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紧张心理对钢琴演奏的影响分析

紧张心理对钢琴演奏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关研究表明,紧张的产生与演奏者的气质有着密切的关系。自信是人的重要心理因素,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紧张心理对钢琴演奏的影响分析

(一)形成紧张心理的客观因素

1.曲目难度

高超的演奏技术不是一朝一夕获得的,是通过长时间持之以恒的练习,在有计划、逐渐深入、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取得的。而一些演奏者盲目地追求技术复杂、难度大的曲目,虽然通过长时间磨炼,演奏技术还是难以掌握,从而在演奏中易产生紧张情绪,注意力分配较差,必然会导致心理负担加重。

2.环境变化

外界环境是影响钢琴演奏效果的客观因素,人的心理不仅依赖于人脑或人体,外界环境对于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干扰同样也是很大的,不同的演出环境和演出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引起演奏者的心理紧张。如果钢琴演奏者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或情绪的能力较差,遇到外界环境的改变就会引起生理机能的变化,从而打破了常规练习时各种生理机能相互协调的一致性,由此产生紧张心理现象。因此,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钢琴演奏者的心态。平时只是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练习,自己弹、自己听,面到了舞台上,面对的是成百上千的观众。观众的目光似乎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常常会使演奏者失去正常的演奏状态,音乐思维也产生混乱和间断,有的人甚至会不由自主地加快演奏速度以求早点“解脱”。另外,不同琴键的不同触感、音色,座位的高矮,舞台灯光的照射,扩音的反馈和观众情绪的起落,以及台下观众走动,小孩的大声喧哗等,都会对演奏者产生影响。

人类的心理活动和生理机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心理活动是在生理机能的基础上建立的,当演奏者在某一环境中建立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这就会使演奏者产生一种适宜该环境的演奏心理状态,如果改变了这种环境就会引起演奏者的心理紧张与焦虑,使演奏者的神经系统处于紧张状态。外界环境通过各种形式刺激人的肌体,而人的肌体主要依靠大脑皮层活动使其适应环境,舞台上的刺激形式对于一个成熟的钢琴演奏家来说,是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而逐渐形成较为固定的心理反应模式的,可以不受外界不同环境刺激的影响。因此,钢琴演奏者要有调节和控制自己心理状态的能力,使其能够达到适宜最佳演奏水平的状态。

(二)形成紧张心理的主观因素

1.心理品质方面的因素

(1)情绪因素

良好的情绪有助于钢琴演奏者的音乐表达,可以使演奏者的表演充满激情;而不良的情绪则可以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阻碍演奏技术和音乐表现力的正常发挥。通过研究表明:每个人的情绪都有高涨与低落的起伏周期,当低落的情绪在大脑中枢神经处于优势时,它将抑制表演活动神经的兴奋,使钢琴演奏者的弹奏水平和情感表达难以正常展示;而当高涨的情绪在大脑中枢神经处于优势时,它会激发表演活动的神经兴奋,这将有助于钢琴演奏者的技术发挥和音乐表达。

(2)心理压力因素

心理压力主要是对演奏技术和外界评价的顾虑,当钢琴演奏者对乐曲中的某一个技巧或段落没有把握时就会引起紧张心理和怯场表现,这种紧张心理的程度会随着演奏时间的临近而不断增加;还有些演奏者在上场的时候,脑海里总是纠缠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觉得自己技不如人,总是觉得还有很多不足。或者期望自己一举成功,追求表现的完美,对自己要求过高,过于注重演奏效果,特别是正式演出时,总是希望自己的演奏能够超水平地发挥,结果在表演时顾虑重重,害怕弹错、忘谱。这样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的演奏能力,盲目地对自己的演奏有很高的期望值,就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注意力过于分散,导致演奏频繁失误,表演失败,这样的心理也会造成更多的紧张。演奏时表现得比较僵硬、拘谨,不能放松,演奏的效果肯定不佳。

有敢于当众演奏的欲望,并且有由此所产生的兴致和激情,这是登台演奏的动力。随着钢琴演奏者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紧张心理就会逐渐在不断地艺术实践中得以减弱或排除。此外,过度关注于自己演奏结果的外界评价,同样也会造成紧张心理和怯场表现,这些顾虑一直伴随演奏者的台前准备阶段,甚至在演奏中也会时常出现这些念头和想法,致使演奏者的精力分散在与演奏无关的事情上,导致演奏者不能正常地表演,从而会发生演奏中的“抛错”现象。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而专心于演奏,他的演奏必然就会随心所欲,自然不会被心理负担所困扰。钢琴演奏者在表演中必须以饱满的热情,放下一切思想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钢琴演奏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演奏达到炉火纯青、游刃有余的艺术境界。

(3)心理素质因素

心理素质是影响钢琴演奏效果的主观因素,它与演奏者的性格和气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钢琴演奏艺术实践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有的演奏者平时演奏得很好,但在登台演奏时就会心理紧张,胆怯、自卑缺乏自信;有的演奏者平时演奏并不突出,而到了舞台上却有出色表现,这些都属于演奏者的心理素质问题。良好的演奏效果除了有娴熟的钢琴演奏技术以外,还要有较强的自我心理控制能力,这对于演奏的成功有着直接影响。一般来说,性格和气质上有缺陷的人比较容易在登台演奏时出现恐惧、怯场的心理反应。胆怯是一种性格缺陷,它的表现是意志薄弱、害怕挫折、害怕困难、不敢面对后果的一种内在影响的外在的表现形式。相关研究表明,紧张的产生与演奏者的气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性格内向较敏感的人更容易胆怯,容易弹错音,动作更容易僵硬。而那些比较自信,善于自控和勇于表现的人,胆怯紧张的可能和程度相比之下就会小很多。在钢琴的演奏中,演奏者害怕自己出错以及害怕“被发现”自己出错,是“胆怯”的表现形式。演奏者一旦出现怯场心理,就处于茫然和矛盾之中。怕自己的手指失控,怕别人发现自己的紧张,可是又无形中再次增添了自己的紧张感,他惧怕别人倾听自己的演奏,怕自己弹错会被人嘲笑,即使没有出错,也怕听者听过之后不认可自己的演奏。也有很多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会凭空幻想出自己可能会出错,结果是自己吓唬自己,把自己的情况越搞越糟。更有一些演奏者会在演奏中突然改变自己原有的演奏风格,期待讨好听众,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弄巧成拙,无法收场。

自信是人的重要心理因素,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当一个人失去自信的时候,容易导致自卑,影响成功。实践中,有的演奏者就常常表现自信不足,他们常常自我怀疑,担心自己不能胜任演奏。担心会出丑,辜负了老师、父母的期望。这样,还没上场就背了很大的包袱,导致过度紧张反而不能正常发挥水平。(www.xing528.com)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对于演奏者来说,如果在演奏前处于一种十分平静的心理状态,这样的演奏自然是平淡的,缺少激情和感染力;适度的心理紧张是演奏获得成功的重要心理保证。但是,如果心情过于激动,就会出现不可控制的后果,造成心理极度紧张。

2.技术方面的因素

(1)技术程度与熟练度因素

钢琴演奏是集理性与感性为一体的高难度行为,演奏者的技巧程度高低、练习的准确与熟练与否都是引起演奏焦虑的直接因素。同时练习的准确、熟练是消除精神紧张、减少心理压力的前提。就技术而言,练习是感觉、记忆的过程,而演奏则是回忆、再现与条件反射过程,练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在演奏时必然会显露出来。而一旦演奏中出现失误后,旧的动作定型被打破,新的定型却又难以迅速建立,造成心理失衡,出现更多混乱,形成越错越紧张,越紧张越错的恶性循环。所以,提高平日的练习质量,是缓解和避免心理紧张的重要环节。有些人因为准备不充分,练习时间不够,对乐曲中的技术难点还未能突破,从而引发过度紧张;而有些人在选曲时没有考虑自己的技术情况,一味地喜欢大曲子,选择的曲目难度太大,演奏时无法驾驭它,导致临场的焦虑情绪等等。

在演奏的过程中,如弹奏基本姿势不良就会造成前臂和手腕的肌肉发热、酸疼,使这些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的收缩状态,肘关节处于紧张僵硬的固定状态;再如有些弹奏者在弹奏时手指触键后没有将手臂、手腕和手指的肌肉放松下来,琴键被压得很死,在弹奏快速练习曲、或乐曲中有技术难度的段落时,越往后弹越觉得手腕、前臂酸楚,沉重。这是因为第一次下键时肌肉的紧张还没有消除,又连续在肌肉紧张状态下弹奏第二、三……个音造成了紧张的积累。

因此在现场演奏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演奏者的个人能力。熟练的技术、技巧是在演奏中流畅的表现音乐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减少心理压力的重要保证。演奏者在台下对曲目练习的熟练程度越高,在演奏时自然会得心应手。当演奏者对自己所演奏的曲目不够熟练,那么在演奏的时候自然就会造成心理紧张,从而引起小臂肌肉紧张、肩膀僵硬,使力量不能畅通地传到手指上,造成指尖不能很好地弹出理想的情感和音色。

如果演奏者对技巧掌握得不够熟练,那么上场演奏时心里总是怕出错,从而在弹奏上产生心理障碍,既希望自己能够很好地完成演奏,又担心发挥不出真正的水平。在这种矛盾的存在下,使得潜意识中的负面因素导致心理紧张,演奏中无法集中注意力,形成恶性循环。

(2)缺乏音乐想象力因素

想象力是艺术演奏与创作的灵魂。钢琴演奏的想象力是通过作品分析、音乐的理解、艺术修养和对演奏效果进行预期想象(包括音色、情绪、感受、联想、形象)等获得的。演奏者在演奏作品的二度创作中,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想象力,挖掘和体现音乐的内涵,再用自己的方式将音乐展现给听众。演奏曲目往往是固定的,但因为不同的演奏而使得它富于魅力个性,而乐曲真正的魅力恰恰在于个人对于乐曲的理解和演奏者的个性发挥。只要乐曲赋予了演奏者灵感的火花、想象的翅膀就会令听者动容。而轻视自身对音乐想象力的培养,就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对音乐的表现之中。在演奏时,注意力必然会转移到怕弹错、怕中断等其他方面。以致越怕错就越弹错,演奏由此失败了,因此,在平时的练习中应注重培养想象能力,在乐曲分析过程中注重深刻挖掘作品思想内涵,充分地发挥想象力以赋予乐曲新的生命和力量。

(3)思维方式因素

钢琴演奏是动作与智力的综合技能。动作和智力技能都会形成自动化,演奏自动化使动作的意识控制水平降低。只要发出启动信号,它就能准确、熟练地按照程序以连锁反应方式再现活动;同时智力活动也从有意识向无意识转化。演奏实现自动化更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在有意识的监控下,指挥肌体运动和积极的音乐思维相配合。相反,在演奏动作自动化形成之后,有的演奏者的大脑对手的运动失控,头脑缺乏或没有音乐信息反馈、检验、修正,音乐思维处于消极、呆滞状态。久而久之,乐谱变得陌生,音乐记忆模糊,音乐表现平淡乏味。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演奏,演奏者主观愿望是要认真、完美表现音乐,但音乐思维滞后跟不上手指运动,便溜了神乱了阵脚,从而打破演奏自动化的程序,导致音乐演奏中断。

3.经验方面的因素

很多演奏者平常的训练,是在钢琴室或者自己的私人空间里进行的,都是在独立演奏。因此,在日常的练琴中有公开演奏的机会并不多。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之中自然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所以,在日常的练习和公开演奏这两个环境之下演奏,其表现是有相当大的差异的。舞台对于一个久经沙场的人来说,可能很简单。但是,对于初次登台的演奏者来说就不那么简单了。对于舞台经验不足的演奏者,平常训练时气氛很轻松,不用害怕失误、担心成绩的好坏,因此,这是一种在无压力的状态下进行的,这种状态也能正常地表现出演奏者在平和状态下的演奏水平。但是在公众场合演奏时,增加了特别多外界因素。这种情况下会产生外界因素和演奏者内心的心理互动。观众的存在和演奏者的“责任感”同时作用,在演奏者内心形成一种无形的“迫力”。这样,在面对公共环境时,演奏者往往会因为环境的不同以往而产生很多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会因为心理的变化而影响到生理,进而产生对演奏过程的影响。而对于经验丰富的演奏者,他们对于“面对观众”这个考验已经有了多次适应,哪怕是在演奏时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他们也能有效地调整自己的心理,从而不使节奏混乱。

另外,以往不成功的经历也会对演奏者产生影响。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演奏者曾经有过弹奏失败的经历,这种失败经历一旦与弹奏进行配对,遇到相似的场所,演奏者必然形成条件反射,记忆中的不快经历形成对舞台的焦虑惧怕。进而加重自身的心理负担。

实践表明,几乎每一位演奏者在第一次登台的时候,都毫无例外的感到紧张。无论做什么事情,实践才是硬道理,当然人的心理素质与舞台实践关系也很密切,钢琴演奏的心理本质就是人脑对艺术实践的现实反应,艺术实践对于钢琴演奏者提高心理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舞台经验和公开演奏的实践经验的多少,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适应能力方面,都会对舞台经验不足的演奏者产生重要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