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羽管键琴:乐器之王的传世之作

羽管键琴:乐器之王的传世之作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拨弦古钢琴,又叫羽管键琴,是现代钢琴的前身。自15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中叶,羽管键琴可称为乐器之王。在德国,以巴赫家族为代表的羽管键琴学派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传奇般的音乐遗产。为了改进拨弦古钢琴的音色缺陷,1700年前后他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羽管键琴,称其为“piano—forte”,意即“可弱可强的羽管键琴”,以此强调这种乐器的音量强弱变化很大,弥补了拨弦古钢琴在音色表现力方面的缺陷。

羽管键琴:乐器之王的传世之作

拨弦古钢琴,又叫羽管键琴,是现代钢琴的前身。从制作工艺上看,它比击弦古钢琴要完善复杂得多,音响洪亮,用羽管制的拨子拨弦发音,在琴体内部装有音板和许多拉紧并列的琴。自15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中叶,羽管键琴可称为乐器之王。

拨弦古钢琴在西方音乐史上至少有400年的历史,从17世纪到18世纪中叶,拨弦古钢琴在当时的音乐生活中有着相当显赫的位置,可以说那段时期是它的全盛时代,在欧洲世俗音乐的键盘乐器中它仍占有统治地位。然而,拨弦古钢琴的重要缺陷是:演奏者无法以手指力度来控制音响强弱。

17世纪后期和18世纪,羽管键琴在法国形成强有力的法国学派,其代表是库普兰家族和让·菲力浦·拉莫。在德国,以巴赫家族为代表的羽管键琴学派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传奇般的音乐遗产。在西班牙,意大利人D.斯卡拉蒂的带有西班牙特色的羽管键琴作品成为音乐史上光辉的一页。

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制琴名匠克里斯托佛利是一名出色的拨弦古钢琴制作家。为了改进拨弦古钢琴的音色缺陷,1700年前后他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羽管键琴,称其为“piano—forte”,意即“可弱可强的羽管键琴”,以此强调这种乐器的音量强弱变化很大,弥补了拨弦古钢琴在音色表现力方面的缺陷。

拨弦古钢琴(羽管键琴)一般有上下两个手键盘,按键时利用机械传动原理,使一个装置上的羽毛或皮革的舌状物拨弦而发声。音量比楔槌键琴大许多,但演奏者无法控制音量的变化。在巴洛克时期的室内乐中,羽管键琴主要用来演奏通奏低音的声部,也用于音乐会独奏。

它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称谓:如法国叫“Clavecin”,意大利叫“Virginal Clavecin”,英国在16世纪和17世纪称之为“Clavicembalo”,德国称之为“Klavier”(这个名称还兼指楔槌键琴)。

图1-6 羽管键琴

法国作曲家弗朗索瓦·库普兰是法国羽管键琴学派的最重要的代表。他的键盘音乐成为洛可可艺术风格在音乐领域的典型。他的作品纤巧、细腻,装饰音烦琐,他的组曲是法国式的松散的组合,有的由3首乐曲组成,有的由20多首乐曲组合在一起。(www.xing528.com)

17世纪,德国的古钢琴作品并没有标明是为拨弦古钢琴而作,还是为击弦古钢琴而作的。德国古钢琴的组曲讲究组合的精练、完美。比如,弗罗贝格尔的20多首组曲大部分已采用4首舞曲的固定组合方式,4首舞曲为阿勒芒德舞曲、库朗特舞曲、萨拉班德舞曲和吉格舞曲,形成古组曲形式。在慢速的萨拉班德和快速的吉格舞曲之间,可插入小步舞曲、布列舞曲或加沃特舞曲等。

羽管键琴具有明亮的音色,声音清晰,是演奏巴洛克时期多声部音乐最理想的乐器。但由于它发音原理是用琴键推动拨子来拨响琴弦,没有办法奏出渐强和渐弱的变化,这种表现力方面的局限,使它到了19世纪不可避免被钢琴所替代。

图1-7 羽管键琴

图1-8 羽管键琴

图1-9 羽管键琴内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