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践效能:揭示实践能力的发挥程度

实践效能:揭示实践能力的发挥程度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践效能作为实践之潜在能力的发挥程度,是这种潜能的直接现实。实践效能来源于潜能并受潜能的制约,但是实践的效能与潜能并非机械的、直接的同一。所以,具体的实践效能即实践能力由潜在形式向现实形式的转化程度,会随条件的变化而表现为波动的曲线。社会生产力才是全部社会历史的基础,生产效能因此成为全部实践效能的基础。

实践效能:揭示实践能力的发挥程度

1.实践效能:实践能力的发挥程度

当某个实践过程展开时,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实践的状态。实践状态是客观的,是实践本身的能力及其发挥程度的外在表现。而实践能力则是实践之作为客观物质运动的内在规定性,这种能力本身又是实践活动的社会的、历史的产物。马克思说过,生产力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但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实践既要根据需要,又要根据可能。可能性主要取决于实践能力。一定的实践能力是包括体力、智力、物力等在内的综合统一体。我们常说的国力,就是国家所能调动的人和物的资源以及科学技术、管理水平等因素的综合能力,由此构成一定历史时期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在未发挥出来时乃是潜在的非现实的力量,即所谓潜力。亚里士多德把潜力称作“潜能”,并指出“潜能”与“无能”相反,“潜能与实现有别”。[25]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是具有潜力的,人脑未加使用的潜力竟达百分之九十。人的感觉能力和体力也有相当多的潜力。人们经过训练所表现的某些特殊能力和在紧急状态下超常体力的激发,证实了这类潜力的存在。

实践工具和实践对象也存在着潜力。电子计算机能不能思维,对于这一问题,人们至今未有定论,但在承认这种工具的潜力极大这一点上并无分歧。从生产中的“三废”处理、综合利用中,可以看到实践对象所具有的潜力。

实践潜力不只存在于作为实践之实体要素的人或物中,还存在于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的关系里。实践中人与物诸因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的改变,会造成不同的实践状态。

实践的潜在能力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就其无限发展序列的一般的、抽象的可能性而言,实践能力是无限的,不能给人类的实践能力规定最终的界限;就个别的、现实的可能性而言,具体实践的潜力又是有限的,不能超出一定的界限。

潜在的力量并不就是现实的力量。潜力或潜能只有通过实践过程才能转变为实践的现实力量:潜力转化为效力,潜能转化为效能。实践效能作为实践之潜在能力的发挥程度,是这种潜能的直接现实。由于实践的内部与外部因素的限制和作用,实践潜力或潜能向现实效能的具体转化同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势必有一定的差额。这种差额就是实践能力发挥程度的差别。实践效能来源于潜能并受潜能的制约,但是实践的效能与潜能并非机械的、直接的同一。与某一实践潜能相对应的不是特定的某一具体实践效能,而是在一定幅度内可变的一系列效能。所以,具体的实践效能即实践能力由潜在形式向现实形式的转化程度,会随条件的变化而表现为波动的曲线。(www.xing528.com)

“效能”是一个表示事物运动状态的概念。例如某一机械在工作时其能力的发挥程度,即为该机械的实际效能。自然界各种形式的物质运动,在其现实性上各自表现为一定的效能。在社会生活领域,效能问题与人类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有人类社会起,人们始终关注自己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发挥,追求较高的实践效能。军事史上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其成功都在于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战斗力,尽可能地限制对方战斗力的发挥,使这种军事实践达到较高的效能。

但是,军事力量作为有组织的暴力并非社会发展的基础。暴力的胜利以武器的生产为前提,而武器的生产又以整个社会生产为前提。社会生产力才是全部社会历史的基础,生产效能因此成为全部实践效能的基础。马克思指出:“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26]

社会生产效能的这种理想状态不可能在人剥削人的社会里真正实现,只有在新社会形态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够成为现实。

物质的运动形式呈现出从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到生物运动、社会运动的由低级向高级的多个层次。随着运动形式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运动效能有某种特化和综合的趋势。特化效能和综合效能有所提高,而其他效能则有所降低,在整体的进化中包含着部分的退化。生物的综合效能和特化效能高于其他自然物,但在某些方面的效能又低于其他自然物。微生物植物动物的个体,在某些特化功能方面具有个体的人无法比拟的高效能。

然而,人的长处在于手和脑,这两个重要器官的特化效能以及人的综合效能则使所有其他生物望尘莫及。进一步说,人的长处主要还不在于单个人的智力和体力,而在于社会的组织,在于社会的结合力。人们的有组织、有秩序的社会分工和协作,可以发挥实践关系中的潜力,从而使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更高的效能。

实践效能是一个社会的、历史的范畴。对于实践效能的考察正像对实践本身的考察一样,不能停留在抽象的了解上,只有把实践效能置于具体的社会条件和历史阶段中,才能把握它的内在规定性。因此,应该研究实践的具体条件,探讨在特定历史阶段所提供的科学技术手段、社会组织和文化教育等条件下,如何达到这种条件所能容许的最高的实践效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