO”原则

(1)Time——时间。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应穿不同的服装

(2)Place——地点。

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社交场面,着装要有所不同。

(3)Object——对象。

不同的身份、职业、年龄、肤色、形体,应着装和谐

2.服装的款式

常见服装的款式:职业装、休闲装、运动装、礼服。

3.服装的色彩

基本原则:三色原则。

(1)同色搭配。

掌握上淡下深、上明下暗原则。

(2)相似色搭配。

相似色搭配时,两个色的明度、纯度要错开。

(3)主色搭配。

选一种起主导作用的基调和主色,相配于各种颜色,互相陪衬。

4.着装的注意事项

首先,穿着要和年龄相协调。

其次,穿着要与体形相协调。

再次,穿着要和职业相协调。

最后,穿着要和环境相协调。(www.xing528.com)

(四)男士服装的穿着

1.西服的穿法

(1)合身。

肩宽:垫肩要比自身的肩宽一点。

胸围:穿一件薄的羊毛衫正好适合。

衣长:在手的虎口关节处,盖过臀部4/5。

裤长:盖过鞋跟的2/3。

(2)衬衫的衣领和袖口应多出西装的1.5厘米。

(3)衬衫颜色为白色或浅色。

(4)男士的裤子应有裤缝。

(5)西服的口袋不能放东西。

(6)钥匙不能挂在裤袋上。

2.西服礼规

(1)三色原则。

三色原则,即西服套装、衬衫、领带、腰带、鞋袜一般不应超过三种颜色。

(2)三一定律。

鞋子、腰带、公文包应为同一颜色。

(3)三个禁忌。

商标未拆,穿夹克、短袖衫时打领带,穿西装配白袜或尼龙丝袜。

(4)扣子系法。

穿双排扣西服上衣时,所有衣扣均应系上。

穿单排扣西服上衣时,起身站立后应系扣;就座之后则可解开衣扣。

穿单排两粒扣西服上衣时,应系上面一粒衣扣。

穿单排三粒或更多纽扣的西服上衣时,其最下面一粒衣扣与最上面一粒衣扣均可不系。

单排扣西服上衣最下面的一粒衣扣,一般都是不必系上的。

(五)女士服装的穿着

女士服装应讲究配套,款式比较简洁,色彩较单纯,以充分表现出女士精明强干、落落大方的特点。

(1)女士西装。

(2)女士连衣裙

(3)女士旗袍

(4)职业女性的着装风格。

(六)服装的饰物佩戴

1.饰品佩戴原则

一是以少为佳。通常限制在三种以内,而且每一种不多于两件。

二是同质同色。即质地(材料)、款式、色彩要协调。

三是符合习俗。即与当时、当地习俗一致。

四是注意搭配。与自己的身份地位、衣着穿戴等相配。

2.饰品佩戴规范

(1)丝巾

要考虑肤色、爱好、着装及丝巾的质地,并兼顾整体搭配效果。

(2)包。

根据服饰、场合等选配。

(3)首饰

项链:应和年龄、体形和服装相呼应。

戒指:一枚即可,最多两枚。

耳环:应根据脸形特点选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