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贾鲁河水源变化及其对通航的影响

贾鲁河水源变化及其对通航的影响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贾鲁河的水源,在元、明、清三朝有着不断的变化。在元朝开通之初,因其目的为分流侵占汴河的黄河水,故与汴河相连,而汴河是通黄河的,因此贾鲁河的水源主要来自黄河。总之,元时贾鲁河水源十分丰富,这为通航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时贾鲁河的水源,上游河段主要来自索、须、京、郑四水,中、下游河段主要来自洧水。这样,因引水口淤塞而一度与黄河断绝关系的贾鲁河,又重新得到来自黄河的水源。

贾鲁河水源变化及其对通航的影响

贾鲁河的水源,在元、明、清三朝有着不断的变化。在元朝开通之初,因其目的为分流侵占汴河的黄河水,故与汴河相连,而汴河是通黄河的,因此贾鲁河的水源主要来自黄河。同时,贾鲁河上源所在荥阳、郑州境内,有索水、须水、京水和郑水,虽然是四条小河,相互连通后,水量相当可观,也是贾鲁河的主要水源;此外,发源于密县、流程较长、流量较大的洧水(今双洎河),在扶沟县北注入贾鲁河,成为贾鲁河中、下游河段的重要水源。总之,元时贾鲁河水源十分丰富,这为通航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由于黄河频繁地决堤泛滥,严重影响贾鲁河上游河段的水源;加上河水中的大量泥沙,不断在贾鲁河的引水口和上游河床中沉积,使贾鲁河上游河段经常出现淤塞,大概到明朝英宗正统年间,来自黄河的水源已经断绝。这时贾鲁河的水源,上游河段主要来自索、须、京、郑四水,中、下游河段主要来自洧水。水量虽然有所减少,但水质清澈,不易淤浅,有利于航运。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年),黄河又一次在黄陵冈决口,河水汹涌北窜张秋戴家庙,侵犯会通河,迫使漕运中断。朝廷在惊惶之余,于翌年任命刘大夏为副都御史,主持治河工程。刘大夏为了减弱黄陵冈一带的黄河水势,决定在黄陵冈上游的荥阳县境内,疏浚孙家渡口并开通河道七十余里,使黄河与贾鲁河相通,用以分流黄河水至淮河。这样,因引水口淤塞而一度与黄河断绝关系的贾鲁河,又重新得到来自黄河的水源。可是,这条七十余里长的孙家渡河,时隔不久又被黄河的泥沙所淤塞,且此后“屡开屡淤,卒不能通”[158]。于是明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年),采纳刘天和(当时主持治河工作)的建议:“仍其旧勿治”[159],即不再疏通孙家渡河。此后一直到清朝,贾鲁河上游不通黄河,不以黄河为水源,而是以索、须、京、郑四水为源,其中,下游则以洧水(双洎河)为源。

贾鲁河不与黄河相通,利多弊少。这样,既可免除经常淤塞的烦恼和疏治的劳累,也为舟船往来畅通提供了必要条件。明人沈德符说:贾鲁河“今自正阳(注:指颍水入淮口的正阳镇)至朱仙镇,舟楫通行,略无阻滞”[160]。可见,贾鲁河在不通黄河的情况下,有足够的水量使舟楫畅通无阻。(www.xing528.com)

清朝时的贾鲁河,也同明朝后期一样,其上游以四条小河为源,其中、下游以双洎河为源,而不与黄河相通。但是,肆虐的黄河即使与它脱离关系,仍然不断侵犯着贾鲁河。例如,“雍正元年(注:1723年)六月,黄河决中牟十里店、娄家庄,(河水)由刘家寨南入贾鲁河”[161]。饱含泥沙的黄河水涌入贾鲁河后,水退而泥沙沉积在贾鲁河内,使河道淤浅,舟楫难行。又如,“乾隆二十六年(注:1761年)七月,沁黄并涨,武陟、荥泽、阳武、祥符、兰阳同时决十五口,中牟之杨桥决数百丈,大溜直趋贾鲁河”[162]。这一次黄河决口,对贾鲁河的冲击甚为严重,不仅河身为之淤塞,还淹没了河畔朱仙镇的市街房舍。更有甚者,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七月,黄河又在中牟决口,洪水汹涌冲入贾鲁河,“河身淤成平陆,河身以上又淤高丈许,朱仙镇上房舍冲毁大半”[163]。清光绪年间,黄河又多次侵犯贾鲁河,不仅使贾鲁河屡遭淤塞,舟楫不通;而且还破坏了贾鲁河位于荥泽、郑州境内的水源。有记载说:“清光绪中,河南布政使廖寿丰,委施成章履勘索、须、京三河源,以为挑浚贾鲁河张本。成章亲至其地,但见山岭纠纷,有泉从地面涌出,不下百余处;惜强半没,仅一线细流。成章乃觅土人挖剔扒梳,去其塞滞,出泉即见稍旺。厥后虽经当道发布兴修,而款绌工巨,办理之人卒无成效。”[164]

贾鲁河到了清末,由于水源的萎缩,在尉氏县境以上的河段,终于断流乃至从此湮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